合纵连横-第十九集-唐静松-历史传奇-爱读网
第十九集
作者:唐静松      更新:2016-04-25 22:09      字数:11206
    01

    书院大厅,院长在写字,一个学生进来低声几句。院长:可否属实?学生:我亲眼所见。院长:好了,你去吧,我知道了。学生出门。

    院长:大逆不道!我儒家学派圣理名言,居然有人背叛家规,偷学下流之术。

    院长面部表情,空中阴云密布,雷声滚滚。

    02

    夜晚,书生与几个同学站在堂下。

    院长:你们几个在学院里面学习马马虎虎,到人家那里却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看来是不想再这里学了,另投门户了。

    书生:院长,我们不是想另投他门,只是在学院里呆的太闷了,出去下棋舞剑,这也是劳逸结合嘛。

    院长:放肆!此院乃天下第一书院,继承孔丘儒家先师之学,一般人是进不来的,你们却说枯燥无味,关进闭室五天闭门思过,再敢违反校规,逐出师门!

    03

    客栈里,牧儿与舍人在下棋。

    牧儿:时候不早了,怎么不见那几个书生过来呢?

    舍人:估计被院长发现闭门思过呢。

    牧儿:我说你害了人家吧,还不愿意听,还救人家出苦海,这可好关起来了。

    舍人:关起身关不住心,等时间一过还是要放出来的,那时候还不是一样出来。

    04

    书生面壁。

    甲:唉,后悔了吗?

    乙:不后悔,等一出去,我们就真的改换门庭,不在这里活受罪了,整天之乎者也的没有一点意思,再说,满嘴的仁义道德,能报效国家吗,能纵横天下吗?一点都不实用,我们一出去就拜舍人为师,学习纵横之术将来习兵法,琴棋书法以博天下。

    乙:说的有理,我们一出去就投奔舍人,保密。

    05

    舍人在看书《论语》。

    牧儿:这就是那个书生留下的?

    舍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些名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要想击败儒理学派,必须认真研究他们的理论体系,儒家的核心是仁德信义,可这些对他们所谓的君子才有用,而对于那些小人而言,就不管用了。如果按他们所说,人与人之间要以仁爱之心君臣父子,兄弟上下尊严和备份要严格遵守,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荒谬的道理!那么所谓的人权何在?人活在世上也没有自己做主的事情。信,就是要对人诚信,那不要分清是什么人,对朋友自己人可以这样,但是对手和敌人还能诚信吗?

    牧儿在吃水果:听不懂,自己搞吧,我出去玩一会儿。

    舍人:小孩子。

    窗前花束。

    06

    高山峻岭,奔腾水流。苏秦在眺望。<音乐起>苏秦舞剑,停下:天地之大,奈何我苏秦六国之众,全在我苏秦,万众之民在我苏秦,山川大河全归我苏秦!六国之众,五倍于秦国,六国之兵,十倍于秦国,六国之富,秦无与伦比,天下之众,万民之所向,天意所也,天生我苏秦,天要我抗秦,秦必亡!

    07

    仁德书院,孟轲在坐立看书,书生进来:院长,我听说那几个人要逃跑。

    孟:不要以小人之心,量君子之腹,你怎么知道的?

    书生:我看他们个个心怀鬼胎,不像有什么好事情。

    孟:君子怀德,小人怀志,人家心里想什么,别人无法揣摩,但是行为却是能够看见,因此要用仁慈之心去感化他们,你去把他们放了吧。

    书生:放了?

    孟:是的,五天了,院规就最多只能关禁闭五天。

    书生:是。

    孟轲继续看书,我儒家学派自孔老创立以来,就在齐国居国学地位,决不能让纵横之术侵入!

    天空中乌云密布,闪电划过。特写孟轲面部。

    08

    夜,齐国宫殿。外面下雨。齐湣王在浇花:这月季花是最喜爱温水浇灌,而牡丹花则必须用冷水,人各有所爱,花叶各有所需,要想花开的鲜艳,基础工作必须做好。

    邹忌:代王,目前天下形势,趋于明朗,要不是联合抗秦,就是结秦,不知代王意下如何?

    齐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齐国是齐国人的齐国,不能寡人一个人说了算,要征求其它大臣的意见。

    邹忌:代王贤明,天下闻名。

    齐王:我本人倒是认为既然花都有几种浇法,那么天下形势为何不是多种结构呢?

