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足迹——解放战争中的经典战役-第十六章  解放军“关门打狗”,敌军欲退关内无路 蒋介石兵败“辽沈”, 东北全境获得解放-曹迪生-军事科技-爱读网
第十六章  解放军“关门打狗”,敌军欲退关内无路 蒋介石兵败“辽沈”, 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作者:曹迪生      更新:2017-08-05 23:01      字数:8529
    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辽沈战役是战略决战中第一个战役,是东北野战军和军区部队,在辽西和长春、沈阳地区发起的空前规模的大歼灭战。此战全歼东北地区敌军,使东北和热河地区获得解放。至此,我国的军事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上长期占有的优势,迅速地转为劣势,对尔后平津战役的胜利,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从日本投降开始的国共两党争夺东北的斗争至此终结。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到1948年秋,全国战局出现了更加有利于我军的变化。敌人的全面防御和分区防御都已破产,面对我军的攻势,只有招架之功,已无还手之力。为了避免被歼,进行垂死挣扎,改为重点防御,即扩建“机动兵团”固守重要战略要点和交通线,实行兵力靠拢,相互策应,使我军打不动,攻不下。敌人的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以沈阳、北平、徐州、西安、汉口为中心的五个大区战场上。面对日益恶化的局势蒋介石正在制定“撤退东北,确保华中”的计划,但又举棋不定。

    以上情况表明,我军与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中央军委、毛主席果断决定在东北、华北和华东组织前所未有的大战役、打大歼灭战,与敌人展开更大规模的战略决战,以缩短战争的进程,争取全国胜利的早日实现。

    中央军委、毛主席在抓住战略决战时机同时又正确选择了决战方向。当时,全国各主要战场的形势对我都有利,而东北战场对我更为有利。东北我军总兵力已发展到103万人,而敌军的总兵力为55万人,我军兵力占绝对优势。东北地区97%的地区为我控制,86%的人口已获得解放,土地改革基本上完成,后方巩固。经过1947年12月15日至1948年3月15日我军发动的冬季攻势,敌人被分割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的地区,态势突出,地区狭小,补给困难。敌人一方面企图坚守东北,牵制东北我军入关作战,另一方面又打算把东北敌军撤到华北或华中地区,以加强华北或华中的防御力量。因此,中央军委、毛主席决定战略决战从东北开始。这样就把战略决战初战胜利,放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之上,同时又有利于全国战局的发展。首先歼灭东北敌军既可以粉碎敌人的战略收缩企图,又可以使东北我军及时转入关内作战,利用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的战争。

    中央军委、毛主席着眼全国战局的发展,早在1948年2月给东北野战军的指示中就提出了封闭敌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预想。认为如让东北敌军南撤,与华北敌军靠拢,或撤到华中,对尔后我军的作战将极为不利。在此后的几个月里,毛主席一再强调这一方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948年9月7日,毛主席在《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电报中明确提出:必须“在九、十两个月或再多一点时间内,歼灭锦州至唐山一线之敌,并攻克锦州、榆关、唐山诸点。”“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春、沈阳援锦之敌。”要求东北野战军必须“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控制该线之决心”和确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

    北宁线是联接关内外重要陆上通道,锦州则是该线的咽喉,先打锦州,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使得敌军不能从陆路退回关内,并能调动敌军,俟机歼敌,进而将东北地区敌军全部歼灭在东北地区。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东北野战军决定集中全部12个纵队、1个炮兵纵队,东北的14个独立师、热河的3个独立师连同地方武装共70万人的兵力,发动辽沈战役。

    东北野战军9月10日制定的作战方案:以6个纵队零1个师对付锦州之敌范汉杰集团,分别包围歼灭义县至昌黎铁路线孤立据点之敌,相机攻击锦州、锦西、榆关(山海关)或承德;以3个纵队(欠1个师)位于沈阳地区,以2个纵队位于沈阳以北地区,共同对付沈阳之敌,阻止长春之敌突围;以1个纵队和9个独立师包围长春之敌,并阻止其南逃。

