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香河》-7.谁还记得骑自行车下乡的干部 ——陈莉莉-爱读网编辑部-网络文艺课-爱读网
7.谁还记得骑自行车下乡的干部 ——陈莉莉
作者:爱读网编辑部      更新:2023-12-31 11:07      字数:2882
    作者简介

    陈莉莉,70后,陕西凤翔人,鲁迅文学院首届青年作家英语培训班学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银川文学院院聘作家,《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某都市报专栏作家。在《文艺报》、《朔方》、《黄河文学》、《佛山文艺》、《阳光》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400余篇,。有作品被《散文选刊》、《读者》转载,被中学作为语文阅读教材。2008年出版散文集《单纯的味道》。

    谁还记得骑自行车下乡的干部

    ——读刘仁前先生小说《浮城》引发的回忆

    陈莉莉

    “瓜棚主人”刘仁前先生的大作《香河》、《浮城》(《浮城》载《钟山》长篇小说2012年B卷,2012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等小说,广受读者好评,评论界已经有多位大家精心研究并发表内容厚重字数可观的文章,其文学价值和引发的诸多思考毋庸置疑,无需我这样的无名小卒再画蛇添足。令我难以释怀的是,阅读的过程一次次将我的记忆拽回我的中学时代,那个我以为早已经忘记的陈旧素朴的镇政府和那些黝黑平凡的乡镇干部。

    我的父亲就是这镇政府中的一员。当时母亲在另一个乡的小学教书,我们的家安置在母亲的单位。我小学毕业后,按地域划分的中学离家较远,便跟随父亲去他所在的镇上上学,这样就吃住在父亲的单位,那家镇政府。父亲是部队转业后回到家乡所在地工作的,一直辗转在乡镇和县城的几家政府机关,十多年过去,从帅气潇洒的空军军官变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干部。正是少不更事的年纪,远离母亲和兄姐,放学回到父亲的单位,看到的就是一排排灰蒙蒙的平房和房与房的间隙静穆站立的树木,我感到深深的孤单和无趣。院子里总是很肃静,那些叔叔伯伯和父亲一样,大多时候都骑着自行车下乡去工作了。食堂里吃饭的人,常常只有门房的大爷和值班室的电话员。有集体活动或者要开会的时候,这些干部们才赶回来,吃饭时食堂里就多了些灰扑扑的人影,但饭菜还是那么单调,面条或者馒头稀饭,镇长书记和普通干事,都是拿饭票排队。偶尔会有人到父亲的办公室兼宿舍来和父亲说话,他们和父亲一样,一个个都显得憨厚朴实,看上去和务田的农民没有什么明显的分别。事实上他们本来就是农家子弟出身,他们的妻子大多在乡下务农,他们的孩子也大都是农村户口。令我印象深刻的另一个现象是,父亲有很多的农民朋友,多数是年轻的小伙子,他们和父亲在一起无拘无束。我到此地上学,本是为了生活上方便,却常常因为父亲早出晚归下乡而吃不到一口热饭。食堂的师傅,一看干部们大都下乡到各自承包的村上去了,就给在“家”的人早早开完饭,急着回家干他的农活去了。我放学后一看食堂“铁将军”把门,只好啃母亲周末时给我和父亲准备的干粮。上世纪八十年代,镇政府门口那条全镇最繁华的街道上,也还没有出现一家小饭馆呢。