    邹忌:代王是说,我们既不合纵,也不结秦?

    齐王:我可没说,还是那句话,要听听大臣的见解。<雨景>

    邹忌退下。

    齐王:春秋五霸,谈何容易。

    09

    田忌府里,田忌舞剑,在庭院里,田忠管家在一旁。田忌停下,田忠送毛巾,田忌擦汗。

    田忠:老爷您的剑艺不减当年啊。

    田忌:别吹捧我了,我十年前舞剑不喘气,不出汗,可现在呢,气喘吁吁。

    田忠:老爷,您是志气不减当年啊。

    田忌:听说廉颇每天食肉十斤,米五斤,酒十斤,仍开弓二十次,我比大不了一句,才六十岁,真的就老了吗?

    田忠:老爷,你不老啊,不过这太平时节,您也该享受享受了。

    田忌:混话,大丈夫生在世上,就是要为国争战,驰骋四方,想当年老夫与孙膑并肩作战,一举攻破不可一世的魏国庞涓,是何等的威风啊。

    田忠:老爷,听说他们的师弟苏秦正在搞什么合纵抗秦,您知道吧。

    田忌:知道,都是靠磨嘴皮的功夫,没有真才实学,依我所见远不如庞涓孙膑。

    田忠:不过听说这苏秦也不是靠欺诈之术,他两次带兵打败秦军。

    田忌:嗯,人不可貌相啊,一个贫穷的书生竟然把一个秦国弄得灰头土脸,这一点老夫也是佩服他呢。

    田忠:老爷,我们齐国十五年来没有争战,您是不是手痒了。

    田忌:不得胡说,齐国之敌一是魏国,二是燕国,魏国日落西山,不足为惧,燕国固步自封,也没有什么长进,因此齐国暂时的和平是形势所致,不过要想建立我大国的地位,就必须有所作为!

    田忠:老爷,以您所见,是希望合纵之策了。

    田忌:不着急,我要看看苏秦的本事,看看是否是雄才大略之人。

    特写天空雄鹰。

    010

    孟尝君在抚琴,家人在一旁。

    孟:最近那几个人怎么样?

    家人:他们认识了书院的几个书生,在一起讨论对弈舞剑。结果被孟轲处以禁闭,不过今天放出来了。

    孟:申大夫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家人:没有。

    孟:这老家伙一个女儿就做了十一年的相国,也该换换风气了。

    管家:君侯,邹大夫来了。

    邹忌进来:君侯,我来你这里讨个晚饭吃啊。

    孟:见笑,来人,摆宴。

    011

    亭子,二人对饮。

    邹忌:昨天我去给代王送一盆牡丹,顺便探听一下口风,可代王守口如瓶。

    孟:代王也在犹豫,他既怕让苏秦操纵国政,又不想甘于在旁看热闹。

    邹忌:君侯这就是说,代王这锅饭还需加火啊。

    孟:不是一锅饭,而是一盆花,需要的不是一瓢水,而是几瓢水。

    邹忌:还需要苏秦的这个……

    012

    申公府,申公在园中钓鱼。<2分钟>

    申卫:老爷又钓上来一条大的。<放进鱼篓>

    大夫范昌进来:相国好兴趣啊,园中垂钓,花下赏雨,人生两大雅兴!

    申公:那你也来凑凑热闹。

    范昌:下官哪有这般雅志啊,还是相国您来吧。<申公继续>

    申公:这钓鱼讲的一个静字,周围环境要安静自己的心也要安静,自己的心不安静,鱼就不会上钩,它能听得见你心跳啊。

    范昌:相国。

    申公:嘘,小点声。

    范昌:我听说苏秦正在准备进入齐国,游说齐国抗秦。

    申公:我在我的池塘里钓鱼,而你家的鱼我就不去打扰,一个道理,秦国与我国相隔千里,并无直接威胁,我们为什么去管秦国的事情,在田忌和孟尝君时代,我们不是和魏国打,就是和燕国打,民不聊生,我们好不容易才安息几年,我可不想再卷入什么合纵陷阱。

    范昌:就是啊,在相国的治理下,我们能过上十几年的安生日子,谁不说您的好处啊。

    申公:不是你在拍我的马屁吧。

    范昌:下官句句是肺腑之言,不过我听说苏秦的人正在临淄活动,正在准备与儒家大师进行一场较量,说是没有刀枪的战争。

    申公大惊:什么,有这种事?<扔下鱼竿>

    范昌:鱼竿,鱼竿。

    申公:扔了吧,谈谈正事,你觉得我们儒家学派能阻止苏秦吗?

