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网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记住
抚触生活的伤与痛  —谈毕飞宇《哺乳期的女人》的美学向度
新闻来源:爱读文学网 发表时间:2016-03-11 14:27:29 发表人:admin

 

 

洪艳

 

毕飞宇以其作品对充满虚无和解构色彩的后现代文化的疏离,被评论界归属为中国“晚生代”小说家中的“另类”。毕飞字的小说视角平淡而世俗,可就在那份平淡和世俗中能让你感受到生活世界的伤与痛。他曾坦言自己的小说创作母体仅两字——“疼痛”。1996年第8期《作家》首发了毕飞宇的短篇《哺乳期的女人》,翌年即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此短篇简单而精致。7岁的旺旺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从小未尝试过真正的母乳,只从爷爷奶奶口中得知那泛着金属光泽、盛着无法控制温度的不锈钢碗便是“妈妈的奶子”。恰巧对门惠嫂给自家孩子喂奶的行为,激起了旺旺对母爱的强烈渴慕。有一天,他趁惠嫂喂奶时不注意,对着她的乳房咬了一口。惠嫂的惊叫惊呆了旺旺,更惊起了封闭的断桥镇人的生活涟漪。当惠嫂想以女性特有的母爱来满足旺旺对母乳的好奇和渴望时,却遭到了旺旺的拒绝。小说以人物间的一种无言的期盼与给予、孤独与落寞,向我们展示了一份现代工业文明带给乡村人们的欢乐与忧伤。

一、生态美学的视角

“人类与自然的神秘联系,在现存的社会关系中,仍然是他的内在动力。”1人的存在是自然性和精神性相互统一的存在,而人的自然性绝对的被精神性所渗透,这是人之为人的真理;所以人凭借精神的活动赋予自然以意义。毕飞宇创作的《哺乳期的女人》,正值生态美学提出之际,即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我国学者提出来的一种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美学观念。生态美学观是综合了西方的从“后工业文明”的独特角度和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念化为当代美学的运用。毕飞宇自觉地借鉴了生态美学的独特视角来创作《哺乳期的女人》。

1.乡村生存镜像。乡村历来被看作城市的“他者”,是贫穷、落后、愚昧的象征,但它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毕飞宇把对乡村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写赋予了独特的人性视角。《哺乳期的女人》开篇便以乡村生存镜像进行铺陈:“断桥镇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三米多宽的石巷,一条是四米多宽的夹河。”一句简短的交代便让人有种说不清的压抑,“断桥”一个“断”字就预示替塞个小世界与外面大世界的隔离;更预示着生活在这里的男女老少间的隔离。这里的人们只能通过一条小小的夹河来尝试改变命运,特别是年轻人,因为夹河的尽头不再是夹河,这夹河也就成了他们梦想得以腾飞的起点。然而,梦是寻了,可在这寻梦的过程中许多的故事、忧伤、无奈也在上演着。断桥镇就是这个世界的一个缩影,遥远得像在梦里但又切近得像在身边。我们在享受高科技、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带来的全方位体贴与照顾的同时,也体味到生命的体验性、丰富性正面临着逐渐被物质替代和抽空的危险与恐慌。毕飞字便是那试图用诗性的语言与乡村生存镜像去求索这即将失去的梦境家园的“诗人”。

