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大师杨救贫-第十八集    奉旨堪陵渭河南-张常清-历史传奇-爱读网
第十八集    奉旨堪陵渭河南
作者:张常清      更新:2017-03-16 18:32      字数:3426
    18.1

    白天。钦天监。

    第二天,钦天监接到了给僖宗择选陵址的诏书。

    钦天监接到选陵址的圣旨,钦天监正监邱延翰忙把在简陵外围工程督促施工的杨筠松、仆则巍叫了回来。

    邱延翰:“简陵陵外的工程都快好了吧!”

    仆则巍:“至少还要一年时间。”负责督造的仆则巍督监说。

    邱延翰:“唉,慢慢做吧,僖宗皇帝下旨了,要为他选一个陵址。”

    杨筠松:“他今年才十三岁呀!”

    邱延翰捋了捋胡须,说:“也有这样的先例。”

    仆则巍:“那一定是田令孜的主意,他才是一个孩子。”

    邱延翰:“也应该开始营建了,再晚就来不及了。”

    杨筠松:“好吧,这事就交给我和则巍吧!”杨筠松爽然地说。

    对于督造来说,杨筠松更愿意出外去步龙行山。

    18.2

    白天。西安,骊山。

    第二天,杨、仆二人就出发了。

    杨筠松:“仆兄,我们这次看看渭河之南的秦岭北侧吧!”

    仆则巍:“好,很好!”

    二人坐了车西出灞桥直到华州,从少华山开始步龙。这里是秦岭分出的一支商洛山的一个支脉,这个山脉是长安城的白虎山,从东面拱护着长安,拱护着秦川。

    一路西行,没有看到什么好地方。

    一天,二人来到骊山,骊山像一匹骏马雄视北方。相传这匹马是女娲补天所乘的飞天马,补完天后来累了,就趴在这里起不来了。二人拾阶登山,来到西绣岭第三峰上的道观老君殿。传说玄宗皇帝来此上香,曾经两次在这里见到太上老君降临阁内,所以,此殿又称为降圣阁。由老君殿转往东,就到了西绣岭第二峰上的老母殿。这个大殿是为传说中女蜗补天修建的。再往东便到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这就是历史上烽火戏诸候的烽火台,当年周幽王为博爱妃褒姒的一笑,就是在这里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后来犬戎攻入周都城时,幽王再下令点燃烽火,各诸侯却无人来救,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王朝宣告灭亡。烽火台后是东绣岭上的石瓮寺,这是大唐开元年间用修华清宫剩下的材料修建的。最后来到了山的最高峰九龙顶,山下,左边的华清池,右边的始皇陵墓尽收眼底。

    由于骊山风景秀丽,由于温泉,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又再扩建为离宫,太宗皇帝又大肆营建宫殿,取名为汤泉宫。玄宗再次扩建,取名为华清宫,那汪温泉就叫华清池。

    仆则巍:“这里九龙聚会,龙气很旺啊!杨兄。”

    杨筠松:“只可惜华清池汤泉泄了龙气。”

    仆则巍:“今天就在这里住了,那里有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尚食汤和星辰汤,分别为皇帝、贵妃、太子、大臣的专用浴池。”仆则巍说,“在这长安十几年了,还没去泡过温泉呢!”

    杨筠松:“好,我正想去泡一泡。过一下‘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味道。”

    杨筠松指着始皇陵对仆则巍笑着说,“仆兄,你给评价评价。”

    仆则巍:“商洛山为长安的白虎山,这骊山正在腕掌上,始皇陵是守望水口的庙一般,此其一也。始皇陵追求人造墓冢,必要大气派,这样就离开了骊山的气脉,脱脉而葬,此其二也。北面渭河在这里反弓了,大伤了气脉,此其三也。华清池泄旺气,四也。有这四点,始皇死后哪有不急急败亡的道理?”

    杨筠松:“论得妙,论得妙呀!”

    18.3

    白天。西安,汉灞陵。

    在华清宫住了一夜。第二天,杨、仆二人继续西进。经过曲江秦二世的陵墓,杨、仆二人看都没看。过了灞桥往灞陵而去。长安城的南面是汉家帝王的文帝和宣帝陵墓所在。

    文帝灞陵因灞河而命名,建在从秦岭分出的一个山脉延伸出来的白鹿原上名凤凰嘴的地方,左有浐河右有灞河,龙气很旺。汉文帝是第一个开创因山为陵的皇帝。文帝与母亲薄太后、妻子窦皇后都葬在同一个地方,还有一些其他官宦的陪葬。

    文帝母亲薄太后的陵寝称为南陵,陵园西北有从葬坑数十座。因南陵西隔渭水遥望汉高祖长陵,史书有“东望吾子,西望吾夫”的说法,人称望子冢。薄太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妃子,薄太后儿子汉文帝登基后被尊为太后,因太后吕雉与汉高祖刘邦合葬在一起,所以薄太后不能与刘邦合葬。文帝妻子窦皇后陵在南陵北面。陵园之东有从葬坑多座,包括女儿馆陶公主刘嫖、外孙女废孝武皇后陈阿娇等人的墓。

    杨、仆二人一一看过,最后登上了文帝陵顶。

    仆则巍唱:“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杨筠松:“这是李白的《忆秦娥》,只是有些悲凉。”杨筠松说:“他还有一首古体诗《灞陵行送别》也一样悲凉啊!”

