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字写掉忧愁-无处安放的归属感-齐薇霖-诗歌散文-爱读网
无处安放的归属感
作者:齐薇霖      更新:2018-05-28 01:44      字数:2416
    在一次演讲中,讲者分享了她年少时关于归属感的一次挫折经历,突然引起我无限的共鸣。

    讲者说,她在中学的时候想要加入学校的啦啦队,对当时的她而言,能够加入啦啦队是一种解脱。一方面成为啦啦队员是学校女生梦寐以求的机会,因为能够受到很多男同学的瞩目;另一方面,因为当时她的父母感情出了问题,不时会在家听到他们吵架。所以,啦啦队的训练对她来说,将是生活的另一个重心。但问题是啦啦队的名额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人抢着要去,她又是新来的同学还没有交到什么朋友,对学校的文化也不了解,只是这些都无法打消她想成为啦啦队一份子的渴望。因此她很努力地配合训练,在饮食方面为了保持更苗条的体态,她只吃流质的食物,在舞蹈训练方面就算之前她已经有八年的芭蕾舞经验,她还是努力地学习,确保她的舞跳得比别人好,脚抬得比别人高。即使吃不好,睡不好,她依然拼命争取入选啦啦队的机会,因为她想要拥有那种归属感。

    看似一切顺利的备战期结束了,噩梦却从啦啦队选拔当天开始。那天一早她穿了黑色的连体舞蹈衣来到了学校,当她走进校门时却惊呆了,所有参加选拔的女生身上穿的都是跟学校logo颜色相同的蓝色系或金色系的服装,有的甚至还打上可爱的蝴蝶结,而且每个女生都化了妆。而她则是完全的素颜,因为从来没有人告诉他,选拔当天要化妆,还有穿跟学校logo颜色相同的衣服。当下她顿时觉得非常难过、孤独,还有无助,因为她看起来跟其他人不一样。结果放榜的时候,她果然没有被选上。这给了她非常大的打击,也几乎是她人生中的一大挫折,不只是她没有成为拉拉队一员,也是她觉得没办法符合父母的期望。毕竟她爸爸曾经是橄榄球队的队长,妈妈是啦啦队队长,两个都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而她觉得没有被选上就什么都不是了。这样的打击使她完全感受不到归属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她都觉得不是其中的一份子。

    原来我不是一个人!这种被排除在外,归属感被狠狠剥夺的感觉,我也有过。

    升中学的时候,父母希望我去读一间外地的美术寄宿学校。本来我是读书不太用功的人,但这个目标几乎使我变了一个人。我想去,我想要离开家。因为父母感情不好,经常吵架,我又是特别敏感的人,所以非常厌恶当时的家庭环境。那时,在我的心里,去这间外地学校寄宿是完美的逃离方式。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可以被随之带走,我想要那种归属感,觉得那种生活是属于我的。

    有了目标,我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非常努力,仿佛感觉不到累。早上七点半开始在学校上文化课,放学后自己骑着单车,继续去外面的美术班练习专业课,回到家还要写作业直到深夜。那时候,虽然年纪不大,但每次洗头发的时候都发现有大量的脱发,很可怕,但我还是继续坚持。我太渴望去那间学校了。时至今日,我都觉得,那是我人生中最努力的一段日子。

    考试的时间一天天临近了。突然一天,父母说,他们的一位朋友介绍了这间学校里的某位老师,想请他来看看我目前的水平够不够。于是,我带着自己的近期作品,与这位老师相约在一间餐厅见面。他看了我的作品之后说,因为今年的名额很紧张,估计以我目前的水平被录取的机会很渺茫,希望我明年可以继续报考。明年!这个消息对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因为,我知道不仅是我自己,父母也会对我非常失望。

    记得当时我们吃饭的地方是一楼,而洗手间在二楼。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虽然受打击极大,但还是故作镇定地说,我想去洗手间。记得那是一个狭窄的木质楼梯,从洗手间出来之后,突然感到眼前模糊了一下子,脚底踏空,我竟然从二楼摔下去了!好在木质楼梯上,还有一层地毯,我并没受什么伤,只是那一摔的印象,始终在我的脑海中不曾忘记。那是一种整个人被抽空的感觉,好像魂魄都随着这个消息散了。

    那时的我还不懂,自己在迫切渴望的是一种归属感,我只是将这种归属感寄托在这间学校身上而已。听说,人痛了就会放下。这是真的。从那以后,我开始不知归属感为何物了,也不觉得自己需要这样东西。比如,班上的女生在吃午饭时,都会选择坐在一起,边聊边吃,而我总是一个人边看课外书边吃。我发现,人不需要被接纳,做自己也可以活下去。

    后来,一次阴差阳错的机会,我去了英国,成了一名小留学生。这种从未得到过归属感的特质,竟然极大地帮助了我。因为留学生活的第一关,就是要放弃你本来的归属感。海外生活的每一天,每一次呼吸,每一口饮食,每一句话语,都在提醒着——你并不属于这里,你找不到同类。时常有个声音在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在这里?有一种很孤独的感觉,你很想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你明明很想要有归属感,但是你越努力,越想融入那个环境,就越发现得不到归属感。归属感是一种你越靠近,它越要走开的东西。那种感觉好像被一块大石头重重压着,你可以呼吸,但却一直透不过气来。

    刚开始在语言学校里,有个老师表扬过我,她说,你才来了一个月就可以用英文与人交流了,这很棒,很多留学生都没有这么快融入。我曾经的确为自己的语言能力得意过。大学的时候,还有留学生付费给我帮他们写作业。不过在经历了更多以后,我发现并不是我有什么过人的外语天赋,我只是比别人更早失去归属感。很多人学不好外语,不是因为他们的脑子不行,而是心的拒绝。学外语的过程中,最痛苦的不是要背单词、学语法,而是你要将母语中的归属感完全放弃。在每一次的练习中,你都会感受到那种拒绝,那种你本来不是说这种语言,甚至你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跟母语人士说得一模一样,是一种你永远不能被接纳的恐惧。那种痛让人内心抗拒,心抗拒了,自然什么都学不进去。

    多年后,我在香港工作,又学习了广东话。广东话是很难学的,尤其是发音。直到现在我的广东话还是一开口就知道是普通话人说的那种。但是我毫不在意,还经常问别人,这个怎么说,那个怎么说,也经常一开口就被人纠正。但我再没有感受到痛苦,反而觉得很好玩。

    真正的归属感,是一种心灵的练习,练习深刻地相信自己,相信可以跟这个世界分享真实的自己。可以有勇气去探索人生中那些恐惧和未知的部分。真正的归属感,是你知道,在任何情况下,你都拥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