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安西传
作者:天道
使千里
使千里 兵祸起
    杨柘文这天早上照旧是在升平坊吃了早饭,准备去鸿胪寺应差,虽说自己只是鸿胪寺一个无足轻重的医官随侍,但长安毕竟是大唐京城,官府规例比起家乡的县衙严格许多倍还不止。也正是如此,每天早晨应差的时辰是分毫都差不得的,否则不仅月俸要扣,自己升迁的日子就更遥遥无期了。

    每每想到这里,杨柘文便不禁要苦笑,自己一个鸿胪寺医官随侍,流外七等的差事,月俸少的可怜不说,繁杂琐事倒一点不少。也怪自己学艺不精,读书没能应得了举,学医也没有什么成就,且不说没能进的了太医署,就连大理寺的仵作自己都胜任不了,最后还多亏了鸿胪寺医官和自己舅舅是世交,这才谋了个医官随侍的差事。

    一路胡思乱想着,杨柘文出了西市,沿着朱雀大街一路向着鸿胪寺走去,只是今天这路上却似乎有些不同,往日熙熙攘攘的行人几乎一个没有,除了几个同是寺内听差的人之外,整条路上格外冷清。正在疑惑的时候,杨柘文看见前面昌平坊内转出一队人马,前呼后拥十数人,进了朱雀大街之后向着大明宫而去。

    这倒让杨柘文吃了一惊,要知这长安是天子脚下,出行仪仗规矩众多,如此阵仗又是往皇宫而去的,恐怕不是达官即是显贵,自己就是赶时间也只好跟在后面慢慢走,不敢冲撞了他们的仪仗。

    又走了一段,杨柘文却发现那队人却已经急匆匆走远了,不禁又是大为疑惑,要知道往日这些贵族上街哪个不是招摇过市闭塞街巷,而这队人却好像火烧眉毛一般着急赶路,不过转念一想这样也好,自己正好可以来得及赶到鸿胪寺,免得自己应差迟了受责罚。

    等到了鸿胪寺,杨柘文先将这几天典客署内就医问诊的外来使臣和外邦贵族名录理了理,再将用药就医的存根整好,准备等医官刘正何来后一并交到太医署。虽说自安史之乱后大唐气象已大不如前,但每年渤海、新罗等国使节和西域番邦的部落酋长来长安觐见的也不少,眼看着整理文书就已快到了中午,但今天医官却迟迟未来。

    杨柘文正在考虑要不要去鸿胪寺门前问问今日医官有没有来理事的时候,却见医官从外府一路小跑的进来了,边走还边不断说着:“大事不妙!”。杨柘文见医官这样行为,心里突然一紧,联想到早上见到的显贵仪仗匆匆赶往宫中,怕是朝廷里出了什么大事了。

    正在想着,医官已走到屋里,看了看杨柘文桌上的文书便急匆匆对他说道:“这些文书先不要收拾了,一会一并交到太医署就是,你赶紧收拾一下,准备随我到大堂前去听差。”

    杨柘文听闻更是一惊,自己来到鸿胪寺已经三年有余,深知但凡要到鸿胪寺大堂听差,必是鸿胪寺卿亲自下达差令,说明差事非同小可,自己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差按说是绝无可能有堂前听差的机会。

    想到这里,杨柘文小心翼翼的问刘正何:“大人?这是出了什么事,为何如此紧忙?”刘正何却先未回答,长叹一声之后问杨柘文道:“你可知道那安西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杨柘文自然听说过,大唐六大都护府之一,平定安史之乱时安西兵曾经立下汗马功劳,若没有无数安西兵血洒疆场,安史之乱也无法成功平定。但是这安西都护府自长安西去数千里,和自己这当值的鸿胪寺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见杨柘文怔了一怔没有作答,刘正何便说道:“上个月二十三,吐蕃会同回鹘发兵入寇河西,凉州失守,河西节度使杨志烈战死,河西军退守甘州、肃州,回鹘也发兵攻陇右,河西走廊危在旦夕,今天清晨信使报到长安,皇上已急召李太常入宫商议此事。寺卿大人已严令我等不可轻易向外邦来使透露此事,并且要做好完全准备以应对。”