    范昌:齐鲁大地是儒家的祖宗之地,源远流长,那纵横是欺诈之术,应该不是我们的对手。

    申公:不能大意,明天去书院,见见孟轲院老。

    范昌:可这老师傅自恃清高,对我冷淡如水啊。

    申公:这次是为他们好,不一样的。

    范昌:好的,我明天就去。

    012

    客栈,舍人在看书,牧儿进来:别整天之乎者也的,出去散散心啊。

    舍人:小孩子不好好呆着。

    牧儿拿出一个梨给舍人,舍人吃梨:有什么好消息吗?

    牧儿:不出去还想要好消息?

    舍人:看你这样子就知道得到新消息了,快说吧。

    牧儿:我听说范昌明天要到书院来,告诫孟轲小心从事。

    舍人大笑:我以为什么消息,就这个小事。

    牧儿:这不是对你威胁的消息吗?

    舍人:那范昌和申公是无能之辈,为人狡诈,就是儒家里所说的小人,这君子和小人能有语言吗?所以他们不是一条道上的人,走不到一块去。

    牧儿:这几个月的书没有白读啊。

    舍人:你以为呢?哈哈。

    牧儿:那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呢?

    舍人:明天那几个书生就会出来找我们,今晚我们搬到白云观去,那里环境优雅适合读书。

    牧儿:那他们能找到我们吗?

    舍人:放心吧。走。

    013

    书生张出来到客栈,一会就出来跑到白云观。

    舍人:这不是张生吗?

    张生跪倒:先生,,快救我们几个兄弟。

    舍人:这是怎么回事啊?

    张生:书院扣押了我们五个同学,说要先生亲自到场才能放人。

    舍人:不应该吧。孟先师名镇四海,怎么会做这种不道德之事呢?

    张生:孟先师不在院中,听说是去泰山祭奠孔庙了,副主持与一个范昌的大夫密谋了这个计划。

    舍人:看来我必须走一趟了。

    牧儿:我与你同去。

    舍人:不用,仁德书院是礼教圣地,不会有什么事情。

    二人出院。

    014

    舍人正装进书院,副主持出来:阁下就是舍人先生?

    舍人:正是在下,请问阁下是?

    副主持:在下是本院副主持王佐,不知阁下到弊院有何贵干?

    舍人:我前几日认识了贵院几个朋友,大家在一起交流切磋,舞剑下棋,可不知违反了什么院规,将他们禁闭起来,这都是我舍人而起,有什么得罪之处,舍人现在当面致谢请罪,不要为难学生。

    王佐:原来是这样,那几个学生年幼无知,轻信他人,不学正道,我们按院规治理与阁下无关。

    舍人:儒家讲的是仁爱政守信实,可贵院为了攻击其他学派,竟让自己的院生来遭痛苦,仁爱之心何在,你们说我来了就放了学生,出尔反尔,信誉何在啊?

    王佐: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过让我们放他们也容易,四月十五是临淄庆典日,我们在闹市共举辩大会如何,若你胜出,我们定放了这几个书生,要是你们输了……

    舍人:那又怎样?

    王佐:不但无权干涉院事,还要你离开临淄,今后永不进入。<强烈音乐>

    王佐拿一个文字:这是战书,如果你觉得没有把握,现在就可以离开临淄。

    众人大笑,学生大笑场面。

    015

    白云观,夜,舍人在书房看书,牧儿进来,吃着东西:事情闹大了吧,现在被人家逼上绝路,这可是绝无仅有,胜了自然风光,如果输了,不但救不了那几个书生,我们也是灰头土脸。更重要的是你坏了苏大哥的大事是严重的……

    舍人:我自跟随苏君以来,整日侍奉左右,不曾有寸土之功,今日之事,是舍人为合纵立功的大好时机。

    牧儿:你的心情我理解,不就是看我在魏国做了点事情吗,可那也不全是我的功劳,我只不过在前台表演而已,当然受点皮肉之苦是我的最大的贡献,可你不一样啊,如今的齐国刀枪不入,油盐不进,无从下手啊。命苦之人舍人也。

    舍人站起来:说完了吗?少在这里给我上课,你还嫩点,你知道目前这个结局是什么吗?是我最想要的结局,孟轲不在临淄,王佐当仁不让成为主导者,要是孟轲在,这辨会还不能成立呢,王佐贪财爱命中了范昌之计,或者是一丘之貉,帮助我促成这个盛会。

    牧儿:可面对这个小人你的胜算不大啊。

    舍人:你算说对了一句话,小人对小人,比的是谁更无赖。可在这公开盛会,两个疯狗相互咬有伤大雅,也会被天下人耻笑。

    牧儿:那你怎么办?

