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红-第16章  旧时礼数-竹君-现实题材-爱读网
第16章  旧时礼数
作者:竹君      更新:2019-04-22 08:08      字数:2099
    旧时人们行事,凡事都要讲究一个“礼”字,特别是在一个村落的人们,无论“红事”、“白事”都有很多礼数。

    娶亲前,要先定亲、送通书、催妆。娶亲时,要搭棚、搭牌楼,扎彩。

    家里备好喜糖、桂圆、栗子、枣、花生等,备好斗炉,灌上米,烧香拜堂。

    女方提前一天办事,宴请亲戚。

    男方第二天办事,女方来人“娶亲”“送亲”、“吃酒”、“瞧酒”、娘家人吃酒的要带拜钱,并送新姑爷一条腰带,意为“子孙带”,由娘家人亲自交给婆婆。

    媳妇一进门口,当茶奉的人要拉长声喊上一句:

    “请本东,前边道引,新亲来到门前了。”

    “十里不通香,接合不下雨,两方亲戚双方免礼了您呐。”

    如果是两个村就要行避街礼。

    话到礼前,视为办事。作为知客,要注意来的是什么样的亲戚,就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做法。

    男方到女方家娶亲时,女方家门前摆个板凳,人不能进。话是拦路虎,要拍门环叫门。里面的人发问:外站何人?

    外面人要答:什么地方来的什么人。里面人再问:从哪来?里面应答:出喜门,走喜路,来到贵府向贵府求亲,奉天之命送达通书。

    里外应答,一唱一和,视为礼儿。

    坐席时,一个辈分的人坐一桌,男女不能同坐一桌。摆放茶点按照“四平、八稳、十二安”的规制,随份子也是大家一起随上个十块八块,大家一起吃顿饭,图个乐呵。

    家里有生小孩的,如果生的是男孩,就在门口挂个弓,如果生的是女娃,就在门口挂个红布条。

    三天为喜三,十二天娘家来人给捏骨缝儿。

    小孩子办满月,娘家来人满口,要带着枣、小米、鸡蛋等物品来看望,意为“催生”,小孩出生之后,婆婆家要向娘家人报喜,如果是男孩要提前一天,女娃当天办。

    娘家要蒸馒头,16个为一架,婆婆家准备好肉和菜,夹在馒头里。

    小孩子的妈妈倒坐门槛,脸冲里,手里拿一个瓢,接着馒头,咬三角,意为下胎儿生“男孩”,咬银锭意为下胎儿生“姑娘”。小孩办百天的时候要蒸大脖穗,把面发好,摆成圈状,中间打个纽炮,上面一对对嘴鱼、牡丹花、石榴,代表荣华富贵,戴在小孩脖子上,找柳、刘、栗、丁等姓氏的人来掰脖穗,为孩子健康成长祈福。

    特别近的亲戚,如果给小孩送长命锁,孩子结婚时,一定要来解锁。

    老人过大寿,老爷子办寿要搭棚挂长寿字,老太太就要挂圆寿字。

    据老人讲:人到55,阎王数一数,66是平寿,77是喜寿,88为米寿,99为白寿。老人办寿要遵照庆九不庆十的风俗。

    老人59,由女儿打一牛骑狗簪子别在发髻上。老人过66大寿,有六十六,掉块肉之说,由女儿买块肉,带回家,再扔出去。现在,很多人都只是听说,但做法并不正确。

    逢年过节,也有很多讲。

    捎信儿的腊八粥,要命的糖瓜儿粘。救命的煮窝窝。

    腊八那天开始,如果有欠人家钱财或者借别人东西的,要还回去,如果实在还不了,要特别正式到对方家里去解释一下不能还清的原因。

    二十四扫房,二十六宰猪,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香油走,初一,三十晚上吃年夜饭前,先将祖宗堂供奉好,再吃团圆饭。

    吃饭有“避席”之说,就是一年之间犯过什么错误,在吃团圆饭的时候都不会提起。去亲戚家串门拜年,要先拜宗堂的祖宗,再互相拜年。初三送祖,家里嫁出去的姑娘才能回家。家里有客人来,用茶壶倒水,不能将壶嘴冲人,倒水时要先点三下,茶杯不能倒得太满,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如果家里有白事,也要搭棚摆席,文场武道。

    报丧的人带的孝带不能耷拉到地上,被通知的人要立即去“探丧”。看看是否有需要帮忙的事情。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丧服也是统一颜色,统一样式,意为众生平等,如果细细讲来,礼数更多。

    旧时,无论衣食住行,为人处世,都要遵从着一个“礼”字。

    难怪老爷子在这个地区这么有威望,他老人家这牛皮还真不是吹的,讲起旧时的礼数,如数家珍。

    将近2个小时的讲座,老爷子始终正襟危坐,讲座完毕,他的身子才稍稍弓了弓,放松了一下,这时,我才注意到,他的后背已经湿透。

    人群逐渐散开,街坊邻居们向老爷子摆手再见,一边夸赞他讲得好,一边表示以后这样的讲座要多搞,好多住在街上很长时间的人,对这些也不知情。

    我看见老爷子起身微笑着和听讲座的人道别,目光落到我身上,然而,只是在我身上逗留了两秒钟就转开。我刚想走上前给老爷子递张纸巾,只见那刚才被架在架子上的两台摄像机,一齐拥向他,一位年轻的主持人,手持话筒:

    请问王程祥老师,您刚才讲述的这些内容,都是当年人们遵从的礼数吗?只是写在教科书上呢?还是需要人们都要遵从的?”

    年轻的记者发出一连串询问,从她认真的神态和询问的问题,能看出来这位记者应该出道不久。

    采访过程中,老爷子有问必答,极其配合。尤其是说起这条街的历史,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这里的大户原有薛家、李家、乔家、马家、仲家等。

    乔家的坑儿店、薛煤场及几家大户老字号人家都是做批发转运煤炭生意。

    现在的陈家院子就是原先的山西会馆,会馆后来改成酱场,做酱菜,咸菜、酱油醋等食品,旧时院子门口有上马石。

    在路南薛家旁边,有个羊肉床子,专门卖羊肉。

    而张家院子原先是卖炸油鬼的地方,还有高老太太卖的丸子汤,是用豆面加些胡萝卜和粉头煮成的,再加点香菜、韭菜花、酱豆腐汤,不像白面丸子一煮就成糊状了,味道堪称一绝,和李家的面茶可以媲美,很受欢迎。

    当说起李家面茶,我的脑海中立即涌现出人们蹲在厕所门口喝面茶的情景。

    看来,这李家面茶,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