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第十一章:学写报道-青蚨-现实题材-爱读网
第十一章:学写报道
作者:青蚨      更新:2018-09-03 18:24      字数:4055
    才到镇里上班,赵谷雨不知道从哪下手,这宣传办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骆主任每天也没分配赵谷雨具体的任务,这让赵谷雨有点茫然,他每天早上把办公室整理一遍后,就不知道干什么了。

    骆主任倒是好像很忙,整天能坐在那里不动,看看书,看看材料,没一刻是闲着;也好像不忙,有的时候在电脑上看电影。邵宣委来的时候,他偶尔去她办公室送个材料什么的。

    赵谷雨没有具体事务,他就只好坐在那里看书,看新闻写作的书,报纸来了就看报纸,准确地说他是研究一、二版的通讯,主要是学习写作结构和语言。

    那天快下班的时候,骆主任问赵谷雨,这一段时间,学习的怎么样?

    赵谷雨刚想谦虚一下,骆主任说,你写一个给我看看,说完,他撂了一沓材料给赵谷雨,说昨天开党委会了,你就会议材料内容,写个稿子给我看看,然后传到县报社和市里的日报社。

    赵谷雨接过一看,是镇里关于在海边荒滩改造,打造一千亩抗碱无公害绿色素菜基地的会议材料。

    说实在的,整天没有事情的时候,赵谷雨心里有点不踏实,任务真的来了,他心里倒忐忑起来,自己还真的不知道能不能写出让骆主任、邵宣委满意的稿子,尽管在骆主任的眼里这不算什么大的任务,因为他说的时候好像很轻松,但对赵谷雨来说,这是他来镇上的第一个任务,在他心里是马虎不得的。

    好在是快下班了,要不然骆主任要求他立即拿出来,他还真的拿不出初稿来。眼看要下班了,他没有立即动笔,因为他在脑子里盘算着怎么写,对一个老笔杆子来说,也许这样的稿件根本用不着绞尽脑汁的去想,但赵谷雨是刚接触这工作,他还得好好的考虑一下,他准备晚上回去熬夜了。

    第二天一早,赵谷雨把写得工工整整的两页稿子接给骆主任,说写的不知道对不对,请骆主任帮我改改。

    其实,赵谷雨晚上在家里熬了半夜,找了好几个报道仔细看研究,才模仿出这千把字。

    让赵谷雨没有想到的是骆主任就草草看了一遍,一个字也没动,说还行,你去打印室打几份然后提笔在稿件的第一页眉头上写了“请打印五份”五个字,下面是签名、日期。

    赵谷雨说,我自己能打,很快的,用不着麻烦别人打了吧。他觉得自己打也许比打印室快些,跑来跑去不说,还要自己校对,自己打完一校对也就完事了。

    骆主任说,你还是拿前面去打吧,现在谁不会打,大家都自己打,那还要文印室干什么呢?人家是专业的,肯定比你快。

    文印室在大门口传达室的隔壁,门是向北面向大院的,赵谷雨来了镇里这些天,从来没有进去过,去了才知道,里面有两三个人呢,都是女人,一个身材窈窕,打扮入时的女人接过赵谷雨手上的材料,转身递给坐在电脑旁的姑娘,那姑娘抬头问赵谷雨,现在就要?

    赵谷雨点点头,说是的。

    赵谷雨不知道这姑娘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心想人长的这么标致,头脑怎么这么简单啊,不等着要我还要你打,我自己又不是打不出来。

    那三十多岁的女的对着赵谷雨说,你是新来的吧?你先去吧,打好了我让她们送给你。赵谷雨听出来了,那口气很明显,她是这里的头。

    赵谷雨刚回到办公室没多久,文印室那姑娘就来了,她把打印好的稿件递给骆主任,并让骆主任在她带来的便条上签了名,飘飘然走了。

    赵谷雨问骆主任,我现在就去把它寄了?

