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笔记-第六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笨笨的姥爷-现实题材-爱读网
第六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
作者:笨笨的姥爷      更新:2020-04-25 13:37      字数:2262
    援藏生活单调,正好给自己有了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如果有谁看破红尘的话,其实在西藏教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远离尘世,交通不便,加之那时通讯方式极少,与原先的朋友圈自然竖起了若干屏障。寂寞和烦闷却难以排遣。——文建国写作笔记摘录

    周二和周五是援藏老师收发信件的日子。四个藏友在邮局常常干等,往返邮局几个来回,都是稀松平常事。每个人都希望在第一时间里拿到家里的来信。

    文建国往来信件最频繁,原因自然是他与晓霞正处于热恋之中。用其他三人的话说,我们孩子都有了,无非是说说老人,谈谈孩子,而一提到老人和孩子却尽是些让人烦心的事,说多了吧,想吵架;要吵架又够不着,干脆不说。唉,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还有,就是远水解决不了近渴。建国,你没有结婚,你是不知道哦。

    文建国只有点点头,笑笑,表示理解,也表示自己确实不知道。别人见他点头,又说,你这是表示知道呢,还是不知道?

    其实二十大几的人了,哪有不知道的?只是他不想过多的介入他们那些俗不可耐的言谈之中。文建国那时也不是没有心思,但他不愿意,不习惯袒露自己的心思。

    晓霞的第一封来信就告诉建国,今年推荐工农兵大学生的工作已经开始,一切条件和方式不变,仅仅是入学时间推迟到明年春季——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如果你不走的话,应该说,还是有希望的。当然,晓霞也安慰他,“推荐上大学也不是唯一出路,那句话怎么说来的啦——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建国苦笑,我哪里需要你的安慰和教导呢。是的,不能说文建国内心没有丝毫的波澜,只是说联想到“推荐”的可能性,而推荐不上的可能性也同样存在。机遇与挫败并存,希望与失望同在。

    王勃《滕王阁序》真是一篇好文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千古经典名句,后人常常借用其句式,将一个事物并行不悖的两种现象,反其意而用之,演绎为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从不厚此薄彼,也无法判断孰能胜出,最后无论是何种结果,说的话都对。

    文建国退一步想,没有推荐,也就没有了挫败和失望带来的羞辱,那是心灵深处的一种酸楚,不提也罢。他在给晓霞的回信中,只有似是而非地一带而过,那意思是说,没有推荐也许更好。

    晓霞的意思是,凭我目前在公社的能量,不敢说是三个指头捏田螺,也是有了十之八九的把握。但她也没有说与建国。她知道,建国不喜欢这一套。她只是再次后悔让建国到西藏支教。后悔有什么用呢,难道在这种大是大非问题上文建国会听她的?果真如此,他就不是文建国了;果真如此,也不是她喜欢的文建国了。

    与父母的通信,建国坚持用毛笔,反正话也不多,一般两页,权当练字了。从父母的来信中,他知道了家里搭建了防震棚,整个江州城防震抗震搞得轰轰烈烈。

    建国写信关照父母,应该怎样,应该如何,只恨自己不在家云云。父母没有等到建国来信,就又有给建国的信发出了,等建国这边再收到来信,再写回信,一来二去,个把月就过去了。

    建国的父母也像其他居民一样,提心吊胆地生活了两个月。建国与父母有四五封信的往来,后来天气渐凉,地震的风声也越来越小,地震也一直没有动静,防震抗灾一事就慢慢烟消云散,逐步恢复了生活的常态。

    家里的信一般是母亲执笔,父亲偶尔会在信的最后,画龙点睛,点评一二,说上二三;有时父亲没有话说,母亲会温情地,暖暖地添上一句,爸爸向你问好!

    与晓霞的相互通信,两个人都有一个预热的过程,好像经人介绍刚刚认识一般,客客气气。晓霞那边有说不完的工作,建国这边有谈不完的感慨。慢慢的,慢慢的,过了中秋,到了春节,悄悄话逐步升温,双方各自得寸进尺,你亲我三分,我还你七分。终于有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了。

    其他三人和文建国一样,都是第一次孤身一人在外过春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家都有了唐朝大诗人王维的感觉,非“独在异乡为异客”之人,无以发出如此感叹。王老先生,您真神了!一首七绝流传一千二百余年,经久不衰。文建国估计,读诗的,不读诗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尤其是独身一人在外的人。那么自己的大姐、二姐和大哥呢?

    年三十晚上,四人合伙聚餐,一人出两菜。建国出的“安豆头”最受同志们青睐。“安豆头”是母亲特地从江州寄来的,可能它的寄费大于“安豆头”本身的价格,可三十晚上在西藏能够吃到它,却不是其价格能够表达其价值的。

    “安豆头”是大年三十晚上吃大餐的必备蔬菜之一,穷人家,富人家,唯“安豆头”必不可少。无论贫穷或富有,家家户户首先祈求“平安”。

    文建国骄傲,自己的母亲在腊月初一日将其寄出,以确保大年三十前收到。母亲为三十晚上准备“安豆头”,是她的嗜好,只要是有子女不能回家过年三十,她一律寄上一份;回家过春节的,也每人准备一份,走的时候带走。有母亲的感觉真好。

    大家对“安豆头”赞不绝口。

    “安豆头”晶莹剔透,碧绿粉嫩,缕缕热气中散发出团圆平安和吉祥的祝福。吃进嘴里,有股青丝味,甚至还有一丝淡淡的苦涩,可那里面有家乡的味道,有母亲的味道。此刻吃的不是蔬菜,吃的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母爱向天下人的昭示。一搪瓷盆的“安豆头”,第一个被吃了个精光,再吃其他蔬菜荤菜竟然索然无味。

    苟、刘、杨三位异口同声夸奖文建国有个好母亲。

    杨则开玩笑说,为什么这个“安豆头”不是你的付晓霞寄来的?他们已经知道了文建国的对象名叫付晓霞,还是公社干部。这一来就转移话题了,大家一致要求文建国交待,这个恋爱是怎么谈的,要不要我们教教你?

    过来人,穷乡僻壤,大年三十,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恋爱话题,这几个关键词让同志们兴趣倍增,用他们私下里的村话说,那就是看到老母猪眼睛都发亮呢,嘴上说说,起码精神上是愉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