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成河-第一章  殒灭    第7节  杨明善求学之路-凝神-现实题材-爱读网
第一章  殒灭    第7节  杨明善求学之路
作者:凝神      更新:2016-12-18 16:41      字数:3473
    杨明善下了班之后,赶紧骑着摩托车往家里赶。

    明善现在离大丰镇大约三十里地的西高镇教委上班。他不仅在大丰和西高两镇的中学里,数学教得最好,就是在全县教育系统里,那数学的教学成绩也是顶呱呱的。这也许承袭了平安娘的心算天分,使得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每一道关口,都走得顺溜溜的。

    为了能让这个在相貌和心智上都生生地随了自己的二儿子,在一个优裕的环境里长大,平安娘一改前三个孩子放养的模式。她把二儿子放在手心里呵着,不管别人说什么,这一个儿子也要好好地圈养。

    在明善还没有断奶的时候,平安娘那是一刻也不曾让这个孩子离过身,她走到哪儿就把二儿子带到哪儿。用双喜娘话来说,平安娘把这个二儿子娇惯得给拴在裤腰带上了。为了能让他有充足的奶水吃,一向节俭的平安娘,再也不惜本钱。她天天在自己喝的玉米糊糊或南瓜粥里,狠狠地舀上两调羹肥肥的猪膘炼出来的大油,这可是她下奶的法宝。在以后侍候儿媳妇或者闺女做月子时,她也是执意用这个法子来给她们催奶的。

    在明善以后读到初中时,平安娘还曾回忆她哺乳二儿子那段辉煌的记忆。其中最感人的就是,在她自己发烧不能哺乳的日子里,她就让自己的奶娃吸家里的那只奶羊的奶头。当明善成人,自己也做了父亲时,他就再也不愿意和老娘在回忆这段往事了。

    当明善出了母亲的怀抱,能下地走路了,平安娘又决意让已经入学一年了二闺女退学,在家里专门带二弟。为什么不是大闺女,而是二闺女呢?这大概也是因为二闺女明洁在容貌和性情上,也多部分随了平安娘的缘故吧。明洁奉命带二弟,也真可谓是尽心尽力。

    在农村,哪家的孩子不是在土里滚土里爬着长大的?可是明洁从不舍得让弟弟沾一星半点的泥土,不是背着就是抱着。给弟弟喂饭时,也要像母亲一样让弟弟坐在自己一边的膝盖上,一手搂着明善的腰,一手拿着调羹,吸溜溜地对着米汤或面疙瘩吹得不凉不热,才慢悠悠地送到弟弟的嘴里。直到傍晚,如果家里大人还没有回来,明洁就让弟弟坐在自己的两膝上,自己坐在大门槛旁的石礅上,眼巴巴地等着他们回来。惹得左邻右舍都交口相赞:这姐弟俩可真是听话,真是懂事!

    也是因了这层原因,在姊妹五人当中,唯有二姐明洁和二弟明善最为相亲相近。无论是哪个有了点什么事儿,姐弟俩都有商有量。对父母也是最为孝敬恭顺,父母当然也拿着他们两人跟命根子似的。

    因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明善在这个家里的孩子中,那可算得上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

    明善一天天长大,明洁也一天天长高。眼看着和她一样大的闺女都已经上五年级了,平安娘一拍大腿决定:让五岁的明善提前入学,和长他八岁的二姐明洁一起读书。

    于是,不够入学年龄的明善上了小学一年级,已严重超了一年级入学年龄的明洁,插班到三年级。而实际上,以明洁的个子和年龄,应该上五年级都不止了。而这姐弟俩,确也给疼爱他们的父母争气,在各自的班里,成绩可都是呱呱叫。尤其是明善,别看他总是比同班的同学矮小,可那股机灵劲儿,可招老师们待见了。这老师一器重,就惹得全班的同学都高看他一眼。等到五年级时,本来就高小毕业的数学老师,都教不了他了。那课本一发下来,他点着煤油小灯,不消几个晚上,一个学期的题目就被他全部做完了。

    大涧村里只有小学。一般村里的孩子小学毕业之后,都到离本村有五里之遥的大丰镇上去上初中。在明善上初中那会儿,大丰镇还不叫大丰镇呢,它叫大丰乡。

    那也是从叫大丰公社才改口称大丰乡的。

    大丰乡有一所联中,用现在的话来说,师资力量还较为薄弱。没有科班出身的老师。教师队伍多由在各村里教学突出些的民办教师,经各种考核,符合了转正的政策后,由乡政府调集到联中来的。还有一小部分,是以工带干的。这些老师,有的是转业的军人(当然,这种身份的多在后勤工作),有的是父母原来是属于公办教师的,退休以后,由孩子来顶班的。可以想见,这所联中的老师的教学水平,能高到哪儿去。

    精明的平安娘可不想让自己那么精心培育的心肝儿明善,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读初中。她做出了一个让全村人听了都急瞪猴眼儿的决定:把二儿子送到离大涧村约有五十里路的一所县直中学去。

    那可是离家有五十里山路学校啊!