另外,毕飞宇对于“断桥镇”的描写的意义特殊还牵涉到了一个扩及全球的术语一“人类纪”。“人类纪”意味着人类成为了这个地质时代的主体,因为它是一种充盈着浓郁生态学意味的“全球化”,人类在这样的时代中拥有了自觉的意识亦即独立的精神,形成了可以称之为“精神圈”的时代。透过种种,我们却发现这个“精神圈”中的人们明显地出现了问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关切已演变成一种偏执。我们沉湎于构造一种世俗的、物质的安全感,来代替已经失去的精神上的安全感。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的精神上的实际状况如何,这类问题慢慢地被搁置起来,最终完全被消解掉。”2“现在该是从这种偏执中觉醒,反省我们的根本问题的时候了。”3而反省的结果是人类在自己的主体世界中生存忽略了“自然”这一大存在,二者之间的不平衡关系带来的困扰和缺失感让人欲罢不能。毕飞宇正是诸如此类问题的反省者的代表。在很多小说家不愿意为“自然”多写几个句子的时代,他却在《哺乳期的女人》中开篇就给自然留下了一席之地。众所周知,“艺术不可能让自己摆脱出它的本原。它是自由和完善的内在极限的见证,是人类植根于自然的见证。”4毕飞宇通过对断桥镇的描写把这种自然对人类社会的见证表达得很是精准。事实上乡村的生存环境的变迁更能洞见出社会变革的力量,断桥镇的地理位置与现代文明相隔甚远,却决然断不了与外界的联系。正是这种必然会产生的联系让人无奈而又抗争。在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中,断桥镇的自然景物是体现其美感的重要对象,使得他的人物“不是在纯然的社会形态中生活,而是在自然和社会结合一体的低于文化景观中生活”5。费孝通先生曾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6,换言之,乡土社会的本色自然而然地铸就了中国作家关于乡土的文化记忆与语言狂欢,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种主流话语模式。而在毕飞字对断桥镇的这段环境描写中,我们感觉到的那种压抑和无奈是源于我们对精神家园的一种疏离,那种疏离感就像毕飞宇笔下的断桥镇的环境一样让人茫然无措。

2.水与光的陆离。毕飞宇高明地将断桥镇的“水”连接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同时也孕育了人们孤独守旧的灵魂。依山傍水的断桥镇,某种意义上说“水”给镇里的人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裕,也给他们带来了精神上挥之不去的孤独和伤痛。在《哺乳期的女人》中,“水”承担着丰厚的寓意,我们可通过毕飞宇的文字将“水”切分出这样的两面:一方面它代表了激情与力量的生命象征,另一方面水也与漂泊、失意、忧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毕飞宇侧重的则是后者。

毕飞字借“水”映射出了小镇系列孤独形象。首当其冲的便是旺旺,他常“坐在自家的石门槛上看行人。手里提了一袋旺旺饼干或旺旺雪饼……旺旺无聊,坐久了就会把手伸到裤里,掏鸡鸡玩。”他没有伙伴,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和他正常沟通的人,一个孩子的孤独就这样显露无疑。旺旺的爷爷亦是孤独的:老伴早已去世,儿子、儿媳出门在外,孤独让他暴躁,以致于他只会用威胁与鞭打来与孙子“交流”。旺旺的父母也是孤独的,他们的孤独源于他们对于金钱的全心追求使亲情流于形式。水边生活的一家三代就这样天各一方的孤独着,也互相伤害着。而我认为,这孤独群像里还有一个典型,那便是惠嫂。她对旺旺的母爱情怀根本不会获得旁人的理解。在大家知道旺旺咬了惠嫂之后,惠嫂首先领教的便是她婆婆的冷眼;其次便是断桥镇人按着“旺旺”广告词的戏谑:“惠嫂。大家都‘旺’一下。”人们就在这样的不解和戏谑中孤独了惠嫂。这样的角度,我们也就能体味出她在文末的那声嘶力竭的呐喊的意味何在了。

除“水”之外,包含深意的意象便是“太阳”,毕飞字一则把太阳拟作“母爱”的象征,再则借助太阳光映衬了人物的伤痛。旺旺每年年初五早上醒来,第一时间追赶着父母离去的方向,可他“赶来的时候天上只有太阳,地上只有水。太阳离开水面的时候总是拽着的,扯拉着的,有了痛楚和流血的症状。然后太阳就升高了,苍茫的水面成了金子与银子铺成的路。”这太阳就像旺旺的心,一瞬间地碎了,淌着血,受着痛。于是,旺旺把惠嫂身上的那种母性看作是阳光一样的暖。觉得那“浑厚又溜圆”的惠嫂的“乳房和手自己就会放射出阳光来,有一种半透明的晶莹效果,近乎洁圣,近乎妖娆”。因此,毕飞宇笔下的阳光带上了母性的温暖和包容,同时,也折射出了母性的伤痛和无奈。你看那:“瘦长的阳光带横在青石路面上,这边是阴凉,那边也是阴凉。阳光显得有些过分了,把依山傍水的断桥镇十分锐利地劈成了两半,一边傍山,—边依水。—边忧伤,另—边还是忧伤。”这样的午后,惠嫂和旺旺之间存在一个秘密:旺旺在偷看惠嫂哺乳。一个是善良母亲的爱,一个是被母爱疏离的孩子的伤,似乎只能在阳光下得到了抚慰,这断桥镇也只有太阳能理解他们并保守住这个秘密。