    杨柘文听罢之后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做何感想,只好草草收拾了桌上文书便随着刘正何赶往鸿胪寺大堂。

    与此同时,大明宫中气氛更为凝重,唐代宗李豫一脸凝重的看着手中那一张薄薄的信纸,尽管从清晨至今已反复看了十遍有余,但这信纸上的每一个字都犹如刀尖一般刺痛着他的心。自己当初身为太子,以天下兵马大元帅身份领军大破安庆绪收复两京才过去不到十年,未曾想西域边陲兵峰又起。自己虽有心休养民生,复兴大唐国力,但内有藩镇割据、宦官干政为患,外有吐蕃、回鹘再度入寇,仿佛大唐中兴就要化作一场梦幻云烟消散。

    太常卿李晟也眉头紧锁,自己投身军伍便是自跟随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征讨吐蕃而始,如今吐蕃攻陷河西,对李晟来说可谓心中百味杂陈。此时皇帝不将此事告知群臣,而是率先召李晟入宫,自然而然是看重李晟出身边庭军伍,又是河西旧将,对此事见地最有话语权。

    代宗又看完一遍信纸内容,长长的叹了口气向李晟说道:“李爱卿对此有何看法,这安西都护府…该不该救?”

    李晟心中明白,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不过十年,吐蕃却已两度入寇,甚至连大唐京城长安都在三年前陷落于吐蕃之手,如今要举兵西征与吐蕃正面交锋,只怕会伤动国本。但安西都护府又是大唐西域治所,安西都护府在一日,西域五十七国和突厥十姓的控制权也就在一日,倘若放任安西都护府自生自灭,一旦安西都护府陷落,那么大唐也将彻底失去对西域的掌控。

    想到此处,李晟便开口回道:“安西都护府乃是我大唐掌控西域的实权所在,倘若安西失陷,只怕西域之地再不复为我大唐疆土。”

    代宗又长叹一声,这叹息中既有无奈也有不甘,随后代宗唤来内侍,命即刻派出信使加急传召中书令郭子仪赶回长安商议此事。

    次日,河西陷落的消息传遍朝中,大唐朝野震惊,满朝文武一时之间对是否该发兵救援安西都护府争论不休,其中以太常卿李晟为首的战将主张调河东、江南、朔方等三道兵马往攻河西以救安西都护府。而以神策军统帅鱼朝恩为首的部分宦官、文臣集团则认为北有田承嗣、李宝臣、李怀仙等安史降将割据河朔,南有同华节度使周智光蠢蠢欲动,此时发河东、江南、朔方等道兵马,只怕会招致内外兵祸。

    代宗深知,鱼朝恩虽然颇为骄纵擅权,但所说句句属实,此时倘若轻易发动大军前往河西,一旦藩镇有变,只怕大唐近一百五十年年基业不保,但安西都护府的难题却又真切的摆在代宗面前,一时之间拿不下主意,只得传令暂且退朝,等中书令郭子仪回朝再做商议。

    河西郡被陷、安西都护府被围的消息尽管没有明文张告,但是还是在长安城内不胫而走,不仅是朝中大臣对此事看法不一、争论不休,只要但凡有些关系的衙署都不得安生。杨柘文这几天就可以说是忙得焦头烂额,鸿胪寺中有不少都是西域诸国来长安觐见的使臣,甚至有一些以遣唐使身份而来的西域贵族王公,如今吐蕃与回鹘兴兵西域,这些人自然而然是坐不住的,不仅要安抚这些西域使节的情绪,还要想尽办法不让一日急过一日的河西军情传到这些人的耳中,整个鸿胪寺上下都忙得犹如打转的陀螺。

    过了大约十天之后,总算河西军情稳定了下来,又过了几天各路外邦使臣也都逐渐安定下去,这天杨柘文终于离开了堆满文书的案桌,乘着午休片刻时间出去舒缓一下。堂外庭中三三两两的站着寺中其他同僚,看样子也是如释重负一般,乘着午休闲聊片刻。

