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网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记住
情景再现手法在纪录片《圆明园》中的运用
新闻来源:爱读文学网 发表时间:2016-03-11 13:16:50 发表人:admin

 

 

                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  颜斌 

 

摘要

 

    1860年,英法联军用一把野蛮的烈火将中国园林建筑的集大成者——圆明园化为灰烬。纪录片《圆明园》采用演员演绎、动画影像等情景再现方式,配以绘画、档案文献和圆明园遗址的纪实手法拍摄,讲述了圆明园从无到有、从辉煌到毁灭的整个过程。本文主要从演员演绎和动画影像两方面分析情景再现手法在《圆明园》中的运用。

 

    关键词:《圆明园》;情景再现;演员演绎;动画影像

 

 

 

“情景再现”又称“真实再现”,是当前纪录片创作中较为时兴,但又饱受争议的一种手法。20069月,中央电视台导演金铁木的纪录片《圆明园》在全国院线上映,这是中国纪录片电影史上的第一次。该片获得了艺术和市场的双重成功。情景再现作为该片的重要表现方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雅欣在《〈故宫〉与再现手段》中说到:“何为‘情景再现’或‘真实再现’呢?就是面对现实中确实发生过、却并未在当时被镜头所记录下来的人物、事件,观众期待了解他们的真相,这是影视工作者常常面临的尴尬。于是,为了减少或回避这样的尴尬,影视工作者便采取一种补救的措施,例如使用‘搬演’等手段,将历史的场景回溯,以便它们得以呈现在观众眼前。”

    金铁木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自己“接到圆明园这个题材后想死的心都有了!去了一趟圆明园,现有的遗迹顶多只能拍两分钟。现在还活着的人也没有人会知道圆明园是什么样子。”

显然,《圆明园》作为一部纪录片电影,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既无法完成这个选题,也根本无法进入电影院。因为传统的纪录片对于历史题材的处理惯常沿用“讲述”的方式,即由当事人、见证人或者专家学者对曾经发生的历史进行讲述。或者使用解说词加历史遗迹画面的方式进行表现。这类表现方式以“现在”作为坐标对历史进行“再次阐释”而不对历史及其遗迹进行“直接表现”。纪录片中的影像常常成为讲述的附庸从未具有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的地位。

情景再现的表现方式突破了这种“画面缺失”的局限,让纪录片在面对历史题材的时候也能坚持用画面说话。纪录片《圆明园》的画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真实的史料,如圆明园遗址、《圆明园四十景图》、郎世宁的绘画等。二是演员的演绎,如康熙和雍正讨论舞剑的弘历的情景、工匠修建西洋公园的情景、联军士兵焚烧圆明园的情景等。三是动画影像,如圆明园还原景、方外观还远景和方壶胜景还原景等。三种类型的画面穿插交融,共同形成了《圆明园》颇具故事性和视觉冲击力的特点。而其中,演员的演绎和动画影像都属于情景再现的手法。试想,如果不使用情景再现这种方式,《圆明园》这部纪录片可能就会重蹈传统纪录片简单的解说加历史遗迹模式的覆辙,在可观性上会大打折扣。

如上所说,在《圆明园》中,情景再现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演员的演绎,二是动画影像。接下来笔者将对此分别进行分析。

一、 情景再现之演员的演绎

    在《圆明园》中,主要人物有康熙、雍正、乾隆、咸丰四位皇帝,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和法国传教士麦基,焚烧圆明园的英国统帅额尔金伯爵和格兰特将军、皇帝身边的大太监。