 

二、身体美学的关注

某种程度上说,儿童、女性、乡村、田园成了艺术家对抗现代工业社会、挽回世道人心的希望。《哺乳期的女人》像是在说一个孩子的故事,又不像在说一个孩子。正如曹文轩所说:“20世纪后半叶的小说......它所企求的唯一阅读效果是让那些怀了同样心理和兴趣的读者深感它的思想的冷峻、尖刻与不同凡响,要使你有如梦初醒的感觉、醍醐灌顶的感觉,要让你看到这个世界的‘底牌’时的惊愕,甚至要让你在与作品的思想深度的对比之中深感自卑与汗颜。”7毕飞宇运用了一个天真孩童的视角来看待和反映世界的真实,表达了他对当下世界、人生的关注和重建生命体验的纯粹质朴的审美追求与呼唤艺术精神的回归。

旺旺是在以自己独特的身体审美幻想来满足生活的缺失和弥补心灵的伤痛,并将这种满足和弥补投注于女性的身体幻象上。我很认同这样的观点:“女性的力量就在于以自己的全部血肉和情感使自己的孩子成长起来。失去母亲的童年,是不正常的童年,他们的心理往往会发生扭曲和变态。他们往往在最初遇到的女性身上寻找母亲的影子。”8惠嫂就是旺旺心里最温暖可触的“母亲”的影子,一个缺乏母爱的孩子被一份温馨的奶香缠住了,在心底化做淡淡的忧伤,那“忧伤如奶香一样无力,奶香一样不绝如缕”。从身体美学视角看,身体绝对是人类欲望的载体,它不仅具有唤起他人情感和欲望的能力,也具有被其他^、感动的机制和能力。然而在后现代文化的诸种转折中,自然变得支离,人的身体也沦为废墟,因此,寻找把碎片一样的文明重新凝聚起来的力量和可能性似乎就成为人类走向未来的关键。而不同人群的身体所具有的多重感觉为人类的未来提供了可以修复精神创伤的良方。毕飞宇的笔下惠嫂自然而然就成了旺旺的一剂良药。

1.“饥饿”话语的隐喻。旺旺表面上看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幸福孩子,他的父母虽未给予其直接的照顾,但他们每月按时给旺旺寄钱,能让他每天吃一袋“旺旺雪饼/饼干”以及村里别的孩子没有机会吃到的各种营养品。在这些营养品的“抚育”下,旺旺虽没吃过妈妈的奶水,但仍长得结结实实。可这结实的底下却藏着一颗脆弱的心。惠嫂的出现,让旺旺产生了一种“美丽”的忧伤和企盼,这份忧伤与企盼的源头就是惠嫂身上那圣洁又妖娆的乳香。所以惠嫂身上的那股乳香便勾起了旺旺身体的“饥饿”感,让这个七岁的孩子在惠嫂不留神的一瞬,“拨开婴孩的手,埋下脑袋对准惠嫂的乳房就是一口。”对于旺旺的“饥饿”描写,毕飞字巧妙地用了一个“咬”字来表现,一来它体现了旺旺的饥饿程度,二来也体现了这个不是母乳抚育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母乳的获取方法并不用“咬”。孩子对于爱的理解往往是质朴而简单的,只需要一份面对面的身体爱抚和关心。可是旺旺不仅在肉体上对于母乳是缺失的,在精神上对于母爱的获得也是缺失的。那么,毕飞宇所塑造的旺旺对于母乳的“饥饿”表现的意义何在?

