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第十八集-唐静松-历史传奇-爱读网
第十八集
作者:唐静松      更新:2016-04-25 22:08      字数:11490
    01

    秦军行进场面。<各种角度><强烈音乐紧张气氛>

    信陵君在府中调兵遣将,大臣纷纷进出。信陵君看地图,军士来报:秦军已到达渔阳,秦军已到上郡,秦军已到到……离大梁150里。

    信陵君:不要着急,等待秦军进入河谷再下令狙击。

    司马:君侯,那岂不是很危险吗?一旦狙击不住,让秦军冲破防线,那秦军到大梁将是无险可守。

    信:这我知道,但是我们五万精兵埋伏在山河之间以逸待劳,直冲而下,我估计秦军必死伤过半,剩下的交给赵军去完成,这么大的声势,我们自己不打最关键的一环,全凭别人是不行的,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起到震慑作用。<特写地图>

    张甲:老爷把赌注押在苏秦身上有些冒险啊。

    信:一点不冒险,这一切都是他导演的,他就这个局面,他会挺身而出拯救魏国。

    张甲:可他远在齐国,远水不解近渴啊。

    信:你懂什么,远水,他比我们还近呢!压根就在魏国。

    02

    秦军行在山谷之中,秦将在前头。

    副将:将军,这山谷之中,地形险峻,会不会有埋伏?

    将军:魏国自庞涓之后,就再也没有出过大将,不用担心,前面几仗打得他们望风而逃,我估计魏军一定是退到长山呆那死守,不用担心,加速前进。

    是。<军队进行>

    03

    秦军攻打城池场面。<3分钟>信陵君焦急万分,指挥大将调遣军队。

    04

    魏后宫,太后手捧玉璧:代王,都是老身贪欲享受,惹来秦军争战,把这东西给他们不就行了吗,省得两国交兵。

    魏王:母后,这秦国早有吞并之心,这只是个借口,他早晚都要攻打,不要担心,信陵君正指挥全力抵挡,另有苏君率领赵楚军队日夜兼程救援,母后不必担心。好生歇息,孩儿告退。

    魏王来到大殿,宫侍上前。

    魏王:秦军已到达什么位置?

    宫侍:在代郡与我军激战六天,我军死伤五万!信陵君急调大梁三万,南郡四万赶去驰援。

    魏王:那苏秦援军在什么位置?

    宫侍:苏君来书说要我拖住秦军五天,三国大军可到达渔阳截住秦军后路,与魏军合击歼灭秦军。

    魏王:五天?一天要搭上一万的士兵性命,五天就是五万啊。拟旨,盖寡人手令,向苏秦求援,请求速达。五日恐魏国不能支撑。

    宫侍:是否让信陵君过目?

    魏王:来不及了,带上寡人佩剑,以示诚意。

    宫侍:是。

    魏王观看地图:苏君,寡人求你了。

    04

    信陵君帐中。

    副将:刚才得到密报,代王亲自发书给苏秦。

    信:代王着急了,可以理解,不过我们不能松懈,明天是关键一天,顶住了就会大获全胜。

    副将:可军中伤兵太多,粮食也不多了。

    信:通知下去,把所有的军粮全部做成熟饭,让战士们饱餐一顿,明日与秦军决战。

    副将:这,那以后呢?

    信:没有明天哪来的以后?

    特写信陵君脸部表情。军中状况。

    05

    苏秦与舍人骑马在路上。

    舍人:老爷,魏国已经抵抗了六天,估计死伤惨重,再不出击,我担心……

    苏秦:不用担心,不让他们伤筋动骨,他们不会知道挨打的滋味,过了今天,两家估计死伤差不多了,明日大军浩浩荡荡进发,秦军不战自退。

    舍人:您有这个把握?

    苏秦:我已经通知秦军主将明日不撤,将受灭顶之灾。秦军法律,攻城十日不下,弹尽粮绝可以撤退。而在十日内,有援军到达为了不受围歼,也可以撤退,打仗要考虑双方的感受。

    舍人:老爷高见!

    06

    双方的攻歼战,秦军猛烈攻城,魏军奋力拼杀。<3分钟>

    秦军帐内。

    副将:将军,我已连续攻城七日,死伤过半,长期下去,不妙啊。

    将军:是啊,据内线密报,苏秦已率三国军队驰援,离此地一百里,明日清晨既可到达。我们应该做最后的努力。如果拿下代郡,那三国军队必不再前进,转而固守大梁,我军也可以休整待援,如果天黑之前拿不下此城,天黑马上撤退,否则,全军覆没,怨不得别人,人家话都带到了,够朋友了。

    副将:让苏秦捡了个大便宜,真不开心!