这些人物的演绎很直观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给观众带来具体的感受。其中典型的场景主要有康熙、雍正、乾隆齐聚牡丹台。弘历舞剑、雍正得意的笑容、康熙带着弘历游牡丹园等画面清晰地反映了祖孙三代微妙的关系。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场景也刻画地很逼真。额尔金爵士坐上龙椅、士兵拿麻袋装文物、士兵拍卖玉玺……一幅幅的画面要比再精确的文字都更有表现力,侵略者的丑恶嘴脸让观众过目不忘。当然最为震撼的要数火烧圆明园的那段。联军拿着火把到处跑、宫女太监绝望地哭喊、满是浓烟的北京城……不得不承认,在整部纪录片中,观众最喜欢看的、给观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要数情景再现的段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圆明园》在情景再现中第一次将细节刻画的电影化手法融入纪录片中。在2005年版的纪录片《故宫》中,编导对所有的“真实再现”部分均作了艺术性的处理:几乎所有的“搬演”镜头都进行了虚化的处理,观众基本上看不到人物的真实面目。而在《圆明园》中,人物不仅均以真实的面目存在,而且还有很多特写镜头,人物特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神情,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上文中提到的该片的主要人物每人都有特写镜头。雍正含泪祭拜康熙的镜头让我们看到了雍正伤心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官员扮成花脸审理小偷的画面给观众呈现了宫廷生活的滑稽;对郎世宁多次的脸部特写反映了他不同阶段的内心活动。对实物的特写也都有着极强的表现力。雍正手拿红色小药丸的特写,透露出一个力不从心的皇帝寻求寄托的悲凉;玉玺盖章的特写彰显了权力的无边;动物生肖的青铜雕像流露出那段历史的耻辱与无奈。最精彩的一段细节刻画要数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那段。额尔金爵士与格兰特将军下国际象棋棋子的特写、士兵砸瓷器的情景、士兵装文物的麻袋的画面……这到位感极强的镜头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种把细节刻画的电影化手法融入纪录片的做法是一种创新,值得学习。

除了画面的“真实再现”,声音的“真实再现”也是该片的一大亮点。除去解说词外,影片中的人声一类是郎世宁和麦基的旁白,一类是人物演绎时微弱的声音。外国传教士带着浓重洋腔的普通话陈述自己在圆明园的见闻,不仅给观众以真实的体验,而且给整个片子赋予了生命力,让观众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在2005年版的《故宫》中,画面中的人物并不开口说话。这主要是为了与真实生活相区分。而在《圆明园》中,因为根本不存在真实的生活,所以也就没有要与真实生活区分的顾虑。然而,为了尽可能的缩小演绎的成分,人物的语言整体上还是非常少的,有的也仅是特别微弱的声音,如太监催郎世宁快点的声音、官员觐见皇帝的“万岁万万岁”、雍正的咳嗽声等。这些声音整体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情景再现之动画影像

    金铁木在《圆明园》创作手记中说:“一部电影,如果想在电影院里播放,希望观众掏钱买票的话,你必须得有点东西。对于这部电影来说,选题提供的戏剧化场景很有限,暴力、阴谋、凶杀、爱情这些常规的、但非常重要的东西,影片都没有。这是《圆明园》先天的缺憾,没有办法解决,只能想别的办法。怎么样制造一点波折,制造一点能打动人的影像十分困难。圆明园已经消失了,只剩下残垣断壁。或许,往日的、曾经辉煌的圆明园可以使观众有点感觉,恢复和再现曾经的圆明园应该是影片在影像方面营造的重点。三维或者CG因此变得至关重要。

    除了演员的演绎外,动画影像的应用在《圆明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影像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人们看电视、看电影首相需要的是感官享受。视觉思维就是看到、感到、理解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孙振虎在《历史的影像化语境——试论电视纪录片的情景再现模式》中曾说:“在当代数字影像技术的影响下,情景再现也可以通过数码特技创造出符合历史事实的影像奇观。无疑,这是一种建立在审美情趣上的影像表现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审美需要,从而弥补了情景再现固有的信息缺失。”    