    仆则巍:“杨兄,这里王气很盛啊!”

    杨筠松:“文帝之德合享此地,其母其妻也合享此地,所以有汉家四百年天下呀!”

    仆则巍:“可惜这样一个节俭皇帝的墓也叫赤眉乱军给掘了。”

    18.4

    白天。汉杜陵。

    二人过了浐河来到杜陵,这里是汉宣帝的陵墓杜陵。陵建在从辋川延伸出来的一条脉的尽头,左有漓河,右有浐河,前有曲江池,是长安城的正脉。杜陵为封土墓,王皇后的陵墓在侧,规模小一点,还有六十几座陪葬墓。

    汉宣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长期在民间生活,深知民间疾苦。他在位期间,勤俭治国,进一步确定了儒家的地位,放松了对人民思想的钳制,但对大臣要求严格。宣帝亲政以后,汉朝的政治更加清明,社会经济更加繁荣。在亲政的二十年中,他重力整肃吏治,加强了皇权。他不但族灭了腐败的霍氏家族,而且还诛杀了一些地位很高的、腐朽贪污的官员。为维护法律的正常行使,宣帝设置了治御史以审核廷尉量刑的轻重,设廷尉以平地方冤狱,规定郡国必须呈报狱囚被笞打致死的人数,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为了巩固皇权、统一思想,宣帝曾经召集一些著名的儒生在未央宫里讲论五经的异同。废除了一些苛法,多次下诏免田租、算赋,招抚流民,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继续宽松的政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则软硬皆施。他击灭西羌,袭破车师。当时匈奴正发生内乱,呼韩邪单于于甘露三年亲至五原塞上请求入朝称臣,匈奴成了大汉朝的藩属,宣帝完成了汉武帝倾全国之力用兵而未完成的功业。宣帝统治期间,官吏称其职,人民安其业。宣帝统治时期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期,史书赞赏说:“孝宣之治,信赏必罚,文治武功,可谓中兴”。他与前任汉昭帝刘弗陵的统治被并称为昭宣中兴。

    仆则巍:“宣帝之德使人民景仰,连挖遍汉陵的赤眉军也不挖掘杜陵呀!”仆则巍感叹说,“此陵也甚得龙气!”

    杨筠松望着杜陵原说:“这是宣帝的福德所在。这里也有李白的《杜陵绝句》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18.5

    白天。西安南,山上。

    二人继续西行,登上了南五台山,长安城就在前方。周、秦、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都以长安为都。东汉、曹魏、后唐也曾以长安为陪都。

    长安为都始于周,周时称镐京、沣镐,故城在长安城西北角的沣水岸边。

    秦最先以封地咸阳为都,咸阳在九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始皇统一六国后也在长安建宫城。原封都咸阳紧邻长安,隔渭河相望。秦建在长安建宫城后乃称咸阳。秦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上的银河,以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体现了秦帝国都城的宏伟和尊严。秦阿房宫的建筑从咸阳一直绵延到骊山。

    西汉刘邦夺得天下,建都在秦宫上,改称长安,希望汉政权能长治久安。长安地处关中平原,南阻秦岭,北滨渭河,先师张良很看重长安的风水,他说:“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进,天府之国也。”

    隋立国后,放弃了原来的汉长安城,在东南另建新城,《隋书》记载:“此城从汉以来,凋残日久,屡为战场,旧经丧乱,今之宫室事近权宜,又非谋筮从龟,瞻星揆日,不足建皇王之邑。”于是选择了山川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的龙首高原建新城。长安新城南对终南山及子午谷,北临渭水,东有浐、灞二水,城西一片平原。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宫殿坐北朝南,南面称王。改称大兴城。

    大唐建立后,又改大兴城为长安,并且增修宫殿。大唐皇帝认为隋朝的宫城建筑所处地势偏低,便在东北龙首塬高阜上新建了大明宫,又在城内修建了兴庆宫。整个长安城布局工整,它以南北御道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东西两边各有五十四个坊和一个市,表现出对称之美。

    仆则巍:“从大局看,长安南枕终南山,左依太白山,右傍商洛山,前凭渭河,渭河和灞河在东边束气,大水口又在华阴,坐拥整个关中,的确是王廷之地。”

    杨筠松看了一会儿,排了一卦。

    杨筠松:“长安之王气尽了,就在这不多二三十年间。你看那云气,疲软无力,奄奄一息,挣扎不了多久了。”

    就这样,走走看,二人沿渭河南秦岭北一路向西,直到长安的西边门户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