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成河-第三章   吞噬  第15节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凝神-现实题材-爱读网
第三章   吞噬  第15节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作者:凝神      更新:2017-02-02 18:27      字数:3154
    在明善考中专的那个年代,升学率不过百分之三四。一个班里能考上一两个中专生就不错了。到了明远和夏至考学的时候,升学率也不会超过百分之六七。那时中专比考大学要难得多。所以,他们那个年代的中专生的含金量,相对来说还是很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市里的各大中专院校扩大招生,中专的升学率就越来越高。但这时候的中专对学生的学习品质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再到后来,一些民办职业中专遍地开花,学生甚至不用自己报名不用考试,就会收到各种院校里的通知书了。这当然是这些职业中专为了赢利主动出击的结果了。职业中专的招生季,一般从每年3月份就开始启动,四五月份是公关期,到6月份达到顶峰。

    小学里没有任何风吹草动,中学里可就忙成一片了。

    夏至这天中午放学回到家,就看到自己的堂侄子夏宇坐在沙发上,拿着一打他自己所在的某职业中专的招生宣传材料,在给明远作介绍。他自己还是这所中专学校里的学生,是前两年由他的班主任介绍去上了现在的这所职业中专。现在,他是作为老家的招生专员被学校派过来,专门负责本地招生宣传工作的,学校给他的待遇是招到一个学生给他五百块钱。他说让明远帮他动员学生和家长,招到一个学生后给明远四百。

    夏至招待侄子吃了个简便午饭,打发他走了之后,就对明远说:“刚才夏宇说的那件事情,你想都不要想。他自己上的那个学校是什么样子,他自己的心里最清楚。不让学生在学校里安心学习知识,而是拿出重金来**他们到地方来到处招生,用脚趾头都能想出,这样的学校上了也是白上。这个钱,谁愿意赚谁赚,咱不能丧这个良心。”

    明远把眼一瞪:“你的任务,就是把孩子给我看好,其他的事情,你少管。这年月,谁不朝钱看。”

    夏至也把声音提高了八度:“杨明远,谁也不会嫌钱多了咬手。可是要凭自己真本事和良心去赚才可以。就这种卖学生的事情,你就是绝对不能做。我们是做老师的,凭着自己的良心去教学生做人做学问。他们自己考得上学,是他们的造化;考不上学,去寻其他出路,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将来学生和家长都不会抱怨我们什么。像这样,贪图那一点小利,就把学生送往他们不应该去的地方,家长一时蒙蔽,还会感激你,可将来人家小孩子成不了器,就不了业,再来找你,你到那时,哭都找不到地方。”

    “真是老娘们思想,顽固!你现在到这些班主任的家里去看看,他们哪个人的家里不是堆放着三五个职中的招生简章,我用头走路。像你这样的榆木疙瘩脑袋,永远开不了窍。自古以来,就是撑死胆儿大的,饿死胆小的。”明远试图说服夏至,他不惜用夏至历来痛恨的粗俗的字眼来称呼她。

    “这和胆大和胆小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人的职业道德问题,这是关乎一个人良心的问题。你若不信我的,这事你去问问二哥,他肯定也不会让你去参与这样的事情。”夏至这次没有恼怒于明远称她“老娘们”这样的带有侮蔑性质的字眼,她还是希望明远能听进自己的话去,并搬出了二哥明善,希望明远能慎重从事。

    “切,你别拿二哥当一把刀,他比你还迂。就凭他那智商,要是活泛的话,早就发财了。”明远很不屑地回了夏至这么一句。

    夏至见自己无法说服他,生气而又无奈地说了句“你好自为之”就又顶着烈日去上班了。

    这一段时间,中学里真是热闹。时常会有陌生的面孔在家属院里出没,且家属院里的男主人们,下馆子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每家叮叮当当出来进去倒垃圾、提水、抱孩子的都是家属。几个女人凑在一起,聊家长里短时,也都在小心地规避着自己的男人的去向。

    高小云还是一如既往地大嘴巴。她时不时地就会拉住上下班的夏至,和她分享在自家小卖部窗口的洞见,并语出惊人的发表着自己的真知灼见。

    “你说,朱杨和杨明远这两个傻货,整天陪着领导打牌、洗澡、捞鱼摸虾,能有什么好处。每天回来之后,一点活儿也不帮着干,还哈哈流神的。你再看看,咱这院里的那些初三的班主任,乖乖,一个班里,不要太多,介绍出去十个学生,五千块钱,两年的工资都挣出来的。天天在课堂上,伊里哇啦的讲上一年,不过才拿个两三千块钱,镇上补充的那块还拿不到手。难怪大家都争着教初三呢!”高小云就像开机关枪似的一阵连排,夏至真是服了她了,觉得她更适合做个侦探或警察什么的。