    舍人:我已花重金资助张生快马去孔庙通报这一消息,孟轲肯定会疾马而回,这样,我的对手就变成了君子,而我就相对成了小人,因此,我的空间就更大了,必胜无疑。

    牧儿:看不出啊,师父,有如此深谋啊。

    舍人:看见我有希望获胜又叫我师傅了。

    牧儿:师父,你与孟轲相比,是君子还是小人?

    舍人:与大师相比,大师是君子中的君子,我最多只算君子中的小人。

    牧儿:那与王佐呢?

    舍人:与王佐吗,王佐是小人中的小人,我也算个小人中的君子。<强烈音乐>

    016

    孔庙,张生快马加鞭在路上奔跑。

    画外音:要想救你的师弟,要想拯救儒家圣名,必须马上报告孟先师,快,一刻也不能耽搁。

    马飞快奔跑。

    017

    孟轲在大殿前思考。<2分钟>张生飞马赶到,下马进殿报告。无声音。

    孟轲:什么时候?

    张生:后天在新华大街。

    孟轲在大殿前走来走去。

    张生面部。

    018

    酒馆,王佐与范昌在包间喝酒。

    王佐:大夫这次辩论,我可是冒了很大的风险。

    范昌:这才能有大的收获啊,你这次辩论中战胜了苏秦的代言人舍人,那么苏秦就再也没有机会进入齐国,也可以说是没有脸面进入齐国,这你可是头功一件啊。相国向我允诺:一旦事成,就保荐你为大夫,与我平级,这可是天大的机会啊。

    王佐:是啊,我十六岁进院,三十年来,我日夜苦学儒术,可是报国无门,这孟轲压的我透不过起来,真是人生无望,这次机会我一定要抓住,不负相关重望。

    范昌:这就看你的本事,其实相国早对孟轲傲慢无礼深感不满,前年相国寿礼特邀大师去赴宴讲坛,可他却置之不理,弄的相国很没有面子,早就想取他人而代之,苦于没有机会。

    王佐:说心里话,我对院长不感兴趣,只想出去为齐国做点事情。

    范昌:知道,相国一切都给你安排好了,就看你的了。

    二人说笑。

    <特写一个酒店小二在偷听,苏秦的舍人和牧儿在上层喝酒。>

    一个书生进来对王佐:张生不见了。

    王佐:什么?他不见了,他会去哪里了呢?

    范昌:是不是去曲阜找大师去了啊,这对你我特别是你不是什么好事啊。

    王佐:这个张生,真是书院的灾星,害死我了。

    范昌:那你现在怎么办?

    王佐:还能怎么办?大师肯定是要连夜赶回,我的一切就都完蛋了。

    范昌:你这就投降了,真让我失望。

    王佐:大夫有何高见?

    范昌:让大师在半路上呆着,回不来不就行了吗?

    王佐:他是大活人,我能拦住吗?

    范昌:我说你真是个书呆子,用脑子,你就不会让让……

    王佐:什么,你是说那样,不可,不可,我虽做官心切,但也是久学儒学之理,岂能做如此无君无父之事。

    范昌:我看你这点骨气就不是苏秦的舍人对手,纵横家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他们杀死三批秦使弄倒三国相国,怎么样,有人说么,因为人家成功了,就胜者王侯。

    王佐:那行此不义之事,我断不能做出,就是不做个官职,也绝不做加害先师之事。

    范昌:你的仁慈之心还让我感动了一点,不过我告诉你吧,这是相国的意思,他的思想抨击时政,搞的相国很不高兴,再加上不允许贤人做官入任,也是向朝政挑衅,与孟尝君交密,期待与之复辟,代王也颇为不满啊。

    王佐:那请大夫救救先师吧。

    范昌:你这个软骨头,实话告诉你吧,你不干,有人干,到时候你可别后悔,我要的是辩论会必须获胜,孟轲必死。

    王佐:先师万人仰慕,你谋害他,就不怕齐国万众讨伐?