    辽沈战役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攻克锦州,解放长春

    国民党为了控制北宁线,确保锦州,在锦州设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由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兼任指挥所主任,指挥第93军2个师、新编第8军3个师和原第60军1个师,连同特种兵及地方武装,实施坚守防御。以第93军1个师守义县,新编第8军1个师守高桥,第54军3个师分别守绥中、榆关、秦皇岛及北戴河一线。另有华北“剿总”的第62军等部4个师守唐山至昌黎一线,以确保关内外通道。

    根据野战军首长部署,9月12日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陈子华、政治委员黄克诚指挥我军以奔袭动作,向北宁线敌诸点发动强大攻势,拉开辽沈战役的帷幕。9月12日,我第11纵队攻占昌黎及其以西地区,攻克石门、安山、后封门等铁路车站。热河独立第4、第6、第8师包围了兴城、沙后所、绥中之敌。9月11日,我第4、第9纵队从台安、北镇出发,9月16日包围义县。我第3纵队和第2纵队第5师和炮兵纵队一部南下接替第4纵队包围义县,第4纵队、第9纵队转而南下,24日在兴城东北歼敌一部,切断了兴城与锦西之间联系,25日攻占塔山。同日我第8、第9纵队在锦州北歼敌一部,占领了锦州以北及东北敌之重要外围阵地。我第7纵队渡过大凌河,迂回到锦州西南地区。28日,我第9纵队、炮兵纵队以猛烈炮火袭击锦州机场,敌空运中断。同日热河独立第4、第6、第8师攻占绥中。29日,我第4纵队攻克兴城。10月1日,我第3纵队和第2纵队5师在炮兵纵队协同下攻克义县。至此,辽西走廊除锦州,锦西两孤立据点全为我军攻占,锦州敌军完全陷入我军重围之中。

    10月1日野战军首先发出夺取锦州,歼灭东北敌军的动员令。10月2日,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得知敌新编第5军和独立第95师海运葫芦岛,援锦敌军兵力增加。林彪对攻锦作战犹豫不定于2日22时,致电中央军委提出新的行动方案:“锦州如能迅速攻下,仍以攻锦州为好,省得部队往返拖延时间,但估计攻锦作战需相当时间,锦西援敌可达5、6个师,阻援兵力不足,地形无险可守,不一定能挡住援敌。目前如攻长春,则较6月间准备攻长春的把握增加。但须多迟延半月到20天。请军委同时考虑与指示。”早在出动以前,林彪就曾考虑远离北满、西满根据地出兵辽西,如补给线一旦被敌人切断,我军处境将有问题。因而主张先打长春。但是先打下长春,沈阳、锦州两地敌军可能迅速决策撤回关内,对我十分不利。10月3日9时,没有等到中央军委复电又致电军委,表示决心仍攻锦州,并调整部署,改变原来平分兵力的部署,从长春、沈阳方面抽调2个纵队参加北宁线作战。具体部署:以第4、第11纵队全部及热河2个独立师对付锦西、葫芦岛方面敌援军;以第2、第3、第7、第8、第9纵队及第6纵第17师和炮兵纵队主力担任攻锦作战任务;以第1纵队(欠第3师)位于高桥(锦州与锦西之间,塔山东)为战役总预备队;以第5、第6、第10、第12纵队对付沈阳援敌。中央军委接到东北野战军10月2日22时电报,3日连发两电明确表示不同意回头打长春的方案。接到3日9时电报后于4日复电:“你们决心攻锦州,甚好,甚慰”,调整后的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攻锦最后确定,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于10月5日抵锦州西北10多公里的牛屯,并在锦州北459高地附近设攻锦前线指挥所。攻城各纵队经过充分准备,10月9日开始向锦州外围据点发起攻击。经过激烈战斗和反复争夺,我军控制了锦州外围有利地带,锦州城区处于我攻城部队瞰视之下。

