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笔记-第五十四章 人生百态谁有知(一)-笨笨的姥爷-现实题材-爱读网
第五十四章 人生百态谁有知(一)
作者:笨笨的姥爷      更新:2020-09-16 16:13      字数:2161
    本章的故事只能算是《古稀笔记》的两段插曲,它的人物和事件与《古稀笔记》的写作本来没有关系,但是,写出来之后,我发现它为当今的社会现象作了一个必要的“注脚”,也是我们的生活背景吧。当年“开学第一课”,也是人生百态里的一朵奇葩。——文建国写作笔记摘录

    有一天上午,一芃没有事先打招呼就兴致勃勃地到了建国家,对建国说,其实我和进军的故事还真不算什么故事,我说两个小故事给你听听,绝对真人真事。

    昨天晚上我的一位吴姓记者朋友说的,都是他的亲身经历。现在我就很巴结地向文老夫子汇报来了。

    第一个故事情节简单,内涵丰富。

    若干年前的一个晚上,他(吴记者)在省城机场捡到一部手机,是当时的最新苹果款式(还没有微信功能),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手机的主人,非富即贵。他很好奇,打开一看,好多省内名流,还有全国名流。他说给我听的时候,特地强调,请让我用“名流”代替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

    手机里的短信内容,有的不堪入目,有的惊心动魄,有的发人深省,只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能够将那些内容编辑成文,加以演绎推理修饰,就是现代版本的《官场现形记》。从短信的字里行间,他基本能够判断出主人何许人也了。

    他凭着职业敏感,不敢轻易拨出电话,就先回江州了。到家以后,他夜不能寐,同时也担心主人焦急,他就用自己的手机拨了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名字的电话。但无人接听。他又尝试了几个,还是一样。他想着,干脆将手机卡毁掉,把手机扔掉,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人打电话进来了,是一个座机电话(他估计是公用电话)。他立马接了,对方说话的口吻很客气,开口即问,你有什么要求?对方也不多话,只是希望能够早点将手机归还,并表示定有重谢。

    吴记者自然具有起码的公民道德,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把手机寄出。本来事情也可以至此结束,对方不守信用,他也奈何不得,何况他不想触碰对方的哪根神经,也不想得到对方的什么重谢。

    他知道,如今这个社会,有些人是红道白道黄道黑道通吃,他是不愿意拿身家性命开玩笑的。就像后来那个什么宫廷秘事,英国人N被GKL搞死,外人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如果不是后来的事情败露,那一条人命在某些人的手里不就是一只蚂蚁一根小草吗?

    可对方偏偏是守信用的人,三天之后,他收到一套精致礼品——宜兴紫砂壶和茶杯,落款不详。他上网一查,嘿嘿,出手不凡啊,价值起码五万。他将礼品精心收藏,不敢示人。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啦,那位手机的主人就是Y某某,副省级官员,落马了。

    说到此人落马,还有一个连环故事。之前,Y某某将自己的第一搭档送进了号子。其实这个搭档本来也是有背景的,据说事发以后,搭档的泰山大人“上京城告御状”,这一告,就让Y某某和他的前任搭档成为同牢狱友啦。

    建国听了,大概知道了一点来龙去脉,此人被称之为“SZ杀手”。如今的官员究竟贪腐到何种程度,贪腐官员究竟是一个什么范围的群体,他们之间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心狠手辣到何种程度?

    建国陷入沉思。按他的生活范畴和习惯思维,他是读不懂官场生态的。他望望一芃,无言以对。

    一芃也不管他,还有第二个故事要讲呢。

    她说,第二个故事复杂了许多,为了叙述方便,我用Z某和K某代表两位主角,肯定是男女两个主角了。这个故事,我听了以后大有感触,我想你建国需要素材,我就多问了一些细节,现在和盘托出。如果你不信,过一天我带你亲自去拜访那位吴记者。

    “怎么,史静呢?茶,上茶,上好茶!”她似乎受到了冷落。

    “对不起,她不知道您姑奶奶驾到,出去买点东西,马上就回来。”建国和她也不客气,只听得她快人快语,像机关枪似的,几梭子扫射,建国并不在意。

    “什么茶?”

    “随便。你懂的。”

    建国递上一支烟,说,“不急不急,今天的水还没开呢。”

    故事的开头,富有戏剧性(为了叙述方便,在这里忽略一芃,让吴记者直接讲话),吴记者说:

    ——有一天,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K某(女),K某先作自我介绍,中共党员,某某单位中层干部,高级职称。显然是让我放心,不是骗子。然后再确定我的身份:实名是某某,笔名是某某。若干年前曾经为我的丈夫Z某写过一篇报道,文章的题目是《……》。

    我一听对上号了,那是一篇“遵命文学”,满满的正能量,发表在《江州日报》。报道写的是Z某在工作上,在社会活动中的突出表现,也是一篇传记。

    对方说,约我见面,谈谈Z某现在的表现。她与Z某已经离婚,就是想找我说说话,让我了解Z某何许人也,当然不是要追究我文章的责任,主要是心里难过,不吐不快,并且让我不要怕。

    我当记者的,有新闻找上门了,岂能推辞?何况见面地点是她的单位。我当时是这样考虑的,一是我的职业让我很想听听对方到底说什么“新闻(我意识到是新闻了)”;二是我以前毕竟写过她丈夫的文章,有着某种关联;三是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听另一个公民说事儿,也是应该的。否则的话,路上遇到跌倒的老人,不更是没人搀扶了。

    第一眼见到K某,颇有好感——我是用一个成熟男人的眼光来看对方的——她五十出头的年纪,身材依然窈窕,衣着清爽,快人快语,说话(寒暄)做事(泡茶)都很得体。我心想,Z某艳福不浅,生在福中不知福。Z某本人其貌不扬,我知道的。

    刚刚落坐,K某口未启,泪先流。她首先给Z某定性,是个下三烂,是个臭流氓,荒淫无耻。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Z某有高级职称,有一定的社会兼职,也算个小小的社会名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