    范昌:我没有你那么笨,我会把这笔功劳记在苏秦的身上。

    王佐:啊,这怎么可以呢?

    范昌:苏秦阴险狡诈,用各种手段打击对手,我们为何不能这样做呢?这可是一举三得,既帮助你完成了辩论,又除去了心腹大患孟轲,最后又打击了苏秦的名声,岂不是一举三得吗,哈哈,喝酒。

    王佐:还是我自己来解决吧,我不想让先师去死,那样我一生心不会安生。

    范昌:这就由不得你了。

    王佐:那我拒绝辩论,大不了书院名声,也不至于让先师丢性命,你们的目的也休想达到。<愤怒>

    范昌笑:开玩笑呢,我答应你,假借秦国人之名把他关押起来,事后再放出来。

    王佐:好,好,这我同意,你要答应我。

    019

    牧儿与舍人对视。

    牧儿:没想到礼仪之邦也是如此毒辣之人。

    舍人:一龙生九子,各性不同吗?王佐是利欲熏心,范昌才是阴险手辣,他与申公勾结是我们最大的对手。

    牧儿:这一切是不是你策划的?

    舍人:我没有这个本事,但是我三个月的了解,对齐国大臣流派基本理清了思路,我发现他们都把焦点指向了仁德书院,矛头对准了孟轲大师,一方拥戴,一方仇视,因此我才会在客栈中呆了两个多月,接近书院书生,引出一个小矛盾,再由这个小矛盾引出大矛盾,两派就对立起来了吧。

    牧儿:我是明白了,哪里有你,哪里不得安生。

    舍人:你还说我,在魏国,你把两国的人折腾的不轻啊。

    牧儿得意洋洋:那我们做什么事情,就任由他们去绑架大师?

    舍人:不会,我当然会保护大师,一是我们也仰慕他的圣名,而是他对我们有利。

    牧儿:保护,谈何容易,就我们俩个人怎么保护?

    舍人:秘密。

    牧儿:哼,看你样子。<吃水果>

    舍人:我出去一下,你在家好好呆着。

    牧儿鬼脸。

    020

    孟尝君府,孟尝君看书写字。

    府人:君侯,门外有人自称苏君门人贾舍人有急事要见老爷。

    孟:这个老家伙,三个月终于来了。有请。

    舍人荣装跪拜:舍人拜见君侯。

    孟:快快请起,舍人乃苏君门人,天下闻名。坐,我们早就见过面啊,哈哈。

    舍人拿出一支笔砚:这是苏君送给君侯的一点小意思。

    孟尝君细看:这是著名大师墨子的笔墨,珍奇珍奇,千金易得,此物难求。代我重谢苏君,过几天见面我要当面致谢。

    舍人:君侯这么自信,苏君一定能够来齐国?

    孟:以先生之口才,孟先师都恐无法辨赢,何况王佐之辈。

    舍人:不过,我还是希望孟先师同台辩论,互相学习嘛,我也喜欢向大师请教。

    孟:都说纵横之术投机,以舍人来看非也君子啊。

    舍人:可眼下有一桩天大的事情。

    021

    相国府,申公:你办的好!超出我的预料,孟轲恃才自傲,不把老夫放在眼里。

    范昌:此乃一箭三雕,以后这书院就是我们的,再也没有人和我们做对了。

    申公:此事你要小心谨慎,切不可露出马脚,不可留下一个活口。

    范昌:放心吧,我亲自去办,万无一失。

    022

    孟尝君:啊,有如此之事?

    舍人:人命关天,舍人岂敢胡说。

    孟:马上报官,保护大师。

    舍人:不可。

    孟:为何?

    舍人:范昌此计是一箭三雕,打击了先师,击败了苏秦,也彻底消灭了君侯重掌朝政的希望,可这箭还没有发出去,你上哪里去抓把柄呢?我们何不让这箭射出去,然后再让他反射回来,这样,范昌难逃法网,申公气焰受打击,我便获胜,大师得救。儒家和好,齐国合纵,君侯重掌朝政。

    孟:有理,高明,高明,不愧是苏君门下。

    舍人:君侯过奖,不过此事需如此才行……

    孟:来人,给我上

    023

    宫殿,齐王宣王在浇花。

    宫人:代王,这两盆花怎么不同的颜色呢?