王小波曾说:“和任何语言相比,饥饿都是更大的真理。”9诉说“饥饿”、呈现“饥饿”的文化图景可谓中华民族传统文人的一种固定的审美心理模式,也成为当代作家不断翻新的一个文化主题。毕飞字在关于这一话语的建构过程中借旺旺对于母乳缺失心理的本真状态描

绘,试图将“乳房——情感——形而上”三个层面相贯通的观照视角把“饥饿”的文化图示凸显,并以此来解释人性的本能欲望的缺失状态及其引起的伤痛,因而促成了作家将一种活的人文历史的意义进行微观化的承载与延续。这一审美话语的特性其实也就是一种关于人类由于情感饥饿和精神饥饿的“双重饥饿”状态所导致肉身缺损和欲望丧失的一种潜在叙说。旺旺对于“母乳”的渴望,这是入的“身体”对于“饥饿”的一种经验。毕飞宇的用意

全然在于对这一经验的一种本质思考,亦即对隐藏在“身体的饥饿”背后的“精神的饥饿”的揭示。旺旺对惠嫂乳房的拒绝的泪眼,便是一种最直接的对人性解构与渴望感性回归的审美拟像。旺旺并不是爷爷想的那样缺奶吃,旺旺缺的是爱,可是没人能懂。在这小小的断桥镇好像有那么一个人能理解他,那便是惠嫂。可是她也忽略了这么一点:爱的真谛是双向的给予与交流、默契。当惠嫂把旺旺“拖到杂货铺的后院”让他吮吸自己的母乳,旺旺拒绝了,含着泪丢下一句:“我不,不是我妈妈!”就没头没脑的跑掉了。这时的旺旺是多么希望能有入会匿他,可是没有。所以小说借着一个孩子的心灵感受,对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物质过分追求所忽视的母爱进行沉痛地追问与思考。

文学的使命不过是让人在阅罢作品之后能进行一种“换位思考”,超越自己的心灵去理解另一颗心灵的震颤。《哺乳期的女人》触及了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向,即以平淡的日常生活话语模式瓦解之前的英雄话语模式,建构起一种以日常生活和乡村生存镜像为程式的审美视角,展现在社会文化变革时代人的各种困窘的生存状态。在日常化的生活场景中引入寓言的形式以便展现一种来自普通个体与环境对立中的普遍悲剧感。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能明确的感受到生命中最根本的痛苦来源于身体“饥饿”背后的精神“饥饿”,而这种“饥饿”带来的是一种绝对的孤独感,这种孤独使得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进而陷入“失语”的痛苦之中。旺旺和父母之间、旺旺和爷爷之间、甚至旺旺和惠嫂之间的“失语”的痛苦都埋在了各自的心里,以致于毕飞字在文末这样描写出惠嫂的痛苦一“她的泪水泛起了一脸青光像母兽。有些惊人。惠嫂凶悍异常地吼道:“你们走!走——!你们知道什么?”

2.女性身体的伤痛。《哺乳期的女人》的成功还在于对女性身体的关注,并能将埋藏在人性、历史、文化以及潜意识深处被人忽视和淡漠的欲望发掘出来,编织成故事展示身体在现代文明氤氲下所遭受的压追和伤害。这与当下流行的“身体写作”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自古以来身体一直都是权力的对象和目标,身体是被操纵、被塑造、被规训的,它服从,配合变得灵巧、强壮。10女性的身体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有着绝对不可取代的力量,可是它也在历史的流程和权力的操纵下被规训。我们都知道“女人的乳房可以哺育幼儿,比起男性来,当然更接近自然,也因此被视为是自然的化身,扛起喂养人类的重责大任。”11所以,在旺旺的眼中“惠嫂......有一种产后的充盈与产后的幸福,通身笼罩了乳汁芬芳,浓郁绵软,鼻头猛吸一下便又似有若无。惠嫂的乳房硕健巨大,在衬衣的背后分外醒目,而乳汁也就源远流长了,给人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印象。”惠嫂的美是不喻自明的,她的身上透着旺旺希望拥有又渴望切近的母性温柔。