    将军:这都是天意。

    07

    双方激战。黄昏。

    信陵君:告诉将士,三国援军已经到达,顶住最后一次进攻!

    08

    夜,宫殿,魏王焦急的走来走去。

    宫侍:代王,双方已经坚战七日,我军已经没有后备军,一旦城池不保,大梁危在旦夕。

    魏王:苏秦三国军队在那里。

    宫侍:听说在代郡五十里之外。

    08

    三国军队在疾行。

    苏秦:传令,快马骑兵加速前进,一定要抓住秦军后队追杀。

    舍人:是。

    09

    信陵君:秦军进攻好像缓和下来了。

    张中:是不是听说三国军队快到,要撤退了,我看只有这一种可能。

    信:那我们就得救了。

    军士:报君侯,三国军队已经到达城外,与秦军交战。

    010

    信陵君等上城楼。三国骑兵在追杀秦国军队。大悦。

    张中:君侯,我们是否出兵与盟军一起追击。

    信:不必了,我们够累的了,这点小功劳,留给远来的客人,备酒宴!

    011

    魏宫,魏王坐立不安。

    宫侍:代王,君侯世代为重臣,但家族势力过大,功高镇主,这次又与苏秦联合,王权势必受到削弱。

    魏王:现在来不及讨论那些问题,眼前是如何击退秦国军队。

    宫侍:代王言之有理,目前秦军与苏秦的三国军队胜负未知,代王是否要留一最后希望?

    宫侍:代王英明,前日革职并为下罪,就是代王有朝一日与秦国谈判,非此人不可。

    魏王;是啊,目前的形势错综复杂,朝秦暮楚也是现实的对策,把邱申辞职也是保护他,他会明白,马上召见邱申。

    宫侍:是。

    魏王拔出宝剑,秦国,三国谁拥有实力,寡人就会倾向谁。

    宫人:邱申求见。

    宫侍:代王,说他,他就到。嗅觉够灵的了。

    魏王:这些人不就是靠这个生存吗?传邱申。

    邱申上殿跪拜:罪臣邱申拜见代王。

    魏王:这些天在家休息的怎么样啊?

    012

    苏秦率三军进城,信陵君率队欢迎场面。两人对拜,进帐。

    信陵君:苏君名扬天下,威震诸侯,在下久仰不已。

    苏秦:信陵君仁义忠君为魏国社稷之栋梁,天下闻名,苏秦亦仰慕。<二人坐下>

    苏秦:不知君侯可否向魏王报捷?

    信:未报。

    苏:如不速报,邱申必为上卿矣。哈哈哈。

    信:飞鸽传书报捷犒赏三军!<军士欢呼亲如兄弟,特写飞鸽飞进王宫被宫侍摘下书信>

    012

    邱申:代王秦军一旦攻破代郡,比势如破竹,不可阻挡,臣愿带罪立功,去军中与秦军交涉让其退兵。

    魏王:你有把握吗?

    邱申:臣素与相国公孙衍交好,当然这也是为了大魏的安危,公孙相国授臣一玉佩,危难之时,可以与秦军交涉,可保城池安全。

    魏王:好啊,邱大夫,没想到你还有如此之能。

    来了宫人:报代王,信陵君飞鸽传书报捷:苏君率三国联军击退秦军逃回秦境,明日苏君与信陵君班师回朝。<强烈音乐>

    魏王大喜:哈哈哈……,我赌赢了。

    邱申窘色退下。

    宫侍:恭喜代王,贺喜代王,代王功德无量,使魏军大获全胜,并与苏君结盟,三喜临门啊!

    魏王:传旨,重奖三军,明日文武百官出城迎接苏君。

    <音乐奏起><月光景色>

    013

    黎明,<东方日出>鸡鸣山川。明亮全景:大河翻腾。魏国都城大梁城门大开。<欢快音乐>魏王步行率百官出门迎接。远景:信陵君与苏秦并肩手挽手走在地毯上。

    两队人逐渐走近,信与苏要跪拜,到一半魏王赶紧扶起二人:二位辛苦了,挽救了魏国,寡人要给你们下拜呀。<要跪倒>

    苏秦扶起:代王乃天尊贵体,切不可如此折杀下臣。

    魏王热泪盈眶:寡人的江山是苏君所救,苏君所赐,魏国无以回报啊。

    苏秦:代王言重,魏国天下乃代王之天下,江山乃魏国人江山。

    魏王:摆驾,众卿进宫。

    014

    秦王宫殿,秦国地图前,秦王在观摩。<强烈音乐>秦王手握宝剑。

    宫人:代王军部禀报,我军损伤四万三千五百人,军车二千乘。

    秦王挥挥手,宫人下去。

    015

    张仪在七国地图前观摩,<浓重音乐>张仪手执宝剑在地图上划着。

    天空雄鹰。

    016

    魏王宫殿,魏王站立台阶上,手握苏秦手:众卿听真,苏卿闻名天下,纵横寰宇,已经联合四国之相印,天下三分拥有其二,魏国之国乃苏卿之所予,现在寡人宣布:将魏国相印教与苏卿,至此,魏国之军政要务全归苏卿掌管。<强烈音乐>