    “你看那个宋老师,去一次县城,就买一身新衣服回来。就算她家两个人是双职工,也不过就拿那几百块钱的工资。还要养公婆,还要给女儿买奶粉,她家哪来那么多钱买衣服?都是农村出身的孩子,谁不知道谁家的底啊?还不是这几年,她家的赵老师往一些技校、职业中专送学生挣来的。明眼人都知道呢。”嫉妒心比往日的老虎凳都管用,它能让女人爆料无数的秘密。

    “这个不要瞎说啊,人家夫妻两个平时多会过日子。再者,他们父母都年轻,家境也不错。”夏至也不愿意听高小云说自己家邻居什么。

    “你也要倒饬倒饬自己,买身新衣服,做做脸什么的。看你们家明远,整天小风衣穿着,小领带打着,别到有一天,他给你领个小的回来。”高小云一脸夸张地继续跟夏至叨叨着。

    “那我求之不得呢!”高小云认为夏至是煮熟的鸭子——嘴硬。其实,这还真是夏至的心里话。她自己一时语出,竟也恍惚了。也许,要不是深受祖父儒学思想影响的父亲那一通“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嫁二男”的说教,她和明远也许早就劳燕分飞了。

    自己的单位里那几个能说得上几句话的青年教师另谋高就之后,夏至在办公室里又被放了单。二姐会时不时来和夏至来聊上几句,不是家里婆婆妈妈的事,就是孩子的吃喝拉撒。说到底,和大姑子就算是亲如姐妹,也是不能够交心的那种,总是有一种生分的尊重在里面,让两人谁都不敢说话太过放肆。所以,虽然高小云说话不着天不着地的,可夏至还是愿意跟她说说话,有用设防的谈话环境总还是能让人愉悦的。不过,这种交往也就仅限于听她听高小云在说,夏至有时会就事论事地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但从不会对她说起自己心底里的诉求。夏至从不眼红别人家吃喝穿戴,她眼馋的是别人家的欢声笑语。夏至不再奢求夫妻琴瑟和谐,她只求这个家不再出什么事,能平平静静地过下去也好。可事情往往都不能尽如人愿,就像人们常说的“山东人,辟邪的,说曹操曹操到”一样的,夏至怕什么,还就来了什么。

    自明远被隔壁的赵老师叫走以后,夏至的心里“咚咚”地就擂开鼓了。这些年,跟着明远担惊受怕的太多了,只要听到别人诽议什么,夏至都会风声鹤唳寝食难安。

    根据几个被教育局的领导传唤过的老师回来嘀咕,这一次初三的班主任或科任老师给技校和职中招生拿提成的事,被几封匿名信给举报了。局里分管政工的领导接到举报信后,就火速派人来调查此事。调查后的处理结果是,凡拿到过好处的老师,写出书面检查,所得好处费退还,并罚款300元。那些挨了罚的老师,自然个个都对那个躲在暗地里眼红腹黑的告密者骂声连连。恨不得一把揪出来,抽他的筋,扒他的皮。且每个人之间,也互相仇视和猜忌着。一时间,整个校园里,人人自危。往日里常有同事聚会的家属院里,岑静得连家养的看门狗,都趴在大门口,耷拉个死眼皮,见了主人回来,都不带翻一下的;连几个带小孩子的亲属,也不再串门,不再聒噪了。路上行人,也似噤了声。平时那句百搭的“吃了吗?”都取消了,有人还点一下头,有人干脆爱搭不理的。夏至每次出家门,走在中学的校园里,总感觉有芒刺在背,一直都不曾抬得起的头,似乎更添了几分沉重。

    都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夏至觉得这句话应改为“文人相贱,自今而始”。后来想想这表述不也能尽达其意,在这个会为了一分小名半分小利就会发生撕扯的队伍里,有些人是不配称其“文人”的。他们骨子里那点狡黠和市侩,又何曾及他们口中用来鞭策学生的,实则又是养育了他们,衣食了他们的农民呢?

    想到农民,夏至头脑中自然是冒出来婆婆李玉秀和公公杨守诚,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养活自己,培育子女,何曾有一日自危和理亏过?而自己和明远怎么就总是过得这么凄惶呢?真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不只短,还作怪;不仅长,还炸毛。夏至不无鄙夷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