    那时候,交通工具简单朴实的很,就瘦腿两条,到哪里都是步行,当地人叫步撵。步撵就步撵。当初,咱这老区的老祖宗们打鬼子打老蒋,哪一仗不是用步撵出来的呢?更何况,今天的步撵,还有吃有喝,还没有狼撵着,这有什么可畏惧的呢?那从小就听话懂事、老诚持重的明善,深深懂得母亲对自己的期许,二话没说,就开始了要翻过两座山头,步行五十里山路的求学征程。

    一个十岁多一点的孩子,带着薄薄的铺盖卷儿和吃两个星期的地瓜干煎饼,就跟着自己的母亲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在了求学的山路上。

    平安娘用扁担一头挑着行李,一头挑着希望,把自己最钟爱的儿子送到了五十里开外的县直中学——曲阳县第八中学,简称“八中”。用平安娘自己的话来说,那里的老师,可都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是喝墨水吃公家饭的。

    在那时,杨守诚一家人的主食,就靠吃平安娘用地瓜面儿制成的糊儿,在鏊子烙出来的一张张大大圆圆的煎饼。

    平安娘烙出来的煎饼,又大又薄,又香又脆。她先用水把地瓜面儿和成很稀很稀的糊糊儿,然后再把稀糊儿装进一个自己用白洋布缝成的袋子里,放在石板上,上面再放在一块木板,板上面再放在一块大石头,这样慢慢地把布袋里的稀糊儿里的绛黑色的水都压了出来,最后就变成松软软地瓜面团儿。然后把这面团儿,在用柴草烧得热热的大铁鏊子,大小滚上三圈,一张张白白的煎饼就成形了。平安娘烙煎饼的水平可不一般。一般人烙出来,大小不一,又黑又硬,还糊不燎嘴的。可同样的面团儿,一经平安娘的手,烙出来的就是光溜溜、脆生生、甜津津、香喷喷的白纸儿样的煎饼了。

    地瓜干的煎饼便于存放,保质期时间长。为了图方便,也就是可以一劳永逸,所以平安娘烙煎饼这活一做就是两三天,一般都要做出三百多斤,撂成有明善当时的个头那么高的三大撂。等吃的时候,用放了点盐的凉白开水均匀的洒在一张张煎饼上,等它们变得软而有韧性的时候,就把它们一个个的叠成比铅笔盒还长一些的长方形状,整整齐齐的码在平安娘自己用高粱秸杆串成的弯箅子里。到吃饭的时候,就会给孩子们每人发一个。孩子们都小心地打开,在中间放上一些青椒咸鱼或自作的豆瓣酱等,就着平安娘烧得玉米糊糊,美美地吃起来。等这些孩子们都各自长大一点开始上学住校的时候,平安娘就用一块四四方方、白白净净地包袱皮给他们每人包上一大包袱,足够一周吃的。每当在学校的宿舍里打开包袱看到母亲给叠放好的白白的整齐漂亮的煎饼时,这些从小就苦出来的娃儿们,都会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幸福和满足感。

    平安娘有时候还会给孩子们做玉米的煎饼。玉米的煎饼的优点的是颜色金黄、脆香爽口。但它的韧性却比不上地瓜的煎饼,总是很难叠成方方正正的。那时平安娘老笑自己的两个闺女活儿做得不巧,把黄澄澄、油亮亮的玉米煎饼叠得的飞毛炸翅的。可明善并不喜欢吃纯玉米的煎饼,总觉得它太糠了,动不动就会把他的上腭给扎破皮,疼得把嘴巴咧得跟裤腰似的。

    大公社结束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第二年夏天,老天爷发了善心,大开天眼,梗着脖子往大涧村的地里倒水。杨守诚家种的玉米大丰收,院子里摊晒得满满当当;墙头上、房顶上、树枝上挂得跟架上的葡萄似的,一嘟噜一嘟噜的。所以孩子们那年吃了一年的玉米煎饼,只吃得他们原本就菜色的小脸蜡黄蜡黄的。

    平安娘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小麦粉的白面煎饼。不过,这白面煎饼,她一年到头,也不过做那么一两次,赶得上过去的贡品了。用平安娘的话说那是细粮。既然难得,两个闺女明廉和明洁只有看的份,是向来不可能享用的。(在农村里重男轻女的思想是嵌在骨子里的,抠都抠不下来。不过,在守诚家还算是好的。因为在家里起领袖作用的就是女的。)小麦面粉做成的白面煎饼,那可是平安娘用来招待客人或是用来喂年幼的孩子们的。

    明善最喜欢吃的是平安娘做得韭菜煎饼。把绿莹莹的韭菜切得细细的,白嫩嫩的豆腐切成丁,再洒上五香粉,浇上些花生油,把馅儿拌得香香的。这时候,平安娘就会在烧得滚烫的鏊子上叠放两张煎饼,然后把韭菜馅儿平摊在圆圆的煎饼半边上,把另一半折起来,叠加在有馅的一半上,再一折一折地叠成长条状,反反复复翻转,把两面都腾得焦黄焦黄的,用平安娘的话说就是要带点火色,这样吃起来才更香。最后平安娘用菜刀直接把烙好的层层叠叠的夹菜煎饼,在鏊子上直接切成巴掌大的方块,分给孩子们吃。当孩子们大吃大嚼着这又香又脆的五香韭菜豆腐煎饼时,那快活的感觉不亚于过大年吃大餐了。只是由于条件有限,活儿又多,平安娘一般是没有多少闲心思还给孩子们做大餐的。她觉得最紧急当要的,还是赚钱。五个娃儿的学费加吃穿用度,得多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