    骆主任说,等一下,要让邵宣委过目,记住,以后凡新闻稿都要经过邵宣委的同意才能出去。说完就拿了一份走到隔壁邵宣委的办公室。

    显然,邵宣委过目也只是个过场,不但一个字也没有改,而且在每一份的眉头都签了:“同意发”三字。

    骆主任在:“同意发”三字上盖了公章,然后把稿子交给赵谷雨,说发出去吧。

    赵谷雨给县报和市日报社各发了一份,手里还有三份,心想,多了也是浪费,他准备给省里的日报和经济报各寄一份。

    赵谷雨记得骆主任办公桌台板下面有一张市日报张记者的名片,他悄悄的把名字和电话记下来。

    周末,赵谷雨把家里的他母亲炝制好的泥螺和螃蜞包装好,晚上骑了五十多公里的自行车来到市区,摸到了名片上的地址,那是报社的办公地址,赵谷雨就问了门卫怎么找张记者,门卫说,现在都下班了,应该在家吧,你去记者家园小区找看看,应该住在那里。赵谷雨就按照门卫指的路径,摸到了记者家园小区,给张记者打了个电话,他就在小区门口的商店打的。张记者说有什么稿件你明天送到办公室或者寄过来。赵谷雨说,张老师,我就在你小区门口了,我想拜见你一下。张记者说,那你稍等。

    没多会,张记者到了小区门口,一个四十上下的男人,赵谷雨说明来意,把稿件递给张记者,同时把包裹好的两大瓶泥螺和螃蜞从车后座上解下来要送给张记者。张记者把稿件收下,说你有这样的精神,让我很感动,你带的这东西我不能收。赵谷雨说,这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我自己到海滩上采的泥螺和小蟹,原汁原味的,你就当瓜菜尝尝。张记者说,就是你自家产的我也不能收,赵谷雨说,我这么远驮来,你难道还要我驮回去不成,这又不是什么礼物,就是家乡土特产,经过赵谷雨的一再坚持,最后记者还是收下了他带来的土特产。

    赵谷雨还是天天看报纸,不过现在看报纸他多了一个目的,他先翻市报和县报的新闻版面,找一下自己的那个稿件,看到底有没有登出来,庆幸的是几天以后,县报上见到了自己的名字,虽然有所删改,篇幅短了,但他还是有点高兴,总算完成了骆主任交代的任务,自己来镇里这么长时间,也算是见成果了。

    市报虽然没有登,但几天后的一个上午,张记者来镇里了。

    张记者来到时候赵谷雨并不知道,赵谷雨是接到了镇党委秘书的电话,来到陈书记的办公室后才知道的。张记者采访了镇里的陈书记,张记者向书记说明,是看了赵谷雨写的稿子,关于农村建立生态农业示范长廊的报道,觉得可以进一步挖掘,进行深度报道,所以先想见一见小赵,并夸赞说,小赵这稿子写的不错,今天来主要来主要是对对书记进行深度采访。书记自然是很高兴的,他听完记者的话冲赵谷雨点了点头,那眼神赵谷雨看得出来,是表示赞许。

    采访结束,张记者还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赵谷雨,是一张通知,通知是发给各县宣传部的,市委宣传部和报社联合办了一个通讯员培训班,张记者说按道理你们也该收到上面转发的通知了,我又带一份过来,如果可以我希望书记能让小赵参加,他有这方面的潜质,而且他精神可嘉。

    书记当时就应允了,说培养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到时候小赵肯定去。

    张记者走后的第二天,日报的二版头条就大篇幅的刊登了李灶镇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建立十里绿色无公害蔬菜长廊的报道,文章的作者除了张记者外,后面就是“通讯员赵谷雨”的名字。

    看到文章,赵谷雨的心里的那种愉悦无法言语,比任何一次发表文章都高兴,但他又不想表现出来,因为办公室里就他和骆主任两个人。他本来想把那张报纸收藏起来,但一想骆主任还没有看到报纸,就把一沓报纸叠放整齐递到骆主任的桌角。

    骆主任并没有去翻报纸,继续在电脑上看着。

    办公室里有了网络,上网看新闻,已经成了骆主任的习惯。

    隔壁党政办的严主任拿了份报纸过来,走到门口就对骆主任喊,见报了看到没有?

