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大师杨救贫-第十一集    贡江源头看九州-张常清-历史传奇-爱读网
第十一集    贡江源头看九州
作者:张常清      更新:2017-03-13 18:20      字数:2620
    11.1

    白天。钓州村,杨家。

    杨筠松回到家,不多不少,正好两个月时间,不多不少。秋棠十分高兴,她的肚子已经很大,杨筠松安安心心在家陪着妻子待产,不几天就生下了一个男孩,不仅杨筠松高兴,杨淑伟、何姑更是高兴,杨家又添了一个孙子。

    秋棠:“爸,你给孩子取一个名字吧!”

    杨淑伟想了想,说:“嗯,还是筠松给孩子取吧!”

    杨筠松:“是男孩,那就叫郎吧!单名,一个‘郎’字。”

    何姑:“好,好,就叫郎。”

    11.2

    白天。钓州村,杨家。

    杨筠松在家抱了两天孩子又坐不住了,看到门外被赶走的几座山的地方被两个哥哥开成了田,就想起被赶走的几座山,一路上都没有地方放,可见,贡江水尾的山太多了,如果能赶走一些,那不良田就变多了,想到这里他就坐不住了。

    杨筠松:“娘子,我想去上次我放山这一片走走。”

    秋棠:“官人你在家才几天呀,又要走?”秋棠有些不高兴。

    杨筠松:“我就去几天,最多十五天就回来。我说了,我还要下了种才走呢!”

    秋棠:“好吧,好吧,孩子也留不住你。”

    11.2

    白天。江西会昌县城山上。

    杨筠松翻山来到琴江,琴江是从东往西流入梅江。他顺琴江往东走了一段,又翻山进到西江,西江和梅江一样,也是贡江的支流,梅江从北面的虔化流入雩都汇入贡江,西江则从西往东在雩都的西面汇入贡江,贡江主流又从雩都南面流来,上次从广州步龙就是顺贡江北上雩都再转梅江回家的。

    来到西江圩一看,龙从武夷分出,在此又向南去了,他决定顺龙南下,然后沿武夷山边北上看看。

    一路南来,山都不高,尽是丘陵。到龙尽处,一山高高昂起,尤如一把火。山漫延出去,形成一个平坝。东边一座高山漫延下来,在这里形成一个平坝。南面从九连山分出北来的山亦齐汇于此。北来一条河与南来的一条河在此交汇成贡江东去,水口处南北两山挤成一个狭口。这里就是九州镇了。河流在此九曲回肠,好一个龙钟气聚之地!杨筠松不禁赞叹道:

    “华夏名九州,

    此亦名九州。

    九龙汇此地,

    天下第一州。”

    杨筠松坐下来,看着这片土地。忽然,从山路上走来一个三十多岁农妇,她背了一捆柴,见杨筠松坐在路上,于是也把柴放在山路上歇息。她的青布衫上半身湿了个透,裹着均匀的身腰,一股青春之气扑面而出,红扑扑的俏脸上挂着汗珠。

    杨筠松忙道歉说:“大嫂,对不住,挡了你的路。”

    那大嫂一看,这个先生长得英俊白暂,还这么客气。

    大嫂说:“先生,我也累了,正好,我就放下柴来休息。先生啊,你还有心来这里看风景啊!”

    杨筠松:“对,我从虔化来,到此看看。大嫂,此山叫做什么山?”

    大嫂:“这座山叫做岚山岭,对面东边的山叫做雷公山。”

    杨筠松:“坏了,坏了……”。

    大嫂:“先生怎么啦!”

    杨筠松:“岚山岭上举火把,雷公不响也火烧。”

    大嫂:“这里没有火烧山,也没有火烧屋啊!”

    杨筠松极目向东面的坝子上看去,一口塘在夕阳下像一面镜子似的。再看看南面的坝子,也有一口塘像镜子似地反射着西下的太阳光。

    杨筠松:“哎,对面有两个塘这么大,大嫂,它叫什么塘啊!”

    大嫂:“东边文武坝上的塘叫文家塘,南边林岗坝上的塘叫鲤塘。”

    杨筠松马上随口又吟道:“大火终究难烧起,岚山面对两口塘。”

    杨筠松看看南面也有三条脉会到,又问道:“大嫂,南面的山叫什么名呀?”

