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IP时代网络文艺新的美学原则-三、“人民为中心”美学特征-吴长青-网络文艺课-爱读网
三、“人民为中心”美学特征
作者:吴长青      更新:2020-08-03 16:46      字数:1703
    网络文艺相较传统文艺,在精神和艺术倾向上并没有所谓的“分水岭”。也就是说,在国家层面上,并不需要重新制定一套新的“文艺方针”。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成本的降低,网络文艺会逐渐成为文艺的主流,因此,网络文艺普惠全体人民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网络文艺的“新”是相对的,换一种角度说,这种“新”是技术推动下的文艺样式的“新”,包含了文艺的话语表达形式、传播方式和渗透力度等等。需要在更深层次加强对以上诸方面的研究,形成新型的美学特征。

    一是借鉴、吸收优秀传统文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成果,凸显社会主义文艺的核心价值。网络文艺需要面对中国历史和当下,总结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需要对现实进行人文关怀,关注民生重大问题,是文艺家的使命和责任。做到“沉”到人民中去,“体悟”人民的喜乐悲欢,与人民心连心。真正反映出社会的“现实”,人民的“现实”,而不是虚假的“现实”,伪造的“现实”。“真正的现实主义在哪里呢?果真神秘、怪异到难以捉摸,甚至丰富到可以忽略不计吗?在笔者看来,现实主义在人民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实践中,也在奋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良社会秩序走向温和、进步的智慧里。文艺工作者需要走进基层一线,深入生活,目及四野、眼观八方,体验火热的生活带给人的感性认知,而不是迷信书本、追逐碎片信息、断章取义地理解历史。否则,一方面造成了历史、当下以及未来的断裂;另一方面又使得带着偏见的成规约束了创新思维,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态度上的摇摆不定,深层次影响到改革的成果能否惠及人民,能否改到实处。”⑤

    二是对网络文艺中“类型化”的合理拓展和延伸。类型文是网络文艺的主要艺术样式,类型文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如俗套、程式化、单调苍白的人物场景设置等等,这些既会影响网络文艺题材的开掘,也会影响其在精神向度上的提升。最近马云、宋卫平入局投资,茅威涛下海打造越剧IP、高晓松开发音乐IP《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爱读文学联合相关机构开发、定制中国工业IP……这些利好的迹象表明网络文艺在向纵深发展,在向经典开掘。

    三是重新建构“个体”价值。确立文艺的“个性”合法化曾是一代文艺理论家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在一个充分尊重个性价值的理性社会里,如何使得个性更具民族化?这不仅仅是世界观的问题,也是秉持什么样的艺术观的问题,我们既反对艺术形象“脸谱化”,也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因此,如何处理“个性”,塑造“共性”是当下网络文艺面临的新问题,这也是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文艺美学观的重点所在。当下人的精神生活纷繁复杂,价值多元,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塑造符合艺术本质的“个性”和具有民族群像的“共性”,是当下文艺美学的难点之一。

    四是民间意识与国家意志的张力与融合。这是文艺美学连接当下与未来的重要维度,古往今来,文艺形态不外乎在这两个维度上游离,鉴于历史经验和整体文艺观的考察,民间意识须与国家意志形成合理的张力。民间有活力,国家有方向,两者之间既要有机地互融互补,也要保持文艺的相对独立性,促进网络文艺在国家文艺政策范围内的创造力尤为重要。关注日常的大众美学如何能够既接地气又清新脱俗?民间趣味何以上升到一个民族的品位?这是网络文艺美学建构中的又一难点。

    五是对外传播中的民族形象。网络文艺走向海外是不争的事实,也渐渐释放出了新的动能。但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以什么样的作品树立海外中国形象?什么样的作品能够吸引海外受众?艺术的世界共性不因族群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这点上,经典文艺作品不存在出口转内销上的难题。我们迫切需要建构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美学观,恰恰这也是对内对外达到一致的美学观。我们需要凝练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友好等共性,这是世界为之认同的价值,当然,也是网络文艺的美学之路。

    毋庸置疑,网络文艺是植根于互联网技术土壤的新型文艺样式,形式也会呈现出多样性,甚至产生出与主流价值迥异的另类文化,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文艺观,我们需要秉持一种积极开放、包容的心态认真研究新生事物,及时总结其文艺范式与审美特质,文化监管部门需要提高执法水准,共同营造风正气清,百花齐放的良好创作环境和运营环境,使得新的美学观得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