    我军攻克义县,包围锦州。蒋介石慌忙乘飞机到沈阳亲自指挥,不顾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反对,以沈阳敌军11个师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指挥于10月8日由新民出彰武、新立屯,妄图切断我军补给线,迫辽西我军撤退;以在锦西、葫芦岛的4个师及由华北海运来的3个师(后来增至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由北宁路北犯,并于10月10日开始攻击塔山。

    面对当面严重的敌情,我军必须迅速攻克锦州。10月10日毛主席在给东北野战军的电报中及时指出:“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10月14日11时,我军集中5个纵队零1个师的兵力向锦州之敌发起总攻。北面以第2、第3纵队和第6纵队第17师共7个师的兵力担任主攻;南面以第7、第9纵队、东面以第8纵队担任助攻。总攻前,我军以500余门重炮先用猛烈炮火集中向城墙及敌军工事连续轰击,很快在一些地段打开缺口,并有效地压制了敌人的火力。南北两个突击集团在炮火掩护和坦克支援下,猛烈冲击,迅速突破城墙,攻进城内。第2纵队沿惠安街、良安街插入,第3纵队主力由省公署东侧越城墙入城。第6纵队第17师从康德大街、大同街突入市区。南集团第7、第9纵队涉过小凌河,同时突破城墙向市区纵深发展。东集团第8纵队也很快突入城内。各纵队进城后与敌人展开激烈巷战。我军采取穿插分割、迂回包围等战术,将城区敌军插乱,在炮火、坦克掩护下,以火力、爆破、突击相结合的攻坚战术,对固守据点顽抗敌军攻击,至15日拂晓,各攻城部队在白云公园、中央银行附近会师,国民党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第6兵团司令部被摧毁。午前,锦州新市区的战斗即结束。午后,第7纵队和第2纵队一部向老城区守敌发起攻击,一部分敌军西逃,被第9纵队歼灭。战至18时,全歼老城残敌。历时31个小时,锦州城攻坚战胜利结束。我共歼敌10万余人,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第6兵团司令卢浚泉、副司令杨宏光、第93军军长盛家兴等人。此次作战中敌人共出动飞机1069架次,被我击落击毁15架。

    东北野战军在集中主力围攻锦州同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针,成功地粉碎了敌“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增援锦州的攻势。

    10月10日塔山阻击战打响,锦西、葫芦岛敌军“东进兵团”在7架飞机、两艘军舰舰炮和几十门重炮掩护下,以3至5个师的兵力,轮番向塔山阵地进攻。敌54军军长阙汉骞指挥其第8、第57师向塔山正面阵地进攻,以1个营袭占我打渔山,以198师向塔山、白台山阵地攻击,我防守塔山的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第36团顽强阻击,10、11两日敌人多次攻击毫无进展。配合第4纵队作战的第11纵队第33师11日主动出击,占领了部分高地和要点,扩大了防御纵深。11日下午,敌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率第92军1个师及独立第95师由塘沽海运抵葫芦岛。12日,敌军调整部署未行动。我第11纵队第33师攻占敌前进据点寺儿堡,两个独立师也积极向敌侧后出击牵制敌军。13日凌晨4时,敌采用中间箝制、两翼突破战术,在东端高家滩铁路两侧、西端白台山,以4个师的兵力发动攻击,并组织“敢死队”带头冲击。我第4纵队指战员浴血奋战,守住了阵地。13日晚,我第11纵队第31师移至老官堡、羊草堡一线,接替了第4纵队第11师的阵地,第11师作第4纵队机动部队,加强了防御。14日,敌人以4个师在塔山正面再次猛烈冲击。15日拂晓,敌人展开5个师的兵力突击,都被我军打退。担任东塔山堡主要阵地防御的第34团面对号称“赵子龙师”的敌独立第95师的疯狂进攻,英勇抵抗,守住了阵地,战后被授予“塔山英雄团”光荣称号。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保证了我主力顺利攻克锦州。

