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碎墨-执迷者悟-紫茗-诗歌散文-爱读网
执迷者悟
作者:紫茗      更新:2016-01-26 11:07      字数:2321
    很久以前看过周国平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这样的:

    佛招弟子,应试者有三人:一个太监,一个嫖客,一个疯子。

    佛首先考问太监:“诸色皆空,你知道么?”

    太监跪答:“知道,学生从不近女色。”

    佛一摆手:“不近诸色,怎知色空?”

    佛又考问嫖客:“悟者不迷,你知道么?”

    嫖客嬉皮笑脸答:“知道。学生尝尽天下女色,可对哪个婊子都不迷恋。”

    佛一皱眉:“没有迷恋,哪来觉悟?”

    最后轮到疯子了。佛微睁慧眼,并不发问,只是慈祥地看着他。

    疯子捶胸顿足,凄声哭喊:“我爱!我爱!”

    佛双手合十:“善哉!善哉!”

    佛收留疯子做弟子,开启他的佛性,终于使他成了正果。

    这篇寓言的名字为:《执迷者悟》。我愿意把它理解为:“执着成佛。”

    特别喜欢周国平的这篇文字。这篇文章大概已经看过有十年了,可是,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总会想起来。而且,事隔很多年,依然那么清晰而深刻。那次与一位老师无意中谈论“色即是空”,她说这里的“空”表示有形的“没有”,但不包括思想与精神一类抽象的内容。我却认为这里的“空”表示空白,既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因为不了解佛学,所以底气不足,对自己的结论十分不自信。后来遇到一位高人,他说,这里的“空”,代表“无”,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可是,这样说来,与周国平的这个“执迷者悟”的结论,不就矛盾了么?既然“执迷”,那么肯定有所坚守,坚守,即是精神的执着,只要执着,就是有目的的,如果这个目的是存在的,是“悟”,于是这种执着就带有了功利的意味。那么,按“色即是空”来理解,当执着是“空”的时候,“空”的结果,会是有功利的“悟”么?而执着,本身怎么可能是“空”呢?

    这是在偷换概念,结果是,我把自己给套进去了。

    刚入大学那一年,一次上政治课的时候,政治老师告诉我们,在我们的上两届,历史系基地班一位特别优秀的女孩子就在我们入学之前的一个初冬,跳楼自杀了。她的父母都是历史系非常有名的学者。这个女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读了很多哲学方面的书,康德、叔本华、萨特、杜威、罗素、海德格尔……这些西方赫赫有名的哲学大家,他们的原著这个女孩子都读过。而且,由于她的广泛涉猎,在基地班中,她的理论基础特别好,也格外优秀。基地班是直博的,她的前途,一片光明。可是,为什么她偏偏选择自杀呢?

    政治老师对我们说,这位女孩子太早接触了太多的哲学,哲学是用来解释世界的智慧,是永恒真理。这位女孩子很早就接触了这么多,她以为自己已经把这个世界看透了,所以,觉得人生不过如此,尤其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对她的影响太深,所以,她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政治老师说:“出殡的那天飘了清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你们没有看到,但是,我们在场的每个人,都落泪了。那种痛,现在的你们,可能根本没有办法理解。所以,请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它不属于你们自己。”当时听了,十分震惊,以致事隔多年,还经常会想起老师说的那句“那天飘着清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今天,和一位同事讲起这件事,突然想起孔庆东先生说的这句“理论是有圈套的”。每一位哲学家的理论体系,都和他的生活、阅读背景以及成长经历乃至性格密不可分。任何一位哲学家,首先都是人。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挣脱一切现实的物质的一切悬空于现实以及自身弱点之上。这样说来,为什么康德写出了《判断力批判》,为什么叔本华就提出了悲观主义哲学,为什么萨特提出了存在主义,为什么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学说……都是有它特定的理由的。生命的每一个影迹,都以或隐或显的方式投射到这位哲学家所建构的理论体系中了。他的理论体系当然有他的合理性,否则不会不朽,然而,问题在于,这些理论的光芒刺痛了我们的眼睛,使得我们在看似完美的厚重的理论的光芒之外,根本看不到黑子,从而跌入了他们所建构的理论的阴影之中。如果那个女孩子的死仅仅是因为这一点,或许这就是那个女孩子为什么会看破红尘,在一个飘雪的清晨,以这样一个方式结束她所谓的痛苦的缘由吧。

    然而,我想,或许,还有为我们所不知的理由。这样一位整日生活在精神世界中的女孩子,应该很少有知己吧,她应该是孤独的,并且这么多年来,她始终承受着别人无法理解的孤独,也或许,她那样优秀的父母给了她充分的物质上的精神上的荣耀之外,牺牲的,恰恰是本该属于她的时间,那些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真实的给予她心灵温暖的慰藉。生活中的那许许多多的原因,许许多多的真相,又有谁知道呢?即使是当事人,他又明了多少呢?

    一直相信,生命是一种历程。只有亲历者,得出来的结论,才是有说服力的,这就是为什么传说中的智慧都属于白头发长胡子的老人的原因吧。智慧,是需要经历和年轮来锤炼的。换句流行的话说,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吧。地震发生了,很多人都参与了各种各样的讨论,其中不乏所谓“精英”的惊人之语。然而,在很多人高谈阔论的同时,还有那么多人,忍受着各种身体和心灵的伤痛,在自己的伤口还在流血的同时,默默地给予了更多伤痛者以实实在在的鼓励、慰藉、帮助、支持。比起那些只有言而没有行的所谓社会的“精英”,这样的无言,是不是让人仰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流泪,为生命实实在在的厚重与崇高,也在泪水中一次又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和脆弱。生命的脆弱是因为它缺少踏实的底色,就是张爱玲说的那种“飞扬之下安稳的底子”。当我们发现任何一个人都不够完美,都有自己的弱点,都无法建构一套完整的阐释世界的理论和法则即普世的智慧时,那么,我们就低下头,踏踏实实走过生命中的每一天,踏在生活的底色上面吧。比起高高在上虚无缥缈不知所云的理论和思想,生活,是我们可以真真正正实实在在触摸到的慰藉心灵的温暖,尽管它琐碎而凌乱,可是,在这点点滴滴的琐碎和凌乱中,我们却可以获得一种踏实,一种坚强,一种可以用来仰望天空的底气、执着坚持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