既然,女性的身体更接近于自然,那么人们对自然的疏离的表现也可以借助于人的身体来印证。而女性相对而言还是属于弱势群体,社会所给予女性的定位使她们受到的伤害更为直接和沉痛。现代工业文明使人类的身体背负了太大的压力,重压之下的身体产生病变是无可厚非的,尤其是女性的身体表现得更为明显,所以旺旺的爷爷常常说“现在的女人不行的,没水分”。“物质性的占有使得私欲滋长,使得人的包括情感精魂,精神欲求在内的本质力量受到挤压和限制。又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带来新的文明的同时,则又以雄踞于世的力量,通过不同方式与人类争夺精神空间。”12《哺乳期的女人》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显现了浓烈的寻回“母权”的意味。旺旺的妈妈断然是爱旺旺的,她和旺旺的爸爸努力的挣钱,给旺旺买县城的户口,挣更多的钱供旺旺上大学、买房、成亲。所以这样一个生活重压下的母亲,她爱护孩子的权力变成了汇款单上的简单几笔名字。

惠嫂让旺旺吸食自己的乳汁,是母性光辉的本能闪现,这种爱“不来自于性格,不来自于智商,而来自心底的善”13。可这种“善”却被无知的人们压抑和封杀,使得惠嫂的母性在现实中失落,这也正展示了人在文明社会隆圈中的悲剧。断桥镇的人们把一个孩子对孕育生命的乳房的渴望,看成是可耻的性冲动并在茶余饭后作为谈资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隐秘渴望。这个缺失理性的传统乡村,它的蒙昧映射出了整个断桥镇大众群体的精神病态:他们精神世界的狭隘、麻木甚至阴暗。“在断桥的文化空间中至今还弥漫着封建思想的陈腐气息。在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中还没有彻底清除卑劣与驱逐阴暗,并在断桥镇形成浓厚的思想舆论氛围,成为谋杀情与爱的看不见的杀手。”14所以,惠嫂受到的伤害是她所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所致,母爱在这里失落;纯洁童心对于母爱的憧憬也在这里受到了残害。

“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的精神。每部小说都对读者说‘事情比你想的要复杂’。这是小说的永恒的真理。”15小说的这种复杂与芜杂纷纭的现实生活是遥相呼应的,毕飞宇《哺乳期的女人》的复杂的当代性品质来源于他的乡村生活经验,来源于他的以现实主义的笔法对人类生命存在所进行的哲学思考和美学关怀。我们是不能质疑“文学最后的阐释是哲学,哲学和文学的最终价值都指向了人文关怀的终极问题”16。毕飞宇正是这样以文学的细腻多重视角和美学向度从感性角度揭示人的存在的悲剧面,让人在警醒中学会温暖生命和体味生命存在的真实。

 

注释

1.4【羡】马尔库赛:《审美之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23页、第227页。

2.3【美】詹姆斯-莱德菲尔德:《塞莱斯廷语言》,昆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第31页。

5吴进:《论沈从文与艾芜的边地作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1998年第1期。

6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曹文轩:《论短篇小说的现代形态》,《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丛书:理论评论》,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82页。

8肖关鸿:《诱惑与冲突:关于艺术与女性的札记》,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9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10【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译:《规训与惩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4页。

11【美】玛丽莲·亚隆著,何颖怡译:《乳房的历史》,华龄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12陈平原:《林语堂东西综合的审美理想》,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13毕飞宇:《我描写过的女人们》,《沿途的秘密》,昆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14宗元:《母爱的匮乏与呼唤》,《名作欣赏凇)()3年第3期。

15米兰·昆德拉著,孟湄译:《小说的艺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7页。

16李生滨,毕飞宇:《<玉米>系列小说的多重悲剧意蕴》,《北方论丛》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