    杨柘文走近离自己最近的几个闲聊人,只听鸿胪寺录事刘里正说着:“所以说,这一回怕是人马大动少不了,只是我这手无缚鸡之力的,不然也能去从军出征,说不定回来还能光耀门庭。”

    一旁的鸿胪寺传制周冰不以为然的打断他说道:“我可是听说这朝中的大人们还没有商定出不出兵呢,再说了就算出兵,那也是兵部和户部的事,与咱们这鸿胪寺哪来的关系。”

    刘里却摇摇头说:“你这就是有所不知了,咱们这鸿胪寺掌管四方使臣往来,这西域使臣见的最多,对西域之事多少也都了解一二,倘若真要发兵,指不着要找些西域使臣做向导,到时候还不是咱们跟着倒霉?”

    杨柘文这么一听倒也觉得颇有些道理,便开口问他:“那你说这朝廷到底发是不发兵?万一真就不巧抽上了哥几个,也好提前做个准备啊。”

    周冰一听就哂笑一声说:“呸呸呸,你可别乌鸦嘴,这要是给抽上了那就是九死一生的差事,我听主簿大人说前两日朝堂上李晟李太常和鱼朝恩鱼公公可是争得凶得很,这出不出兵只怕还没计议下来呢,咱们哥几个也别去操这份子闲心,老老实实做好自己这事就是了,咱们这说的要是让寺丞大人知道了,那才是真要倒大霉了。”

    几个人又随便闲聊了几句便各自回去办公了,杨柘文却不知道,自己这么一句无心的话最后会一语成谶,将自己下半生统统席卷进去。
使千里 春寒
    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中书令、朔方节度大使、汾阳王郭子仪上表,奏请代宗派出使团巡抚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地,一来观察吐蕃军队虚实,二来可以安抚各州军士尽可能固守本州。与此同时,朔方、凤翔、同华等节度使各自调拨兵马,以备随时出兵支援。

    代宗很快同意这一奏请,任命郭子仪之侄郭昕为河西巡抚使作为使臣巡抚河西、安西等地,同时命令卫尉、鸿胪两寺选派人手组成使团。

    诏令一下,两寺很快开始选拨人手,等到了发布文书任命出使人员时,杨柘文才知道自己竟然也在其中,要作为随行医官一道前往河西。不同于其他被选派同僚,杨柘文对此倒是不太反感,自己这随行医官本来就没什么要做的事,一旦此次出使成功,回来之后再不济也能受一份封赏,还有可能升迁,倒也不失为一个机遇。

    依据旧例,使团出使之日皇帝会率文武百官到玄武门前设仪仗、酒宴等,随后使臣团便可出长安西去。杨柘文原本一个流外七等的小小官差,就算是在京城长安混迹一辈子只怕也没有机会见到这些当朝大员和皇帝本人,而如今杨柘文不仅暂领从九品医官官职随同出使,还能亲眼目睹如此仪仗,反而让他有些颇为自得了。

    只可惜这种心情很快就被旅途的辛苦所冲淡了,虽说自己这一队使团是以朝廷名义巡抚河西,沿途驿站都应格外优厚接待。但大唐自安史之乱以来兵祸不断,尤其以河西陇右一带至今还深陷吐蕃兵乱之中,所以使团向西离开凤翔府之后沿途驿站时断时续,到了人烟稀少的地方偶尔也免不了要风餐露宿。

    卫尉寺中不少人都是过去曾经征战沙场的军士,沿途旅程对他们来说倒是稀松平常,杨柘文等一干鸿胪寺的人却吃足了苦。不过旅途之中,杨柘文却注意到一个奇怪的人,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不论人烟怎样稀少或是路途怎么艰险,他总是骑马走在使团的最前,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

    杨柘文忍不住问一旁卫尉寺的折冲队正王武:“那边那个整日不苟言笑的年轻人是谁?怎么感觉整队人里就数他是心甘情愿来这使团的?”