    众人跪拜:苏相国万人仰慕,众望所归。

    苏秦把相印放在桌子上,向魏王一拜,向众人一拜。走下台阶:诸君皆是代王肱骨之臣,扶助魏国千秋基业,秦本是一介平民布衣,仰各王信任,背负天下抗秦之使命,日夜奔波,只恨强秦霸道,欺世无忌,想我中华文明怎能让夷戎之族毁灭?诸君皆受王禄久矣,但有一丝报国之心,亦可誓死而为之。

    众人:苏卿所言甚是,我等马首是瞻!

    魏王:来人,摆国宴,为苏君接风庆功!

    017

    后宫花园,灯火通明,鼓乐平声。众臣相贺,苏秦举杯又放下:诸位,趁各位也是清醒,苏秦有话要说。<众人听>有的人在背后议论说我苏秦有意操纵天下,借抗秦为名!<音乐响起>我苏秦平民出身,已经在燕赵享受荣华富贵,何苦再四处奔波,到处遭人暗杀,冒着生命危险,还不是为天下善良的百姓不被秦国杀害,秀丽的山川不被夷戎所践踏!

    众人寂静,苏秦用剑刺破手指,<特写血流>苏秦把手指的血滴进各人的杯子,众人都惊呆。苏秦回到位置,举杯。

    诸位,愿苏秦之血与诸位共饮。

    魏王:慢!<拔出宝剑刺破手指,诸臣依次。>

    苏秦:代王,诸位,今日共饮血盟之酒,齐心共力,合纵抗秦,如有不轨之心,天诛地灭。

    众人:齐心协力,合纵抗秦,若有二心,天诛地灭!

    大家开饮。音乐奏起。

    苏秦对魏王:魏国东西八百余里,南北宽仅百余里,这方圆之处,刚好处于秦出关咽喉之处,若魏与六国,则首功不为他人,即用即封死秦咽喉,实乃一夫当关万人莫敌。前日五万将士抵秦军二十万,但苦与各国为敌,那么魏国就要把守两千里的边境,北面要应付赵国,西边有韩国,南面有楚国,西面还有秦国,那真是四面守敌,首尾不能相顾啊。

    魏王点头:苏君高瞻远瞩,寡人钦佩不已,望苏君长住魏国,寡人已建成相府一座,专为苏卿所置。

    苏秦:代王厚意,秦愧不敢当,但苏秦不贪图荣华富贵,只求天下结盟,合力拒秦啊。

    魏王:苏君志高气远,寡人钦佩。

    苏秦:诸位都在议论,国土面积小,但是魏国人民勤劳勇敢,百姓安居乐业,士兵作战勇敢,以魏国的实力不在齐楚之下,况地处要塞,为天下扼守要塞,五国感激在心,因此,当魏国受到秦军侵入时,各国深知唇亡齿寒,兄弟之情,委托苏秦统率三军日夜兼程,千里行军,驰援魏国,这是什么,兄弟之心,骨肉之情啊!兵不在多而在于精,越王率三千  卒,擒夫差于干遂,武王卒三千人,打败商纣二十万部队,建立周天下,而魏国怎么说也有二十万,战车三千辆,这比勾践即发多二十倍,对付秦国的前部攻势绰绰有余啊!<大家点头>但是如果向秦国称臣,那不但和氏之璧不能守住,就是这城池也是一个接一个的送给虎狼啊,今天要鸿沟,明天割汝南,后天又借昆阳,过些日子又要昭陵,<大家点头>当今代王是天下之贤王,诸君是天下贤臣,如果有不忠之臣拿秦国的强大来要挟代王屈服秦国,<大家:杀无赦。苏秦用剑砍掉桌角。>必死无疑!因为它们卖主求荣,换得自己的一点私利,他们废大家肥小家,折公门成私门,不是奸佞又是什么?这些人不该杀,谁该杀?<特写邱申胆怯,宫侍紧张>周书曰: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 不伐,将用斧柯,如今代王及诸君合心于众,与天下齐心,则天下无不仰慕代王为贤王。<魏王点头>如天下都用心与一处,还担心秦国来威胁我们吗?

