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足迹——解放战争中的经典战役-第十四章  徐向前灵活用兵,以少胜多  阎锡山兵败晋中,龟缩太原-曹迪生-军事科技-爱读网
第十四章  徐向前灵活用兵,以少胜多  阎锡山兵败晋中,龟缩太原
作者:曹迪生      更新:2017-08-04 22:12      字数:2544
    晋中战役(1948年6月11日至7月12日)

    晋中战役是华北和晋绥军区部队,在山西中部地区发动的攻势作战。我军利用敌人的弱点,有效地调动敌军,灵活用兵,以少胜多,取得大量歼敌的战绩。

    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治委员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第2、第3和第6纵队进军大别山;陈赓司令员、谢富治政治委员率领晋冀鲁豫太岳兵团(辖第4、第9纵队和38军)进入豫陕鄂地区协同作战。军区第8纵队和新组建的第13纵队,由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指挥,留在晋冀鲁豫地区,担任山西方面对敌作战任务,应对在兵力和武器装备占有绝对优势的阎锡山集团。1947年12月,第8纵队在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协同下,攻克晋南重镇运城。1948年5月,徐向前统一指挥第8、第13纵队和北岳军区部队及晋绥军区部队一部,攻克军事要地临汾,晋南地区全部解放。

    我军在山西战场的进展,使敌人十分震惊。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山西军阀阎锡山为了维持其在山西的统治局面,调整军事部署,以5个军部、14个师、3个暂编总队以及22个保安团、21个保警大队,布防于北起忻县,南到灵石,东到榆次,西至孝义、汾阳等15个城市的狭长地区,构成以大同至风陵渡的同蒲铁路为骨干的晋中防御地带;并以其第34、第43和第61军的各一部,以及绥靖公署的“亲训师”、“亲训炮兵团”的兵力组成“闪击兵团”实施机动作战,阻挡我军的进攻。

    1948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晋冀鲁豫军区与晋察冀军区合并,组建华北军区,两大军区野战部队调整为三个兵团。原晋冀鲁豫军区第8、第13和后组建的第15纵队,为第1兵团,由徐向前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周士第任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陈漫远任参谋长,胡耀邦任政治部主任。第1兵团继续担负山西方面的作战任务。

    其时山西敌军的粮食极为困难,企图在麦收时出动部队大肆抢掠粮食。为了打击抢粮敌军,保卫晋中麦收,削弱阎锡山的有生力量,为夺取太原创造条件,华北军区首长遵照中央军委命令,决定发动晋中战役。参战部队由第8、第13纵队,吕梁军区和太岳军区部队,北岳军区和太行军区部队各一部,以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一部组成共49个团6万兵力,由徐向前统一指挥。

    徐向前决定采取主动出击,调动敌军,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击破的歼敌方针。1948年6月11日,我吕梁军区3个旅和太岳军区部队一部,先敌一步进入产麦区汾阳、孝义、灵石地区。11日吕梁军区部队攻占汾阳、孝义间仁岩等村镇,12日,太岳军区部队攻占灵石。6月13日,阎锡山令“闪击兵团”分别由汾阳、孝义、平遥、介休等地出动,企图在汾阳、孝义间的高阳镇一举歼灭我吕梁军区部队。双方交战至17日,形成对峙。徐向前为诱使已出动的敌军回窜,求得在运动中歼敌一部,于18日,令第8、第13纵队从平遥、介休东南山区隐蔽北进。19日,第8、第13纵队逼近平遥、介休铁路沿线,待机歼灭回窜之敌“闪击兵团”。为阻击和牵制由太原方面南援之敌军,徐向前同时下令北岳、太行军区部队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2个旅,破击榆次(现晋中市)至太谷、太原至忻县间铁路。

    6月20日,敌“闪击兵团”发觉其退路受到威胁,立即连夜回撤。21日,敌“亲训师”、“亲训炮兵团”进至张兰镇以北地区,遭遇我第8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攻击,激战3个小时,敌军大部被歼,一部退到张兰镇。24日,退入张兰镇的敌军与驻张兰镇的第45师新兵团一起被我太岳军区部队歼灭,仅有少数残余逃回平遥。与此同时,吕梁军区部队和第13纵队,分别歼灭敌第70、第71和暂编第37师各一部。敌第19军军部、暂编第40师由平遥北撤,23日被我军追击包围在祁县西之北营村。24日,我军对北营村敌军发起攻击,仅其先头团逃向祁县,余被我军全歼。我军开局获胜,由此取得战役的主动权。

    阎锡山对我军迅猛攻势极为恐慌,急调暂编第10总队增援,令其副手、绥署副主任兼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到太谷坐镇指挥,企图调整部署,在祁县、平遥之间与我军决战。针对敌人的图谋,徐向前决定以一部分部队留祁县地区与敌周旋,主力于6月29日北上,乘敌人后方空虚,直下晋中腹地,并选择榆次、徐沟、太谷之间开辟战场,创造战机,求歼赵承绶集团。为了调动敌军,7月3日,我太岳、北岳和太行军区部队,奉命大举破击了榆次至太谷之间的铁路,并攻占了北阳和东阳铁路车站。徐向前的这一举措,又一次牵动了敌军,又一次创造了我军歼敌良机。赵承绶见榆次至太谷间铁路被破坏,后路被切断,急令第71师、暂编第46师和第10总队向榆次方面进攻,企图打通北撤道路,遭到我太岳、北岳和太行军区部队坚强阻击。敌军在炮火和空军飞机掩护下,轮番猛烈攻击我军董村阵地,太岳军区部队坚守四昼夜。与此同时,北岳和太行军区部队还打退了由榆次南下接应的第68师。终于将赵承绶集团阻挡在太谷及其附近地区。

    7月6日,陷入困境的赵承绶集团,急于返回太原,又企图在榆次与徐沟间北逃,这正是我军预设的战场。7月7日晨,我第13纵队和第8纵队一部分别追击从太谷北逃的敌军,并切断通向徐沟的道路。北岳、太行军区部队,在太岳军区部队协助下,由东阳镇向西猛插,切断了通向榆次的道路。7日晚,我第8纵队主力歼灭祁县敌军后,立即北上,进入太谷以北地区,吕梁军区部队进到榆次西南地区。

    至此,赵承绶集团全部被我军包围在大常、小常等村镇东西约10公里、南北不足5公里狭长地域。7月8日,赵承绶集团分路向榆次、徐沟方向我军阵地攻击,企图突围,在我军坚强阻击下未能得逞。7月9日晚,我军调整部署,对敌紧缩包围,采取穿插分割,逐村歼敌的战术,于7月10日发起总攻,战至7月16日,全歼赵承绶野战军总司令部和第33军(不含第38师)赵承绶被太岳军区部队活捉。

    赵承绶集团被歼后,晋中各地敌军惧怕被歼,纷纷向太原撤退。我军乘胜追击,先后歼灭敌暂编第9总队、第70和第43军及第61军军部,第69、暂编第37、第40师各一部。8月21日,我军直逼太原及其周边地区,形成对太原的包围态势,晋中战役胜利结束。

    晋中战役徐向前以地方军区部队为主的6万兵力,连续作战,历时40天,解放县城41座,歼灭敌军阎锡山的野战总司令部、5个军部、9个师和2个总队以及保警团队、民卫军10万余人,创造了华北我军歼敌新纪录。徐向前用兵谋略,深得毛主席的赞赏。徐向前带病坚持指挥晋中战役,在部队传为佳话,被誉为“躺在担架上打仗的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