    王武顺着杨柘文指的方向看去立刻按下他的手说道:“你可别乱指,那可是咱们这使团的正主,河西巡抚使郭昕郭大人,他不仅是皇上指派的巡抚,还是汾阳王郭子仪的亲侄子,可说是当朝权勋之后,这次巡抚河西回去之后怕是官职不小,咱们可不能得罪了他。”

    杨柘文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眼前这个看起来仪表堂堂的年轻人竟然就是河西巡抚使,更吃惊的是他居然还是权倾朝野的汾阳王郭子仪的亲侄子,倒也难怪他如此闲适,毕竟出使回来论功行赏他恐怕官升几级,远远不是自己这样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可比的。

    正当杨柘文想着要不要这一路讨好巴结郭昕,回去也好受个提携什么的时候,在使团前面担任先行的卫尉寺兵曹参军何荣策马而来,径直到郭昕面前下马回报:“巡抚使大人,咱们再往前就到河西境内了,正西走凉州已经为吐蕃攻陷,咱们只能绕道西北的西州或者向南过武威再取道向西。”

    郭昕听闻何荣禀报之后立刻命侍从取来地图,副使李成靖也凑到地图边一同商议路线,此时他们只知道凉州已陷落,但却不知道战局如何,倘若误入战场,这总共不过四十余人的使团只怕插翅难逃,所以此刻郭昕与李成靖格外谨慎,必须选一条相对安全的路线。

    过了足有一炷香的时间,郭昕才下令向南取道武威,巡抚武威后再向西前往安西都护府。沿途一路使团都尽可能谨慎的赶路,卫尉寺的军士分批担负起了前探哨马的职责,终于在使团一众人的忐忑不安中有惊无险的抵达武威郡。

    西州刺史李秀璋此时屯住于武威,使团一行人先前往拜见李秀璋宣读了皇帝诏书,李秀璋设宴招待使团,并在宴上向巡抚使郭昕陈说河西战况:自凉州失陷杨志烈战死后,杨志烈堂弟杨休明接任河西节度使,率领河西军主力退守甘、肃两州,张铣驻扎瓜州,太子宾舎浑瑊率军驻扎在奉天,朔方讨击使白元光驻扎在沙洲,汾阳王郭子仪坐镇朔方。攻陇右的回鹘军大部已被击退,吐蕃与河西军仍在甘州一代交战,朔方军马为防备回鹘卷土重来不敢轻易驰援河西,所以河西战事较为吃紧。

    郭昕听罢之后先起身向李秀璋下拜说道:“诸位河西将士皆为国家奋勇厮杀得保河西不失,在下十分敬佩,回到长安之后定为诸位请功。”

    李秀璋也立刻下拜扶住郭昕并说道:“巡抚使大人这是哪里的话,末将身受大唐厚恩,当以死报效,未能击退吐蕃克复凉州已是末将无能,焉可再向朝廷邀功请赏?只烦劳巡抚使大人回到长安替我等禀明圣上,我等生为大唐将士,必将死守河西,我等血不尽则河西寸土不失!”

    郭昕端起一碗酒对李秀璋说道:“今日暂且以酒为誓,郭昕巡抚事毕,必亲率一旅之师再赴河西,不将吐蕃逐退誓不再回长安!此誓之心天地可鉴!”

    一旁席中的鸿胪寺参事金禀德不以为然的笑了笑轻声对杨柘文几人说:“咱们这巡抚使大人年纪不大,这官场做戏的本事倒是半分不少,哪有人巡抚事毕之后还会亲赴战场的?”