    信陵君:苏相国所言甚是,如各国众志成城,如同磐石,秦国无从下口,六国可保无忧,再也不受秦国威胁,这都是感谢苏卿舍生忘死全盘运筹,我等敬苏卿一杯。

    众人:谢苏相盖世之功。

    邱申溜走,被宫侍拉住:你吓死我了。

    宫侍:邱大夫,不去赴宴,要去哪里?

    邱申:我还赴宴,再呆一会我的人头就要被苏秦砍下祭旗了。

    宫侍:不至于吧,怎么说您也是二品大夫虽无官职,但爵位尚在,不可灭自己志气啊。

    邱申:听了你这番话,心里好受多了。

    宫侍:我们同受秦国厚待,一个战线啊,不要灰心,让他们折腾去吧,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不要忘记了苏秦的师兄张仪可是秦国大夫,此人不在苏秦之下,也是想看看苏秦的本事后发制人。

    邱申:太好了,但愿这一天早日到来。公公,这是祖传的玉器,如不嫌弃,拿去当个玩意。

    宫侍:这可是好东西,谢了,回见。我还要侍候代王呢。

    邱申:回见。

    音乐响起,舞女起舞,苏秦与众人对贺饮酒。

    全景,灯红景象,喊叫声一片。

    018

    齐国,孟子学堂,孟子在站立思索。特写四周字画:宁静高远,仁德明志。

    弟子甲:先师,听说苏秦现在已经联合五国抗秦,以纵横之术游说天下诸侯,如此一来,岂不是不伦之学术当道伤我儒家正气。

    弟子乙:是啊,先师,这六国只剩下我齐国,齐国自古以来是我儒理之邦,若苏秦来到必对我有伤害,要早准备啊。

    孟子仍在写字,<古琴奏起,隔壁读书声>孟写完放下笔擦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绝非一人之天下,君子以正道行事,光明磊落,勿以小人之心阴谋诡计诈取豪夺。苏秦师从终南山鬼谷子,基业就是阴谋而非阳略,以抗秦之名博天下之盼望,实际上是想操纵六国达到个人辉煌事业的顶峰。

    弟子甲:师父说的对,那我们先采取什么策略呢?

    孟轲:树欲静而风不止,该来的挡也挡不住,你们要特别留意苏秦一伙人的动静,齐国是礼仪之邦,人才辈出,文有孟尝君,武有田忌,这都是当世英雄,他们自然会对付苏秦。当然,我们也不会无动于衷,该说话的时候,我会说话的。

    弟子乙:师父,可据我所知,苏秦所到之处,备受拥戴,万人仰慕,实难撼动啊。

    孟轲用手打开书卷: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五国或是受苏秦蛊惑上钩,或是被苏秦当做箭牌,或是被苏秦逼上绝路,都是不得已而从之,非真心也。而我国地幅辽阔,强兵百万,良将如云,又不受秦国威胁,他苏秦何以下手,凭他三寸不烂之舌,岂能动摇我儒家圣地。

    众弟子:师父,圣见。

    020

    琴声优雅,在花园亭上,苏秦与信陵君下棋,特写棋盘落子。

    信陵君:苏卿棋艺天下闻名,当初以棋盘赢得燕文侯信任,开启天下之业,今日相见,果然难以揣摩出神入化。

    苏秦:我的棋艺是与师弟张仪在鬼谷山涧冰崖上练就,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管风吹雨打,都要赤上身而立,用手指发棋子,钉于墙壁之上,三年光阴,练就棋术也练得剑术。

    信陵君:棋艺,我甘拜下风,但我想请教剑术,不知苏君肯赐教否?

    苏秦:谨遵君意。

    二人取剑,在亭中对练。<3分钟><欢快音乐>

    二人停下,坐下吃茶。

    苏秦:好香的茶啊。

    信陵君:魏国山贫地寡,不比吴越楚齐,山河秀丽,苏卿只好委屈喝了。

    苏秦:事物的好和坏都是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定义,这茶虽不比西湖龙井,但都是在我最口渴之时,就是甘甜之口,因此要让富贾之人感兴趣,就不能用平常人那样的钱财,而是抓住他的要害,利用他的恐惧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遇见贫疾如渴的人就不能用威胁的手段,而是用钱财吸引,因此有些人往往是办事效率之差,完全是选择方法策略失误。对聪明的人,不知道谦卑反而要想人家方法,对待高贵的人不知道对方的要害反而一味的奉承,对待贫穷的人不知道诚恳,反而要清高,对待小人不知道用小利却要讲诚信,这能成功吗?