    在我军主力奔袭北宁线同时,担任对付长春、沈阳之敌的我第5、第6、第10、第12纵队,第1纵队第3师,分别从四平、清原、开原、九台等地出发,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到达新民西北、黑山及其东北、法库以南、以及开原、昌图、通江口、伊通地区待机。

    10月8日敌“西进兵团”开始由新民、辽中分路西进。中央军委认为敌军“西进兵团进占彰武是想用取巧方法解锦州之围,但实际上将援军主力置于无用之地,对我军攻锦并非不利。目前数日我军可以不受其威胁,待锦州打得激烈时,敌再回头援锦已失去时间”。因此,中央军委要求我军以积极动作拖住敌援军,同时对后方补给线被敌切断后,可能遇到的困难作好充分准备。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野战军首长部署,4个纵队由第6纵队司令员黄永胜、政治委员赖传珠统一指挥,对敌“西进兵团”采取拖缠扭打、滞留箝制方针,迟滞了“西进兵团”的行动,配合了我军攻锦作战,也为我围歼该敌创造了有利态势。同时,我军的后勤系统由于解放区人民的支持,又在内蒙古、热河开辟新的补给线,在辽西作战的后勤保障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东北我军1947年冬季攻势中,吉林市敌60军一部于3月9日弃城逃入长春。长春敌军失去了支撑点。3月13日,我军攻克四平,使长春敌军完全陷入孤立的境地。6月我军改变了先打长春的计划,实行“久围长困”的方针,由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肖劲光、政治委员肖华指挥,以第12纵队第34、第35师、第6纵队第18师以及独立第6、第7、第8、第9、第10师执行围困任务。辽沈战役开始后,第12纵队、第6纵队第18师另有任务,另调6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接替,担任围困任务。

    长春守军有敌第1兵团新编第7军、第60军共6个师。1948年3月被围攻后,蒋介石任命东北行营副主任郑洞国兼任第1兵团司令、吉林省省主席,负责固守长春的任务。

    到10月中旬,长春已被我军围困5个月。在我军军事围困、经济封锁和政治攻势下,处境更加困难。在此期间,先后有1万8千余名官兵向我军投诚。锦州被围后,蒋介石曾令长春守军突围,又令沈阳守军派兵接应,郑洞国和卫立煌对突围南撤没有把握,不敢贸然行动。眼看锦州即将被我军攻克,长春敌军面临绝境。蒋介石于10月15日派飞机向郑洞国空投手令,令长春守军立即突围。郑洞国拟定了突围计划,但部队上下慑于我军兵临城下的声威,已毫无斗志,对突围没有信心。在我党工作下,敌第60军军长曾泽生于10月17日率部2万6千余人宣布起义。我军当夜悄然入城接管了东半城第60军的防区。第60军起义后新编第7军呈瓦解趋势,下属官兵纷纷与我军联络,谋求生路。新7军军长李鸿于19日率部向我军投降。这时,郑洞国等少数人据守长春中央银行大楼。部属不愿再战,于21日放下武器投降。长春宣告解放。辽沈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

    第二阶段,辽西会战,全歼廖耀湘兵团

    我军攻克锦州,东北形势危急,10月15日,蒋介石令已就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的杜聿明同去沈阳,并决定任杜聿明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指挥官取代卫立煌。蒋介石再飞沈阳指挥。他认为我军伤亡严重,短期内不能再战,并错误判断我军有入关作战动向。遂令位于葫芦岛、锦西由侯镜如指挥的第17兵团和在彰武地区的廖耀湘兵团向锦州对进,妄想由杜聿明指挥两兵团作战夺回锦州,打通通向关内的退路。同时,令沈阳地区的第52军沿中长路南下,占领营口,控制海港,保证其海上退路。此时,蒋介石还想从东北撤退,可是已无路可走。

