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影学视野下的电影音乐接受效果研究-四、评价与展望-王娅姝,王宜文,刘瑾-网络文艺课-爱读网
四、评价与展望
作者:王娅姝,王宜文,刘瑾      更新:2020-08-17 20:08      字数:1068
    本研究是国内首个神经电影学视域下由电影学研究者发起、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手段的电影音乐接受研究。研究以电影音乐的悬疑认知效果为主,着重对音乐类型、音画互动及其感染力进行探索,从横、纵两个维度佐证并丰富了相关理论。神经电影学对实证性、科学性和微观视角的强调,使本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电影研究以往过于依赖主观判断的缺陷,并同“生理身体”这一此前较少被电影学界予以重视的元素建立起密切联结。

    言及本次研究的局限,有以下几点。

    首先,研究环境缺乏生态性。对电影音乐的接受内含于观影过程之中,而电影自诞生起,就是一种集体性、社会化的媒介产物。本次研究中的实验室单人观影与电影院集体观影环境间,尚存在较大不同,仪器内观影的脑活动是否能对等于电影院观影时的脑活动,尚待商榷。

    其次,样本多样性不足。基于高校的便利条件,本次研究在选取被试时,多从在校学生中抽取。但电影的受众广泛,除学生外,多种职业、多重年龄段的人士均需考虑在内。这一点在此后的研究中需予以重视和弥补。

    最后,从设计角度而言,本次研究的主观调查以封闭式问题为主,未设置开放式的访谈环节,这使得最终的数据结果仅能从相对宏观的角度给出结论,而缺乏细节化、具体性的反馈。此外,音乐接受程度也与接受者自身的媒介素养相关,本次研究未充分考虑诸如日常观影量、乐器掌握情况、已有音乐知识等干预变量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实验结论的代表性。

    从技术层面而言,研究使用了较少为电影学界所使用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手段,但磁共振技术相对昂贵、耗时,且脑部的血氧活动较之人类神经的超高速运动来说,依旧是滞后的。因此,磁共振技术适用于人脑空间上的功能定位及区域活跃范围检测,对于被试认知活动的即时变化,则尚需其他技术的辅助。在此后的研究中,应重视引入眼动、心率、皮肤电流等多重生物指标及相关测量技术,以进一步建立起更全面、综合的感官认知数据。

    电影是由视、听觉元素编码而成的文本,更是开放、综合的表意系统,与历史、经济、文化等多个范畴相连。本次研究从认知实证层面展开,选取微观的、基础性的问题,暂且悬置欲望、动机、文化、意识形态等为传统电影研究重视的元素。未来,随着跨学科模式的逐步成熟,神经电影学的路径或可深入电影的语境因素(历史、制度、人口……),尝试以科学实证的方式,进行理论和文化范畴的再思考。

    [本文系北京市2016年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神经电影学理论模型建构及电影认知的脑成像实证研究”(项目号:16YTA002)系列成果之一。项目主持人为王宜文,本课题组成员还包括史之辰、李啸洋、赵洋、张婉宜、王天璋、缪苗、张语洋、张艺腾、郑扬婉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