    信陵君: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二人挽手向前。

    021

    舍人在房中看书,特写书目:《大学》《论语》《孟子》。

    牧儿进来:嗨,大管家,又开始读书了啊。

    舍人:你这个小机灵鬼,得了魏国头功,让师父我自惭不如,我要领命去齐国。

    牧儿:你一个人去齐国,我说师父这可不是闹玩的,那齐国是礼仪之邦,儒家圣地,就凭您这点卖古董的经验,恐怕应付不了啊。

    舍人:去你的,你小子功成名就了,就看叔父热闹,说风凉话。

    牧儿:师父,我凭借那点皮肉之苦换来的成就不足为提,可是齐国人才济济,我怕你去完不成任务,坏了苏秦大哥的事业。

    舍人:嗯,这还像句话,不愧是我的徒弟,那你有什么好主意?

    牧儿:我听说儒家学派,关注于大道理,大学问。

    舍人:谁告诉你的?

    牧儿:张仪哥哥教我的。

    舍人:噢,张先生,他还说什么了?

    牧儿:张仪哥哥说,齐国处于中国东方,东靠大海,西有魏韩阻隔,没有秦国的威胁,因此,要征服齐国,以前的方式都不管用,要用齐国打败齐国。

    舍人:什么意思?

    牧儿:齐国多年以来,盲目自大,偏安自居,已经陷入不可自拔地步,要利用这一点,继续刺激他的利益重心。

    舍人:还有呢?

    牧儿:其次就是所谓的儒家文化。

    舍人:是啊,儒家文化在齐鲁大地根深蒂固,深入人心,而且他理论的严谨结构和高雅的情操,都难以攻下!

    牧儿:是啊,我想你这些天看了很多儒家的书籍,也深知难度。

    舍人:张仪先生怎么说的呢?

    牧儿:避实击虚。

    舍人:避实击虚?

    牧儿:是的,其实……

    哈哈哈,苏秦进来:你们能够如此用心,我心甚慰,我们有什么事情办不成,什么困难攻不可呢?

    舍人:老爷,您回来了。

    苏秦:牧儿,你继续说。

    牧儿:哥哥,我这是张……

    苏秦:我师弟之言犹如我之言,但说无妨。

    舍人:你是说,不和他们在这些方面过多的纠缠?

    牧儿:是的,我们在这方面不是他的对手,过多辩论只能落入他们的圈套。

    舍人:那我们怎么办呢?

    牧儿:张哥哥说,儒家只顾自己学优而任,对那些工农商兵人士都看不在眼里,也不会解决实际问题,只会之乎者也,因此我们要多接触这些人士,为官者毕竟少友,百人不及一也,我们把那些受儒家轻视的人群团结起来,利用他们制造声势,就可以一举击溃儒家学说,击败了孟轲学院,也就扫清了进入齐国的一大障碍,剩下的就是苏秦大哥的事情了。

    苏秦:好,说的好,不愧受张仪指点,三日不见,刮目相看啊。舍人,你跟在我身边可是受连累了,长进不如牧儿啊。

    牧儿:大哥,不要取笑。

    舍人:老爷,牧儿天资聪明,在哪里都是金子,舍人生性驽钝,只能逐渐刻苦钻研。

    苏秦:开个玩笑,你们都是我的好兄弟,左膀右臂,这次齐国之行,我建议你二人同去,但牧儿只看不说,舍人要挑起重担。

    二人:遵命。

    三人微笑。<灯光——月光>

    022

    魏王宫殿,魏王:如今六国只剩下齐国,苏秦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呀。

    信陵君:代王,臣倒以为,齐国却是苏秦最难对付的。

    魏王:为何?

    信陵君:其它五国多多少少都与秦国有关,某种意义上讲,秦国在帮了苏秦很多的忙,只是事前不知,事后悔及,可齐国远离秦国,说不上什么威胁,两国之间也没有怎么发生过战争,苏秦的成功关键是他要找到一个对立,现在这一切都不存在了。

    魏王:有理有理。

    信陵君:还有比这更可怕的,那就是儒家文化,齐鲁大地,自古是儒家思想统治一切,而儒家对纵横家是深恶痛绝,视如仇敌,孟轲的齐鲁学院继承了孔子思想,学员千人,不乏博学之才,就是朝中重臣也不再少数,苏秦的纵横学说估计与儒家的大碰撞要比两国交兵要精彩,大有看点啊。

    魏王:是啊,这可是文明之争,学派之战,没有硝烟的战争。

    信陵君:以臣看来,苏秦的胜算没有一半啊。

    魏王:噢,那你希望谁赢呢?