    《浮城》一开篇就写到的,1988年,主人公、回家乡履职的县委书记柳成荫带着秘书小金下乡“微服私访”的情形,让我感到那么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就是这样一种亲切的感觉,吸引我读将下去,心底的感动、感慨慢慢浮现上来。熟悉是因为在那个年代,骑着自行车下乡走村串户是县乡干部的工作常态,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有一辆“永久”或“飞鸽”牌的28自行车,那既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似乎也是他们身份的象征;陌生是因为那样的情形已经过于久远,而且可能再也不会出现,甚至,在这么多年的文学作品里,都没有出现过——至少我不曾读到过,而当代文学作品,我可以说我读得不少。八、九十年代的历史是当代文学丰富宝藏中值得深入挖掘的一块,是不可或缺也不可取代的文化和精神资源。可惜,这当代国人精神图景中最为可贵的篇章,被文学创作界忽视了。仿佛80年代只是浩瀚历史的一个短暂过渡,是当代经济大发展恢宏画卷中不起眼的一个片段。就如今天,那段在镇政府度过的三年中学时光,是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笔下,而这,还是因为阅读《浮城》才勾起的回忆。三年对于一个人、十年对于一个国家,貌似都可以忽略了。可是,人的一生有几个三年?人一辈子的走向,可能就是在那三年或这三年就决定了的。

    长篇小说《浮城》故事展开的时间集中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主人公县委书记柳成荫、镇党委副书记陆小英、副县长朱蕊等,怀抱着热情与理想,以为家乡干出一番事业来的单纯信念走上工作岗位,凭着满腔热爱倾情工作,当上了家乡的父母官,并为家乡变得更好、家乡的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不懈奔走,将自己内心的各种需要都深藏着。这是一部融官场小说、风俗小说、成长小说、乡土小说、情爱小说于一体的叙事文本,故事厚重,读之引发的思考也绝不轻飘。在更为本质的意义上,这是一部以上世纪80年代体验为核心的精神寻根之作。其中的官场,跟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人们所热议的,完全不同;其中的情爱,也与我们现在看到的感受到的现今的情感纠葛,完全不同。我有些伤感,时代进步了,似乎再也看不到和农民交心的干部了,再也没有骑着自行车下乡的干部了,这是进步吗?这值得额手相庆吗?这或许正是如今大小干部一批批 “落马”的起因?我们失落了的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是与真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命姿态,是特定的历史时期造就的性格气质,既不同于官方媒体营造的虚假的崇高感,又不曾陷落于物欲横流只想做更大的官出更大的名的卑俗境地,可曾有政论家和当权者注意到?可曾有专家研究过并指点迷津?就像评论家在谈到《浮城》这篇小说的时候所指出的那样——“而这一切,无论对于21世纪的文学,还是对于当下的生活来说,都有着独特的启示价值。”

    窃以为,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远远不止于此。

    如今我的父亲已经年过七旬,他当年的那些同事不少已经离开了这个让他们越来越看不惯的世界——物质生活远比从前好得多,对人和事的不满却日益让他们不快和失落,他们对后来者的不满,他们的不识时务,反过来更招致了年轻一代的反感。每和父亲相聚,他老人家的开场白往往是“现在的干部……”,而我的结束语往往是“您老了跟不上时代了……”,我没有跟父亲说过,内心深处,我也在怀念那个年代,我深深敬重那些朴素而寡言的骑着自行车下乡工作的父亲的同事们。我想,我只好把《浮城》这本小说推荐给我同样热爱阅读的父亲(现在的干部们还读书吗?特别是文学书籍),这位18岁就入党的老共产党员,让他在文字里重温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在柳成荫们的故事里寻找知己,聊以慰藉。虽然刘仁前先生笔下这些官场上的动荡、情感中的浮沉,展现的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江淮地区的风情画卷,文章细腻生动的语言也颇有地方气息,对一辈子生活在关中大地的父亲来说,可能有些距离感,但比之当下流行的揭秘潜规则、黑幕等“官场小说”,《浮城》描述的是那个时代地方官员们在从政之路上所遭遇的坎坷和风险,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书中主人公积极肯干,为事业、为乡亲全心付出,这样一个“好官”的形象,父亲一定会被打动,他会对当下和未来的社会生活重新树立信心。他将在这本书中看到他熟悉的领导、同事,看到那些年和他们毫无距离感的乡亲,也看到那个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自己,重温和反思在当年乡村还较为封闭、稳定的情形下,他们处理政治事务的方式方法……,我孤独苍老的父亲,他已经脆弱的神经,将因此书得到莫大的安慰,我坚信。

    感谢刘仁前先生,感谢《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