    宣王:这花也跟人一样,这盆兰花是邹忌拿来的,邹忌做事光明磊落,自然花也就要放在阳光下生长,这范昌送来的兰花为什么放在阴暗之处呢,因为他喜欢暗中做事,老百姓受局限性当然喜欢红色,可寡人不一样,天下之众归天子,什么花都要纳入。没有范昌这种人寡人的那些小嗜好谁去给寡人办呢,哈哈,小人如油,君子如水,这菜里面油水是一样不能少,只是分寸要掌握好,油多水少菜会腻,水多油少,菜淡而无味,但是把寡人逼急了,不吃菜只吃肉,嗯,那君子和小人……

    宫人:代王,哪能不吃菜呢?我听说目前两伙人在明争暗斗,在后天的辩论大会要杀个你死我活呢。

    宣王:嗯?

    宫人:小人该死,是我死你活,呸,小人的舌头要割掉了。

    宣王:我看也是,不过这辩论倒是件好玩的事情。

    宫人:代王,您的意思是也想去看看。

    宣王:我为什么不能去啊。<用水浇花>

    024

    孟尝君与邹忌。

    邹忌:这可是绝好的反击机会,我们一举抓获元凶,明示天下,让申公这个老贼彻底完蛋!

    孟:你目前是负责临淄防务,要办得一丝不差,人赃俱获,必须保障大师的安全。

    邹忌:放心吧,一定完成任务,只是这一切好像都在舍人的掌控之中啊。我们都是配角啊。

    孟:苏秦之能,我等望尘莫及,他善于理清矛盾,抓住机会,致命一击,可是我们明知是被利用,可又不能拒绝,真是高明啊,一代天骄!

    025

    两匹快马在路上飞奔,太阳西下,一伙人出了城门,快马出去,另一伙人最后出城,邹忌在城墙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

    特写太阳入云层,慢慢天黑。

    026

    张生与孟轲骑马在路上。

    张:先师天黑了,这里到临淄不足100里,我们明早起来,一个时辰就能赶到。

    孟:好吧,就在这店中歇脚吧。

    二人下马进店。

    小二招呼:二位客官楼上请。

    二人上楼。

    特写角落一桌人注视着二人。

    027

    孟轲与张生进室内给洗脚水,孟轲洗完后,张生端水出去,被打昏在地,一个黑影进来,用刀逼住孟轲:你是孟轲?

    孟:你是什么人?

    黑影:我是苏秦手下贾舍人听说过吧。

    孟:舍人,你是贾舍人?

    黑影:你不与我们纵横家合作多次与我们挑衅,今日要取你性命,扫清我在齐国的障碍!

    孟:无耻之徒,动手吧。

    张生:师父,他不是舍人,我与他很熟悉,身材比他高,说话也不是这个口音……

    黑银打昏张生。

    孟轲:不要动手伤人,你们不要杀人。

    黑影:他不老实,乱讲话,所以让他睡一会儿。

    孟轲:你们想干什么?

    黑影:只要大师答应与我们合作,不攻击纵横学派并支持合纵。

    孟轲:那是国家大事我管不着,什么也不会答应你们,你们要杀就杀。

    两个黑影人出去。

    黑影甲:这老家伙不肯合作,你说怎么办?

    乙:干掉他,总不能让他回去坏事。

    甲:可他可是儒家大师,杀了他会惹很多麻烦,再说,大人不是说把他绑架到一个地方呆几天就行吗?这样我们也可以不惹官司。

    乙冷笑:现在你还想保全自己,晚了,他必须死。

    甲:啊,我不干。

    乙把甲刺死:那你就先死吧。

    甲倒下。

    孟轲:你到底是什么人,你根本就不是苏秦派来的。

    黑影乙:这个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你马上就要死了,你死之后天下的人都会知道是苏秦杀了你啊,哈哈。

    孟轲:你到底是谁派来的,为什么要嫁祸于人?

    黑影乙刺向孟轲,被击倒。三个人进来给孟轲松绑,救起张生。押住乙:说,谁派你来的?