    信:当然是希望苏君胜出,齐国自居东方大国久矣,从不过问中原之事,不就是离秦国远了一点吗,完全没有齐桓公的气势和胸怀,也该让他们受点刺激了。<特写面部>

    023

    赵国,赵王在花园中散步,刘义在身后。<特写荷花蜻蜓>

    赵王:册封苏秦的诏书为何不发出啊?

    刘义:代王,臣以为苏秦已为五国相印,一个武安君也说明不了太大的问题,何况苏君正在全力筹划进攻齐国,也没有心思接受封号,臣以为,拿下齐国苏秦必走中原回家乡,到家乡的时候,我们再册封,效果岂不更好。

    赵王:嗯,好主意,好主意。这是和谁学的?

    刘义:回代王,打点要打在节拍上,苏秦教的啊。<二人大笑>

    赵王喂鱼:这鱼是好看,但你不喂不行,人也是一样啊。

    024

    舍人在翻书;舍人走访农村;舍人拜访士兵;牧儿在市上与人交谈,在街上与人交谈。

    025

    苏秦在翻阅书卷。

    特写《孔子》《孟轲》《孟尝君》《孙膑兵法》

    026

    魏国宫殿。

    官尉:代王,苏相国呈上改革弊政十大方案,请代王审核。

    魏王观看书札:废井田,兴农耕,废税重,兴工商,废世袭,兴奖惩……

    信陵君:这是苏秦在赵国韩国的老一套。

    魏王:苏秦对魏国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所说的这些都是一针见血啊。

    信:按理说这些改革也确实应该进行,田地土地兼并严重,军队作战没有积极性。

    魏王:你说的何尝不是,可真是实行,谈何容易,太后的两个哥哥就拥有京城土地三分之一,外城还不说,你让寡人怎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局啊,太子年幼还要靠他们兄弟扶持,何况又握有兵权,投鼠忌器啊。

    信:如今天下也只有秦国接受卫鞅变法。

    魏王:那是因为他们是蛮夷之族,毫不顾祖宗家法训制,才敢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我们不行啊。

    信:之所以秦军作战勇敢,农民种耕积极性高。而五国呢,苟全现状,难免不是秦国的对手。

    魏王:是啊,否则,我们只有被秦国灭掉,多亏有苏秦合纵。

    信:如果只是简单的联盟,那也只能暂时缓解六国的危情,但是不能长期保障安全,这就比如一个狮子在面对一群野牛时,它可能暂时休息,等待时机,但牛群本身仍不具备对抗狮子的本领,只是靠群体对抗。

    魏王:走一步算一步啊。顾不上那么多了。

    <浓重音乐>

    连续重复画面反复播放:六国的城郭,六国的人民,六国的压迫……

    027

    临淄城,孟尝君马车在大街上行路,<各种角度>内景:孟尝君坐姿。

    酒馆,甲:听见了吧,苏秦已经联合了五国抗秦,就剩下我们齐国了。

    乙:我们齐国山高地远,秦国也奈何不了我们,生活好好的,不跟他们瞎闹。

    丙:我们喝酒,管这些事情,你们管得了吗?

    028

    小街上,一群人在吵闹中向衙门走去,舍人也在后面紧跟。孟尝君下车跟随。<两个进入衙门口大殿>

    官尉:你们击鼓所为何事?

    甲:大人,小人王五,以卖鱼为生,今日走在街上,这厮张三说我钱袋里的钱是他的,因此前来求大人做主。

    乙:大人,小人昨夜被这厮拉去喝酒,临行前带五贯钱没有回家,后来喝醉了,老板和王五送我回家,第二天醒来就不见了钱,今早我偷看王五钱袋的钱,发现有一些是我的。

    官尉:你的钱有何凭证?

    张三:我的钱是大部分是半月币钱。

    王五:老爷,这钱都是半月璧钱,那有什么区别啊?

    官尉:是啊,这铜钱上也没有什么别的标记,你怎么说是你的呢?传酒店老板。

    酒店老板上:叩见大人。

    官尉:昨日王五与张三去你那里吃酒?

    老板:是的。

    官尉:那你看见张三身上背着钱袋了吗?

    老板:这个没有注意。他们吃到很晚,后来张三醉了,王五就背他回家去,其它的就不知道了。

    官尉:你二人应该以君子怀德,小人怀志为耻,从实招来,谁说了假话,圣人都不会饶恕,区区五吊钱就违反做人的原则,背负道德的谴责,如果现在招认,本官尚体圣人之宽仁之心,念你们都是劳苦之人,从轻发落,不予加刑。

    众人:老爷宽仁之心。

    二人无语。

    官尉:还不打算招认是吗?来呀,押进大牢,好好反省!