    骆主任放下手里的鼠标,拉开抽屉,拿出一支烟点上,左手递一支给严主任,吸了一口烟说,我在网上看到了。

    严主任点上烟,拍了拍赵谷雨的肩膀,好好干,基本功不错。说完走了。

    骆主任起身倒了点茶,看赵谷雨在看书,说,小赵今天的心情应该是很好的,我们都是从你这个过程走过来的,但你要记住了,稿件上了报纸,不等于你就会写新闻了,你也不要老是坐在办公室,新闻不是坐这里等来的,更不是想出来的,是要靠跑的,看到的听到的都要追过去,应该到各部门、企业、田间地头去,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世事有学问,人情皆文章。

    赵谷雨的脸上**的,他感觉骆主任是在批评他,但又感觉这话有点语重心长。连忙说,主任,我下午就到舒尔美去。

    舒尔美是镇上最大的企业,除了这家,能让赵谷雨脱口而出的企业他还真说不上来。

    过了政府门口的马路,向南大约一公里,拐向西一点,过一水泥桥就是舒尔美了。他坐落在镇工业园区里。

    镇上没有几个像样的企业,虽然有个工业园区,除了一家舒尔美公司,其他都是些规模不大的小厂。舒尔美公司是有原来的镇办缫丝厂改制而来的,是生产真丝服装和真丝被子的企业,是镇上的老企业,在好多乡镇缫丝厂纷纷关停倒闭的情况下,舒尔美不但没倒,反而越做越大,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企业,这离不开一个好的老板石军。石军是县里有名的企业家,他不但是舒尔美的老总,还兼着镇里的工办主任,是县企业家协会的理事。

    石军在镇上的名气很大,镇上人没有不知道石军的,镇上最大的企业老板,自然大家都知道,更主要的是石军还经常与书记、镇长在一起活动。在舒尔美去的路上,赵谷雨就担心,石军会不会接受他的要求,向他提供一些素材。

    石军不在,接待赵谷雨的是办公室的一个女的,二十多岁,赵谷雨接过名片,知道姑娘叫邵燕,是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邵燕笑的很甜美,脸蛋长的很俊俏,双目顾盼生辉,更主要的是身材修长匀称,紧身的牛仔裤,配上一双高跟鞋和齐腰的短衫,把整个身材都展现的凹凸有致。

    看到邵燕,让赵谷雨又想到了朱晓菊,那笑容有点像朱小菊。

    邵燕首先把赵谷雨夸了一番,说赵主任你怎长的这么帅,比陆毅还帅,女孩看了都会心动的。

    赵谷雨脸上一热,有点不好意思了,他不习惯与女人开玩笑。他说,过奖了,我今天来是想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值得宣传的东西,想为你们写个报道。

    邵燕说,那我就不懂什么是有价值的线索了,你还是去问问尤总吧。她把赵谷雨带到分管销售的副总尤康办公室,向尤康介绍了赵谷雨,说是镇里来的赵干事。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称呼赵谷雨。

    在尤康那里,赵谷雨了解到一些情况,尤康说,公司的产品主要是通过上海的一家贸易公司销往欧美的,产品供不应求,所以也没有做什么广告。

    赵谷雨知道尤康把他当作一些拉广告赞助的了,就说,既然能销售到欧美,说明我们的产品质量是过硬的,能不能请尤总介绍介绍如何抓质量的。

    这个话题倒是打开了尤康的话匣,他就把如何抓源头,控制蚕茧收购质量;如何抓生产过程,控制管理质量;如何培训员工技能,控制工艺质量等等讲了一通。

    赵谷雨把尤康说的内容,选择性的记录了一部分。

    回到自己办公室,赵谷雨就写了一篇舒尔美产品远销欧美,供不应求的稿子,赵谷雨知道这样的稿子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但报纸上天天有这样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