    现存的圆明园只剩残垣断臂,与之有关的史料和绘画也并不足够丰富。为了实现视觉上的冲击力,93分钟的《圆明园》有一半时间以上的影响有三位技术合成。其中CGComputer Graphics)镜头有35分钟。这些视觉盛宴给观众的感官带来很大的刺激。圆明园全景、大水法、远瀛观等园内建筑的恢复图第一次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片中的康熙、雍正、乾隆“三皇聚会牡丹台”是《圆明园》的一场重头戏。虽然将牡丹花、牡丹花中的皇帝们和电脑搭建而成的牡丹台天衣无缝地合成在一起花了很大的力气,然而这一真实再现无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片中最值得称道的动画影像是圆明园破损的石雕开始修复的动画。一个个残垣断臂最后生成了令所有人骄傲的西洋水法。十二生肖的动物雕像一起喷水的画面让所有人震撼。这一通过电脑特技完成的今昔对比具有很强的冲击力。

显然,通过电脑特技再现的历史比起静止的遗迹、枯燥的史料要更加生动,观众感受到的是更加直观的视觉盛宴。而对于《圆明园》来说,在真实的基础上,再现的场景越是美好,就与今天的遗迹形成越鲜明的对比,对整个片子思想性的提升上也大有裨益。

    创作历史题材的纪录片难度是非常大的。真实对于纪录片至关重要。但是过去的历史是很难找到原生态的影像资料的。有的甚至连文字记载也几乎消失殆尽。如上文所分析,真实再现不仅可以弥补文字、图片资料不足的遗憾,也可以使纪录片的结构更加多元化,使纪录片的画面表现效果更加丰富,同时也满足了观众的收视心理。

真实再现的手法在当下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然而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个度,那就是遵循真实的原则。真实再现的历史事件要符合历史真实,搬演的场景、道具及人物服饰也要符合历史的真实。比如在《圆明园》中四位皇帝的扮演者均是根据皇帝的人物肖像图精心选择的。《圆明园》的制作团队几乎还原了全部园景。连园里大约2000多处的对联都基本以个个查实还原。

    《圆明园》情景再现手法的使用使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一些专家和观众对虚构的人物、情节故事化色彩浓厚提出了质疑。毕竟,按照前苏联纪录片大师吉加·维尔托夫的说法,纪录片是一种“无演员无布景无剧本无表演”的电影。显然,《圆明园》显然是一部“四有”纪录片。正如纪录片《敦煌》的导演周兵所说:“纪录片像不像故事片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背后所传递的历史信息和情感主题是否在传递一种健康、积极、和谐、进取的文化态度;是否传递真实准确的历史信息;是否对我们传统文化进行了当代化的诠释。”

     演员的演绎必然会增加纪录片的故事性。故事性的增强会使纪录片有更有可看性。BBC的著名纪录片《罗马:一个帝国的兴衰》就很具故事性,颇受全世界观众喜爱。此外,具有故事性的画面也会更加丰富,也更符合当下观众对电视影像语言的要求。而动画特技的使用在增强画面感染力和冲击力方面的作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圆明园》情景再现的成功使用为之后的纪录片制作提供了典范。情景再现的手法是我国纪录片的一种新动向,体现了纪录片创作在电视时代的一种新探索、新进展。其在今后的不断实践中还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铁木,《〈圆明园〉创作手记》,央视网,

http://space.tv.cctv.com/article/ARTI1155462352000120

2、孙振虎,《历史影像化语境——试论电视纪录片的情景再现模式》,《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11日。

3、孙玉平、孙振虎,《历史文献纪录片的责任与功能》,《电视研究》,20011月。

4、唐建军,《〈圆明园〉:纪录片真实性的标杆》,《艺术评论》,200611月。

5、王长潇,《电视影像传播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9月。

6、王辉,《纪录片:想法与做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1月。

7、杨晓军,《新世纪我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月。

8、张雅欣、胡春玲,《〈故宫〉与再现手段》,《中国电视》,20061月。

9、赵翌、陈晓蕾,《历史的影像化传播——电视纪录片〈故宫〉中的“情景再现”分析》,《新闻界》,2007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