    杨柘文等人也颇有同感,但是碍于正在宴席不好多说,只是各自笑笑继续吃喝。

    在武威稍作停留之后,杨柘文跟随使团继续向西,沿途巡抚各州郡守军,每到一处,巡抚使郭昕必亲自巡视各营军士,各州郡守军也都号称“不失寸土,以死尽忠。”杨柘文等人每次都难免感慨官场做戏就连军队也做足了。

    就这样走走停停,等杨柘文等使团终于走到安西都护府境内已用去了半年之久,已到了年终岁末,西北塞外天寒地冻,眼看着怕是不可能再赶回长安,只能在安西都护府治所龟兹暂住以待来年春暖返回。

    新上任的安西都护尔朱光将使团一干人等安顿在龟兹城内驿馆后,杨柘文每日只需早晨到都护府前听候巡抚使郭昕是否有差遣即可,比起在京城鸿胪寺时反倒清闲了不少,很快岁到除夕,龟兹虽是西北边陲,但官军大多都是汉人,除夕过年自然是少不得要热闹一番,龟兹城内张灯结彩,映着塞外的漫天飞雪,倒有一番长安见不到的独特风情。

    除夕一过,时间倒也过的很快,转眼间已到了三月,此时正是塞外春寒料峭的时节,但杨柘文等人都知道,这一阵春寒一过则气候转暖,他们也就可以返回长安复命了,心中还是不免高兴。

    这天杨柘文正在驿馆为感染风寒的巡抚使郭昕施针诊治,忽然驿丞派人来通报,说安西都护尔朱光前来拜访郭昕,杨柘文问郭昕:“大人,下官是否先行告退?”

    郭昕却摇了摇头道:“同为大唐臣子,无需告退,你且留下继续为我施针吧。”说着同时郭昕挥手让驿卒请尔朱光进来。

    不片刻,尔朱光便进了房间,顾不得杨柘文还在旁边便对郭昕说道:“郭大人,有要事相告!”

    杨柘文抬眼一看,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尔朱都护竟然满头大汗,心知肯定是什么要紧的事,赶忙撤了银针候在一旁。郭昕眉头一皱立刻从塌上起身来到桌旁就请尔朱光落座,尔朱光坐下之后来不及客套,立刻从怀中摸出一张纸递给郭昕。

    郭昕抖开信纸,粗一看过便大惊失色,转头问尔朱光:“这信上所说千真万确,吐蕃已攻破甘州?”

    尔朱光极为懊恼的点了点头说道:“斥候哨马都已回报,吐蕃确已攻破甘州,此刻正向河西节度使杨休明杨大人亲自镇守的肃州紧逼,只恨安西军中人马不过万余,保守安西四镇已是勉强,根本无力发兵解救河西。”

    郭昕摇头说道:“尔朱都护无需如此自责,自安史之乱以来河西军屡屡征调入关东征西讨,如今安西兵少并非都护之责,只是甘州失陷,河西大半已入吐蕃之手,倘若肃州再有所失,则我等与中原长安联系尽断,此事我们需尽快联系北庭都护府共商对策,早作打算。”

    尔朱光点头称是道:“我已派出信使急告曹都护,相信不久应该就有消息传来,只是这甘州失陷,河西大部已断通路,郭大人此时想要启程返归长安只怕是…艰难重阻啊。但倘若吐蕃军马来攻安西,兵峰一起在下难保郭大人一行的安全,还望郭大人早做打算,如若郭大人即刻启程,在下愿派三千人马护送大人。”

    郭昕不顾有病在身立刻起身下拜说道:“尔朱都护说的是哪里的话?如今正当国难,我郭昕怎可为我一人而置安西都护府于不顾?今吐蕃断我归路,正是上天欲使我为国尽力,郭昕愿为大人麾下共守安西,待破了吐蕃再回长安不迟!”

    尔朱光急忙扶起郭昕说道:“郭大人有此为国之心再好不过,当真年少英雄!如今只好暂且委屈郭大人在我安西府内为一参赞,共谋抗敌之策!”

    等在一旁的杨柘文硬是在这料峭春寒之中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万万没有想到如此年轻的郭昕竟然愿意留在这西北塞外,难道自己将来还要随着他一起上战场吗?但在惊讶之余,杨柘文也隐约感到这位看似官宦子弟的巡抚使郭昕,却似乎并非单纯官场做戏,却不知道他准备如何抵抗那凶狠善战的吐蕃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