    王五:老爷,小人冤枉,家里还有老娘需要照料。

    张三:大人,不要小人收押,小人家里每天都要卖鱼,一天不能没有人啊。

    官尉无可奈何。

    王五:大人您看,他要反悔了,说明他是诬告。

    官尉:张三,齐国法律,诬告他人可是罪加一等。

    张三:大人,小人没有诬告,小人就是担心被收押才想撤状。

    特写二人面部表情,特写孟尝君面部表情。

    舍人与牧儿在旁边。

    舍人:大人,小人有一法可辨谁是真伪。

    官尉:你是何人?

    舍人:在下是教书先生,但从他们的说话中听出了破绽。

    官尉:你有什么办法?

    舍人上前对官尉说了几句。

    官尉:好吧,就听这位教书先生的,门口备轿,罚你二人抬轿到东口,把本县老县令张太爷请来断案。

    二人出去,抬轿向东走去。

    张三:王五,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骗我喝酒,偷我的钱?

    王五:你血口喷人,谁偷你钱了。

    张三:让你嘴硬,一会接到老县令看你招不招认!

    到了门口叫门,家人:对不起,张老太爷出远门了。二人回家。

    王五:这回怎么样?你还有什么办法?哈哈,我倒反告你诬告我,罪加一等。

    张三:苍天啊,为何如此不公啊,让我丢了钱财还要坐牢。

    王五:哈哈,这回你可赔大了。小气鬼,我前日要借你钱去赌,你偏不借,惹得老爷我自己动手,现如今你是有口难辩。

    张三:我求求你,那五吊钱我不要了,你不要告我好不好?

    王五:哼,看你这可怜的样子,念我们是邻居的份上,我就开恩一次。

    张三:谢谢你了。

    王五:不过,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张三:什么条件?

    王五:再借我二吊钱,昨天我输光了。

    二人回到衙门,刚落下轿,里面出来一个人,原来是师爷。二人大惊。<强烈音效>

    029

    官衙上,官尉:大胆王五,还不从实招来。

    王五:大人,你虽有人记录,但确无证据,空口无凭啊。

    官尉:好个王五,铁证如山还不招认,要是惹怒了圣徒之心可对你没有什么好处,快从实招来。

    王五:小人没有读过书,也不知道什么圣徒之心。

    官尉大怒:大胆刁民。

    舍人:大人,小人还有一法。

    官尉:快些讲来。

    舍人:大人可将二人口袋中铜钱拿出来放到两个铁锅里煮。

    官尉:这是为何?

    舍人:煮了便知。

    官尉:来人,照先生所言。

    煮沸,舍人拿起铁锅让众人闻:好腥的气味。

    舍人:大人,张三的口袋里面的钱是卖鱼来的,有腥味实属正常。可王五既不经商又不耕作,他口袋里的钱怎么会也是腥味呢?那只有一种解释,这钱是张三的!

    众人称赞。

    王五:你胡说。

    舍人:你昨晚赌博到深夜,大部分钱输光,只剩下这几块,大人不妨可将那几个人带到堂上验证。

    三人上堂:大人,小人赌钱,望老爷开恩,小人再也不赌了。

    官尉闻这些钱果然都有腥味:来呀,将王五这个泼皮押进大牢,重打四十。

    特写舍人离开。

    孟尝君:先生,听口音,不是临淄人吧。

    舍人还礼:小的赵国人,在外漂流,以教书度日。

    孟尝君:刚才所闻,先生乃神人,如此巧妙之法和严谨推理,让在下佩服。

    舍人:您过奖了,我也是怀有圣徒之心,君子之行,光明磊落,可这适于君子,小人之为钻营窃机,那圣人的教诲就没有办法约束,因此,还要加一些法度,社会岂不是和谐美满。

    孟尝君:先生之言,令属下茅塞顿开,钦佩。

    舍人:小的还有要事,回见先生。

    孟尝君:回见。

    牧儿与舍人背影。

    孟尝君:不像是赵国人,来人,盯着这两个人。

    从人上前追人而去。特写孟尝君面部表情。

    030

    夜,孟尝君府,孟尝君在书房看书。

    管家进来:老爷,那两个人果然不是什么教书先生,在临淄城逛了一大遍,晚上,他们投宿到仁人学府附近的君悦客栈。

    孟尝君:仁人学府?

    管家:是的。

    孟尝君:他们是苏秦的人。

    管家:老爷,你怎么知道?