    乙:我说,我说……

    028

    太阳东方升起,鸡鸣,全景山川。舍人与牧儿出门。

    王佐与众学生出门。

    孟尝君与邹忌出门。

    范昌与申公出门。

    齐王齐宣王出门。

    都向大街辩论场走去。<音乐>

    舍人与牧儿上台,王佐与书生上台。

    特写各个人物都在下坐,齐宣王在人群之中。

    主持:各位听众,今日是儒家大师王佐代表孟大师与纵横家贾舍人进行辩论,共分五场,由主题三场,自由命题二场,胜三局者为胜。下面请二位大师与大家见面,舍人与王佐互礼。

    舍人:王大师,请问孟轲大师现在何处?

    王佐:孟大师前天启程祭祀孔庙。

    舍人:何时回来?

    王佐:大约三五日吧。

    舍人:是么,那为何不等孟大师回来再举行辩论呢?

    王佐:孟大师事多繁忙,这些小事无需劳驾大师,再说,要想与大师辩论非当今名流莫属,我想大师也不会和一个阴险狡诈之徒而且是门人辩论吧。<众人大笑>

    舍人:说起阴险狡诈,我倒要请教,何为阴险狡诈?

    王佐: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没有诚信朝三暮四,就是阴险狡诈。<众人大笑>

    舍人:王院长,我们两个谁是这样的人,心里最清楚,你以为范昌会答应你放过孟大师吗?

    王佐:你什么意思?

    舍人:他已经杀了孟轲,这笔账也会记在你的头上,你被利用了。

    王佐:啊,这不可能,孟大师这不可能。<脸色苍白>

    范昌:主持开始。

    主持:辩论开始,由甲方做主出题。题目是仁爱。乙方辩论。

    舍人:在座各位大人,在下各位百姓,<齐宣王:我也成百姓了呢>今日辩论不为争出谁胜谁负,只是多家思想交流。<范昌:想胜你也胜不了啊,你那也叫思想,哼>大家知道,儒家是齐鲁文件的精髓,宣扬仁爱诚信忠义,那么我认为这些思想本身都是好的,但是这思想要体现在二个方面就更加完美了。一是普遍性,对于仁爱来说,对所有的人是不是都应该仁爱,儒家有君子与小人之分,可是这里面却没有劳动人民的定位,因为君子和小人都是读书人的身份。可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劳动人民不是更应该是君子吗?<众人欢呼>

    主持人:先生,不要偏题。

    舍人:那第二个问题,就是灵活性,就像刚才我说的,如果遇见敌人凶残之徒,难道我们还要诚信吗?

    主持人:请客方提出异议,主方答辩。

    舍人兴奋:请问王先生,何为仁爱,忠义。

    王佐:仁爱就是君主对臣民要怀有仁慈之心,不可强暴施政,对于百姓要给予教化理义,让其懂得道德的含义。

    舍人:王院说的很好啊,让君主施仁政,让百姓懂礼教,可是百姓穷的书都读不起,怎么去懂礼教,你的仁德书院十年来共招收320名学员,可全齐国有多少臣民王院长知道吗?

    王佐:这不知道。

    舍人:全齐国有320万臣民,让万分之一的学员接受礼教,这能体现圣上的仁德之心吗?

    王佐不语,范昌急怒,申公不悦。

    舍人:仁爱本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爱心交换,不是那一个人的恩赐,君王爱百姓,百姓爱戴君王,君王爱臣子,臣子爱君王这不是就是举国上下的仁爱和谐社会吗?<众人欢呼>

    王佐无语。

    主持人:第一局客队胜。

    029

    孟轲坐在马车内飞奔,押着黑影人,几个人骑马。

    030

    主持人:第二局由主方出题,客方提出异议,主方答辩。主方第一个题目是多变性。

    王佐:请教先生,什么是多变性?

    舍人起身:任何事物都受两个因素来制约,一是时间性,二是空间性。时间性就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二百年前各国都实行讲国制,可现在呢,不适用了。现在大家都谈论的道德标准可能将来也不适用了,这就是时间变化。空间性,淮南的桔子到了淮北就成了枳子,这就是地理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我们今天认识一个道理,就要在书院里读下去,不管外面什么变化,仍旧以我为主,准我独尊,那能行得通吗?比如经商,今天你买的珠宝是百两黄金,明年就会变成二百金,十年后可能五百金,因此,任何事物都要随着情况,也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王院长,可曾听懂了吗?

    王佐:此欺诈之言论,蛊惑人心,在下不懂。

    舍人微笑:请问主持人,王院长与台下民众比起来谁的智商更高呢?