    对于歼灭沈阳敌援军的可能性,毛主席在10月10日给东北野战军的电报中明确指出:“如果沈阳援敌进至大凌河以北地区,恰当你们业已攻克锦州,使你们有可能转移兵力将该敌加以包围的话,那就也可能歼灭沈阳援敌”。10月18日,毛主席又指出:“蒋、卫仍不变更锦葫、沈阳援敌向你们寻战的方针,那就是很有利的”。“你们须用全力抓住沈敌,暂时不要打锦、葫。”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精神,东北野战军首长决定集中主力于黑山、大虎山地区,采取“拦住先头,拖住后尾,攻击其中”的战法,将敌廖耀湘兵团歼灭于运动之中。10月21日,以第10纵队在黑山、大虎山地区阻敌西进,掩护我军主力从侧翼插入敌后,以第5、第6纵队由阜新、彰武地区南下,向敌后方猛插;以第7、第8、第9纵队由右翼逼近敌军;以第1、第2、第3纵队,在正面准备出击;第4、第11纵队仍在塔山地区阻击锦西、葫芦岛敌军。

    10月21日,廖耀湘指挥71军2个师、新编第1军1个师、新编第6军1个师和整编第207师第3旅(师)共5个师的兵力,由彰武、新立屯地区南下,23日在200余门重炮和几十架飞机支援下,向黑山、大虎山25公里正面的我军阵地猛烈攻击,企图夺取黑山、大虎山之间9公里的南下通道。我第10纵队、第1纵队第3师和骑兵第1师指战员,以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进行顽强抵抗。坚守92高地的一个分队,与敌浴血奋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第8纵队第22师等部先期赶到,立刻投入战斗。敌人多次以整营、整团反复地进行集团冲击,均未能得逞。我军终于守住了黑山、大虎山阵地,为主力回师围歼廖耀湘兵团赢得了时间。

    廖耀湘兵团连日进攻受挫,而我军主力已回师到达黑山附近地区,廖耀湘攻占黑山、大虎山西进的信心动摇。此时,由辽阳、鞍山南撤的敌第52军两个师已于24日抢占营口,后续部队已占领鞍山、辽阳,打通了沈阳到营口的通道。廖耀湘见正面受阻情况紧急,决定改变沿北宁线正面进攻计划,改由黑山、大虎山以南地区经台安渡辽河向营口撤退。

    野战军首长为粉碎廖耀湘兵团南逃营口企图,以第7、第8、第9纵队从右翼迂回到廖耀湘兵团侧后,与第5、第6纵队从敌军左翼实施钳形夹击;以第1、第2、第3、第10纵队从正面突击,采取边分割、边合围,求歼敌军;以独立第2师向台安北急进断敌退路。当天正向营口撤退的敌第49军,遭我第8纵队第23师和独立第2师突然截击,双方展开激战,从早上打到黄昏,敌人多次冲击均被我军击退。随后我军右路各纵队及时插入大虎山、台安之间堵住了廖耀湘兵团南逃通道,敌军被迫停止前进。

    廖耀湘因南撤受阻,判断退往营口之路已为我军主力切断,于是又改变计划。蒋介石见形势不妙,又仓皇飞沈阳,令廖耀湘兵团向东突围。廖耀湘令各军分路向沈阳方向撤退。原来主张固守沈阳的卫立煌极力组织配合,令留守辽河东岸新1军53师搜集船只,由工兵架桥接应,但为时已晚。25日、26日我军第6纵队、第5纵队已截断了廖耀湘兵团向新民、沈阳的退路。同时,敌新编第6军在康家屯等地的攻击也为我第8纵队粉碎。至此,廖耀湘兵团9个师被合围在黑山东至半拉门 以西公路两侧地区,另3个师被合围于大虎山、康家屯之间地区,敌军多次被迫改变突击方向,陷入混乱状态。