    孟尝君:白天与他交谈,能感受到一种气势,不可阻挡,气吞天下的气势,这只有苏秦才能具备。另外他们接近仁人学府,一定也是深入了解儒家理学。

    管家:他们了解这些做什么?

    孟尝君:你去把邹忌请来。

    管家:是。

    孟尝君:儒家学派,博大精深,岂是你苏秦几日能学会的。

    邹忌进来,拜见君侯。

    孟尝君:请起,深夜请你过来是商谈一个事情,苏秦的人到了临淄。

    邹忌:这么快。

    孟尝君:这已经是够慢的了,如今六国只剩下齐国未加入联盟,苏秦岂可止步。

    邹忌:君侯的意思是?

    孟尝君:我先问你,合纵抗秦你是什么态度?

    邹忌:此事应先考虑时间和空间因素,我齐国处于大海滨,远离秦国的威胁,因此抗秦与结秦……

    孟尝君:此言差矣,若是大国之心就要有负天下之任,岂可只顾自己安生过小日子呢,想我春秋五霸之首,先王桓公统率天下兵马,何等公义!作为孔孟儒家之故乡,不能苟且偷生,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天下人耻笑!

    邹忌:可满朝文武,都对此兴致不高啊。

    孟尝君:是啊,自代王登基以来,一十五载,齐国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大多数都沉浸于乐观之中,可是这里面有两大隐患:一是没有去改革弊政,目前齐国土地兼并严重,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农民生活困苦,而官吏却中饱私囊,军队没有严格的训练,士兵防备松懈,一旦战事而起,国无军粮,战无良将啊。

    邹忌:君侯言之有理,但要怎样才能让齐国不至于落后呢?

    孟尝君:多年以来,我们与燕国积怨太深,互相敌视,而与中原各国也是疏于交往,偏安偶让我们远离了中原文化,再这样下去,那就别想称霸诸侯了。

    邹忌:嗯,是啊。<音乐奏起>

    031

    夜,君悦客栈,舍人与牧儿喝酒,一个书生打扮的人进来。

    老板:又来了,上次的酒钱还未付呢。

    书生:上次是上次,这次是这次,我三天没有喝酒了,馋的我都快要死了,你就让我喝一顿,下次一共给你。

    老板:你个读书人,不好好读书,老想着喝酒,圣人教你这个么?

    书生:要说这个,你就老外了,孔子云:有客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不为君子乎。

    老板:去,不跟你之乎者也,我忙着呢。没工夫搭理你。

    书生:那酒……

    老板:你要给我叩三个响头,我就给你酒喝。否则……

    书生:大丈夫士可杀不可辱!

    老板:那你就请吧。

    书生无奈:好吧。<刚要下跪>

    舍人:慢,男人膝下有黄金,一生只跪父母君王,岂能乱跪!这位书生道我这边来,读书人同为一家,宁死不屈!

    书生:真乃大丈夫也!哼。

    舍人拿出一锭黄金:老板,上一桌好酒菜!

    老板:是是,都是小的瞎眼,得罪了。

    032

    包间里,舍人与书生对饮。

    书生:今日幸会先生,来共饮此杯。<书生吃菜>

    舍人:在下赵国人,仰慕儒家学理久矣,今遇先生,实乃幸会,干此杯。

    舍人:我虽好学,但苦于无儒家之真教,今日,你我结拜兄弟如何。

    书生:弟不敢不尊,敬哥哥一杯,小弟邹乙乃邹忌大夫之堂弟,因在院中整日读书五载都快憋死我了,今日遇贤兄应该痛饮今宵。

    二人举杯。夜空景象。云中月光现。

    孟尝君:他们在做什么呢?

    管家:只见那人同一个院里的书生整日饮酒作诗舞剑,不见其他的事情。

    孟尝君:嗯,好的,要派些人在客栈周围。

    管家:要把他们……

    孟尝君:保护起来,不能出一点差错。

    管家:是。

    <月从云中出来,一会又回到云里去>

    孟尝君:我孟尝君压抑了十五年,如今才算有了出头之日,大丈夫志在四方,岂可老于林室之下。

    033

    舍人与书生舞剑,书生学舍人剑法。牧儿观看。

    舍人:兄弟,你的剑法大有长进啊。

    书生:兄长,我有几个学长也要学习棋术和你的剑术,可以吗?

    舍人:好啊。欢迎,就不知院长发现了会如何?

    书生:我给门人钱财,告诉他们保密。

    舍人:好的,几个人在客栈内学习剑术和棋艺,学习纵横之术。

    特写客栈小伙计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