    主持:不得无礼,欺人太甚,王大师儒学大家岂是台下民众可比的。

    舍人:好,台下父老乡亲姐妹们,我说的话你们可能听懂?

    大家:至理名言先生高论,我们都愿意听。<齐宣王:造反,我也愿意听>

    舍人:王大师,您一定是听懂而不敢认,那就请发问吧。

    王佐:你们为了达到目的,不惜陷害当朝大臣,杀死无辜秦使,这就是你说的多变吗?<一片寂静>

    舍人起身:众人听着,我们一直以来没有机会向大家说明情况,秦使在韩国都城横冲直撞,杀伤抢掠,官员竟不敢阻拦,我家苏秦见状大怒,拔剑杀之,万民称快。你们说这人该不该杀?

    众人:该杀。

    舍人:如果在齐国的都城,有人藐视法律,我舍人也是定斩不赦。<特写王佐与范昌脸色>韩国相国,身为重臣勾结秦国,卖主求荣,这样的大臣如果在齐国,你们说怎么办?

    众人:杀杀杀。<申公:废物,简直是废物,一群废物>

    王佐:这,这……

    舍人:王先生还有何言?

    主持人:第二局,客队输。<一片欢腾,孟尝君邹忌在台上悦色,王佐与范昌相互指责>

    031

    孟轲的马车进城直奔大街飞去。内景:孟轲不时向外看。后面的人骑马在后面。

    032

    会场。主持人:第三局开始,主队是仁德书院,由主队出题,客队提出问题。主队的问题是:诚信。

    舍人喝了一杯茶:请教先生,什么是诚信?

    王佐:看来你们这些人从不讲诚信。<无人呼应,尴尬>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对人要用真诚不能说假话,答应了的事情要兑现,不能失信。

    舍人:哈哈,这就是你的思想,众位,听我一言,诚实可信这是从小就受到的启蒙教育,人人皆言,人人皆知,难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不是这样做的吗?<民众点头,舍人用剑砍断一棵树枝>大家知道,人心难测,就像一些人总怀疑我舍人是阴险狡诈之人一样,那我问王先生,你会用真诚来待我的阴险狡诈吗?

    王佐:是的。

    舍人:在春秋时期,秦国从不讲真诚,也不讲信用。他们把晋文公骗到咸阳关禁起来,请问面对这样的大骗子,你会真诚吗?

    王佐:当然不会,因为他们不是君子,是小人之举。

    舍人:太可笑了,刚才你说人人都要真诚不是吗?那么现在你也承认道理要区分对待是吗?

    王佐:我不同意你的说法,那岂不是自相矛盾吗?那好,我问你一个问题。

    王佐:请讲。<众人关注>

    舍人:一个母亲在给小孩喂药,药都是苦的了,妈妈会说:孩子,快吃了吧,这是甜的。小孩就吃了,吃下后,孩子发现是苦的,结果大哭起来。那么请问,他的妈妈是不是欺骗了她的孩子?

    王佐:是的。

    舍人:很好,那她妈妈这样做是不是道德的呢?

    王佐:这恐怕不是。

    舍人:恐怕?到底是不是?按照儒家理论,欺骗都是不道德的。

    王佐:这,这……

    舍人:我知道你回答不了,因为他的母亲的目的是好的善意的,所以不择手段,还有一个小孩子非要商铺上的果子,妈妈告诉他那果子是苦的,孩子就不要了,好了,我问王先生:这是不是欺骗?

    王:这,这……<昏晕无语>

    舍人:很显然是欺骗了吗,我小时候家里没有钱,当我要吃的时候,妈妈就说那东西不好吃,我想谁都有同感。<百姓点头,齐宣王:我怎么没有这个经历>

    舍人:这位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吗?

    王佐:是吧。

    舍人:肯定不是!因为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吃好东西,但是因为没有钱去买,所以欺骗了自己的孩子,这是什么原因?天下之众,贫困居多啊,这些王侯将相,儒雅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了吗?<台下欢呼:舍人万岁舍人万岁>

    舍人举手止意:那么这位母亲出于无奈才欺骗了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小人呢?

    王佐:这,这……<申公:哼,废物>

    舍人:当然不是,因为他也是想让孩子过的好,不吃果子,也饿不死孩子,她继续抚养孩子,而不是不给他东西吃,看起来,欺骗不一定是小人,而诚信也并非都是君子,秦军与齐军交战,你做为战俘被秦军抓住,秦军要你说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