    10月26日拂晓,我军在辽河以西、大虎山以东、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约120平方公里内开始了规模巨大的围歼战。我第1、第2、第3、第10纵队、第6纵队第17师和炮兵纵队主力由黑山正面自西向东突击;第7、第8、第9纵队在大虎山以南自南向北突击;第5、第6队跨北宁线从东向西突击。我军连续作战,不怕疲劳,不怕伤亡,大胆穿插,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当天晚上第3纵队第7师攻占胡家窝棚西坡,在混战中摧毁敌兵团指挥部,各军师指挥机构也被我军打垮,廖耀湘等指挥官已无法掌握部队。我军乘机向敌纵深勇猛穿插,分割围歼敌军。辽西战场上到处呈现出壮观无比、动人心弦的歼敌场面。在我军强大攻势下,敌军已无法组织抵抗,溃败如山倒,纷纷缴械投降。28日拂晓战斗结束,我共歼敌廖耀湘兵团5个军12个师及特种兵部队10万余人,其中包括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的新编第1军、第6军,俘兵团司令廖耀湘、新6军军长李涛、第71军军长向风武、第49军军长郑庭笈、新1军副军长文小山。

    在我军围歼廖耀湘兵团时,锦西、葫芦岛之敌为配合与接应廖耀湘兵团继续向我塔山等阵地进攻。特别是我第11纵队防守的西段阵地战斗最为激烈。经过阻击部队顽强作战,守住了阵地。辽沈战役第二阶段胜利结束。

    第三阶段,解放沈阳

    在廖耀湘兵团即将覆灭时,东北野战军首长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为防止沈阳敌军从营口逃跑,全歼东北敌军于沈阳地区,作了部署。令在铁岭地区之第12纵队以一部围歼铁岭地区敌军,主力会同在开原地区5个独立师、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和在辽西的第1、第2纵队、在本溪的独立第14师等部向沈阳急进;令第7、第8、第9纵队、独立第2师、内蒙古军区骑兵第1师,向鞍山、辽阳、海城、营口急进;同时令辽宁军区部队立即在辽河上架桥,接应主力东渡。

    按照以上部署,各部队迅速分路向沈阳、营口挺进,第1、第2纵队于10月31日进至沈阳西郊,第12纵队进至沈阳北郊,6个独立师进至东郊,对沈阳形成合围。与此同时,沈阳外围铁岭、抚顺、本溪、苏家屯敌军均被我军迅速歼灭。在沈阳西敌军3个骑兵旅向我军投降。

    11月1日我军发起总攻,各部队迅速突入市内,陷于绝境的敌军无心恋战,纷纷投降。我军进展顺利,至17时市区内敌军全部被歼。在东郊据守的敌整编207师残部仍在顽抗,11月2日被歼灭。至此,沈阳解放,我军共歼敌东北“剿总”总司令部、第8兵团部、2个军部、7个师、3个骑兵旅13万4千余人,敌第8兵团司令周福成向我投诚。

    敌52军趁我军在辽西作战时抢占营口。廖耀湘兵团走台安南逃受阻,决定退回沈阳,卫立煌令第52军也退回沈阳,但第52军顾虑返沈阳途中被歼没有行动。10月28日我第7、第8纵队和独立2师渡过辽河,31日解放辽阳、鞍山、海城向营口逼近。第9纵队先期于26日由台安地区取捷径向营口疾进,31日抵营口外围,抢占了周围要点。敌军为了掩护其从海上逃跑,先后7次向我军猛攻,均被我军击退。11月1日夜,敌军开始登船,2日晨第9纵队、独立第2师发现敌军从海上逃跑迹象,当即发起攻击,一面集中炮火轰击海上逃敌,一面趁敌混乱之时迅速突入市区。我军炮火摧毁了敌运输舰1艘、船22只,舰船上敌军落水溺死。仅第52军军部率1个师乘舰船逃离。在市区内来不及登船敌军1万4千余人被歼灭。

    在锦西、葫芦岛敌军,蒋介石令杜聿明指挥从海上撤退,有5个师回天津塘沽,7个师调上海。11月10日我军进占锦西、葫芦岛,歼敌军后卫部队一部。12日我军收复承德。

    至此东北全境和原热河解放。

    辽沈战役历时50多天,我军共歼敌47万余人。这次战役和其他战场上的胜利,使我国军事形势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敌我力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数量上我军由劣势转为优势。对尔后平津战役的胜利,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