    大嫂:“噢,坝上面的叫田螺岭,中间的叫雁岭,外面的叫狗岭。”

    杨筠松一听,天下竟然有这么凑巧的事,一个水口,既有地上走的四足家畜守着,又有天上飞的大雁守着,还有水里爬的田螺守着,此地可是富贵之地呀!

    杨筠松:“那下面这个坝叫什么坝?”

    大嫂:“下面这个坝叫水西坝。”

    杨筠松:“三个坝生得好啊!这个水西坝把南北两条江的水拦住了,不让它走呢,这就把财气给留住了!”

    大嫂:“先生,这个坝有这么好啊?”

    杨筠松随口吟道:“九龙三个坝,坝坝产英豪。”

    大嫂一听,来了兴致,忙追问:“什么财气啊?”

    “宝货通四海,财源满三江。”杨筠松回答道。

    大嫂:“噢,先生,这三条江啊,北面这条江叫绵水,南面这条江叫湘水,交汇后叫贡江。”

    杨筠松听罢,大声吟唱道:

    “绵湘会来成贡江,

    酱干也能献君王。

    君王吃了也馋嘴,

    九州将来就会昌。”

    大嫂:“啊,先生,你怎么知道我们这里的酱干?我们这里的酱干可好吃了!这个贱东西也能献君王?”

    杨筠松:“能,好东西谁不爱吃呀?”

    大嫂:“看先生像是读书人,更像是官家呀,怎么看起风水来了?”

    杨筠松:“小生就是奉皇命出来看看的。”

    大嫂背起柴要走,她看着杨筠松,又不舍。

    大嫂:“先生,天暗了,到我家喝口水去,我家就在山下。”

    杨筠松:“好,好!”

    杨筠松大声说。

    11.3

    傍晚。河边一农舍。

    他让大嫂在前面走,他跟在大嫂后面下山。来到水西坝山脚下的三间土砖屋门口,大嫂把柴往门坪上一丢说:“这里就是我家,走,进屋喝口水。”

    杨筠松一看,屋向对面雷公岭,屋没有随正龙就局,如果包一下院,门向南来之水,收两水上堂,那该多好啊!随大嫂进屋里,大嫂洒了一大碗茶给杨筠松,并用盘子装了一盘子酱干出来,她把酱干往杨筠松面前一推。

    大嫂说:“先生,这就是酱干,你尝尝我做的酱干。我去洗一把脸。”

    杨筠松吃着酱干伴着茶,嚼上几口,情不自禁的赞道:“好吃,味道好极了!”

    小孩:“我家的酱干味道当然好!”

    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冲进来说,一伸手,抓起来就咬。

    杨筠松:“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我叫谷丰。先生,你叫什么?”

    杨筠松:“我姓杨,你叫我杨先生或杨伯、杨叔都好。”

    孩子不怕生,与杨筠松亲热地谈着。不一会儿,大嫂一身新装扮出现在杨筠松面前,只见梳了长发披在肩后,一件青花小衫裹着上身,一条蓝色罗裙围着下身,袅袅娜娜地从内屋出来。

    大嫂:“先生,孩子跟你一点都不生份,天生的缘份呐!”

    “那是,那是。”杨筠松回答说,“你男人还没回来?”

    大嫂没有马上回答,脸上有些戚戚的模样.

    大嫂:“我男人去年没了。唉,别说他。这酱干好吃吧?”

    杨筠松:“好吃,太好吃了!”杨筠松起身,“大嫂,我得走了。谢谢你!”

    杨筠松出到屋外坪上。

    大嫂:“先生,你不能走,嗯,你不要走,你看,天都要断黑了,就在我这里住下吧!”

    大嫂一把拉住杨筠松。小男孩也出来拉住杨筠松的手.

    小孩:“叔,不要走,就在这里住。”

    杨筠松无奈,只好点了点头。

    杨筠松:“大嫂,这样,你在这里做一个院门,把这里包起院来,你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

    杨筠松用脚在地下一划说。

    大嫂:“好,好,你给我打上两个桩,我照你说的做就是。”

    孩子谷丰拿了柴刀过来,杨筠松削了两个木桩打下。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11.4

    夜.农家。

    杨筠松和孩子洗澡之际,大嫂杀了一只鸡来招待杨筠松。吃饭时,大嫂热情地往杨筠松碗里夹菜,杨筠松感到有些不胜大嫂的热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