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笔记-第三十六章 付家村一号家庭(二)-笨笨的姥爷-现实题材-爱读网
第三十六章 付家村一号家庭(二)
作者:笨笨的姥爷      更新:2020-03-22 21:53      字数:2287
    也许因为是付晓霞送的东西,他还是很珍惜的,有时还拿出来向别的男生炫耀,怎么样,付班长送我的,你们有么?

    付晓霞知道后,哭笑不得。

    有一次,她对刘二说,你再不好好学习,那就把铅笔盒还给我!

    刘二却说,送人东西作兴要回头么?你也不要这么小气是吧!

    付晓霞也只好作罢,再也不提铅笔盒的事情。

    1966年年底,付晓霞在参加了半年“文革”后,回家务农。两年里,她病怏怏的始终打不起精神,既不爱劳动,也不好读书。

    女孩子青春期,大人心里都有数,就是那个林黛玉的样子。没病也有病,有病也没病。

    要说付晓霞是林黛玉,那就冤枉她了,因为她的长相和个性更像是薛宝钗。她自己也不喜欢林黛玉,一天到晚哭哭啼啼的,也只有那个宝二爷受得了。谁要当面说她是林黛玉,她立马反击,你才林黛玉呢!我哪里像林黛玉了?

    作为女孩子家,《红楼梦》塑造的林黛玉自然有其可怜可爱之处,谈谈恋爱,作作诗,耍耍小脾气,不乏儿女之情,自然能够打动不少男人的心扉。可要说到谈婚论嫁,那林黛玉肯定不是最佳人选。只不过付晓霞在这段时间里确实多愁善感了些,有点类似林黛玉罢了。

    付晓霞是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原先多姿多彩的学校生活,没有了火红的青春,她又不愿意很快融入农家生活,就这么活而不动,死而不僵地对付着。

    她知道,自从有知青下放到村里,自己的病已经不治而愈了。那几个知青,主要是文建国,仿佛是一剂救命良药,还没有吃呢,病就好了,因为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整日里田间劳作,人家城里人能够适应,我还有什么话说么?我是县中的,文建国是江中的,我还有什么话好说么?

    知青的到来,让她看到了学校生活的影子,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特别是文建国,几乎就是原来县中同班同学中那几个优秀男生的集中缩影。

    文建国在农业生产劳动中还显得很稚嫩,可正是这种稚嫩,才更显得可爱。这不能怪他们(她一下子指的个体,一下子指的群体),他们和我一样,应该是读大学的人,做学问,坐机关。在农村是农技员,起码开拖拉机。闲暇时间,他们应该活跃在运动场上,游泳池。现在他们统统与本土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负青天。收工回到宿舍,一身泥巴,一身汗水,还得忙饭吃,真太难为他们了。

    凭付晓霞的认知水平和能量,她无法对知青下放说三道四,但在眼前,给她乏味的生活带来了活力和希望却是事实。就像给一条行将枯竭的小溪灌输了清冽的甘泉,也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让她青春的心田在可能干涸的情况下得到适时的浇灌,而重新萌动,并可能焕发出应有的光彩。

    付晓霞的父母也看到了晓霞的变化,他们从那次送腊八粥给知青时就注意到了女儿的变化。

    付队长在家里提到知青的事,晓霞或两眼放光,盯着父亲,听他把话讲完;或低眉垂眼,像专心致至在做自己的事——其实是若有所思——的样子。那时的农村,二十岁的大姑娘,如果没有出嫁的话,一般也都许了婆家。晓霞呢,都是读书惹的事,书没有读成,对象也没有谈过。做父亲的还好,姑娘迟一点嫁出去才好呢,做母亲的可着急了,“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都给你把晓霞生出来在地上跑了。”晓霞妈妈多次给付贵来唠叨。

    付队长不是没有考虑,不过男人家不能像女人那样整天嘀咕这些个婆婆妈妈的破事不是?晓霞高中读了一年就回来,这有谁可以料到呢?村子里难道有哪个小伙子可以配得上晓霞?没有,一个也没有。

    知青来了以后,付队长已经常常关注起文建国了:人品,不得话说;人样子,当然也不得话说。但人家城里人,父母国家干部,吃的皇粮,这是其一;关键的还是知青身份,这知青吧,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说得清呢?以后回城了呢?做陈世美了呢?如果知青永远就真的是农民,那好说,三个指头捏田螺,笃笃定定。

    我的姑娘在村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凭我付贵来,在付家村说一不二,他就是驸马爷呢!可是,他认为这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这个死丫头,弄个单相思就得不偿失了。

    他不但没有为姑娘高兴,反而为姑娘担上了心思。他没有把心思说出来,连老婆也没有敢告诉,当然更不会告诉晓霞。他决定利用自己做队长的那么一点权力,为晓霞悄悄地做一件事,即在每天生产队任务分工时,既注意给文建国压担子,又注意给他关照,还不可让别人看出猫腻——这就是他的精明之处——等真的需要点破的时候再说。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付队长感觉已经将文建国收入囊中,只是等着让时间来验证了。

    付队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文建国负责生产队里的文书工作。这两年大队要个文字什么的东西,都是他亲自动手,弄好了再让晓霞参谋参谋。晓霞跟他反正没上没下的,高兴就参谋,不高兴就胡扯。有时候反而搞得他听不是,不听也不是。这鬼丫头!现在名正言顺地交给了文建国,虽然没有人稀罕,但这也是既体面,又轻松的事儿(对文化人而言),一般的农民兄弟不会有意见,谁有意见谁来,他们几个知青估计也不会有意见,文建国是知青组长。

    第二件事是让文建国经常到大队到公社跑跑腿,这与他做的文书工作也相关联,鼻涕往嘴里淌——顺势。不但减少了田间的劳作之累,还能接触上级领导。

    在该让文建国吃苦的时候,他也毫不留情。累活、脏活,关键的技术活,只要是他亲自带队的,文建国必须跟上,且不得丝毫马虎。偶尔有不到位的情况,付队长立马虎上个脸,别人看了害怕。其实他也是做给大家看呢。要做我的女婿,就必须经得起敲打,要在全村站得住脚。我付贵来是第一,你文建国必须是第二。

    晓霞看到父亲对文建国的安排,心里蛮开心的,只是希望父亲在文建国某些地方做得不够到位的时候,千万千万不要伤了和气。

    每每发现父亲给文建国又“委以重任”了,晓霞回家以后,往往对父亲格外热情,主动打水,主动斟酒。做父亲的有数,偶尔也会轻描淡写地调侃两句,晓霞却故意装着听不到,打岔,一带而过。付队长也不再追究。戳穿了,就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