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梦钩沉-茶有清香,人自淡然-柴大官人-诗歌散文-爱读网
茶有清香,人自淡然
作者:柴大官人      更新:2015-12-23 16:44      字数:3059
我家在界首,那是安徽省与河南省交接的小城市。在我居住的解放四大街,街中段有一家茶叶店,号“清香茶庄”,店主姓杨,名永志。老杨自然是极爱茶的,但也喜欢养鸟,店门前的景观树上常年挂着几只鸟笼子,没有顾客上门的时候,老杨常常在门前为他所养的鸟儿添食加水。我父亲退休后也爱养鸟,我上班路过那里,常常看到父亲和老杨坐在马扎上,手捧茶杯,出神地听着门前矮树上那画眉和百灵子的婉转歌唱。在父亲去世之后,每次路过清香茶庄,听着那依旧动听的鸟啭我都忍不住有些伤感。

    我喜欢喝茶,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父亲喝茶其实并不讲究,所购买的茶叶也是很常见的炒青,价格便宜。当然也有朋友送过他一些精装的名牌茶叶,但都被父亲转手送人了。父亲捧在手里的茶杯是那种圆柱型的玻璃杯,泡开的茶叶占据了杯内的过半容量,父亲说这样泡出来的提神。我喜欢“提神”这两个字,因为对于常常熬夜写作的我而言,这两个字具有相当的魔力,在父亲的影响下,我慢慢爱上了喝茶。父亲是有烟瘾的,我猜想父亲喝茶或许是为了缓解烟草那种烧灼感吧,在我开始尝试写作之后,有朋友劝我吸烟,我拒绝了,我选择用喝茶来缓解精神高度集中时带来的口干舌燥。

    和父亲一样,我喝茶也不讲究,只是不像父亲那样一次泡很多。家里有朋友送的茶叶,单位的茶水柜里也会备些茶叶供会议之用。写作之前,我会抓一小撮茶叶,放在玻璃杯里,注入开水,从杯外欣赏那些叶片在水中翻腾,看原本透明的水一点点渗出绿色。看茶叶有沉有浮慢慢上下分开,我有一种观看盘古开天的感觉。真正喝茶的时候到没有那么多心思了,凝神写下去,感觉口干了,便取过茶杯,拧开盖子,美美地抿上一口,重新合上盖子,把茶杯放回原处,继续开写。

    老杨的茶庄并不大,那是他自己的门面房子,隔开分三间,茶叶店在中间。我去他那里买炒青的时候,总觉得房间太小,有点对不住他那“清香茶庄”的招牌。对此老杨也有同感,老杨说后面还有空地,等盖起来,他会建一个茶室,让喜爱喝茶的朋友在此休憩畅聊。说这话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总见他依旧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手里夹着烟,身边放着茶杯,只不过倒在街边等待环卫工拉走的垃圾也多了起来。

    老杨的楼房扩建后,清香茶庄还是保持了原貌,但店内的空间拓展了。有个周末,我特意跑去参观,进去看到新房是与门面房连在一起的,店内空间便成了T字型,那一横是三间,宽敞,干净,整洁。四周墙壁摆放了新的货柜,各色茶叶盒、茶具排放整齐,看起来很是壮观。房间的中间是一根镶着镜子的顶梁柱,四周摆放了一些大茶叶桶,旁边是一套办公桌椅。我进去的时候,老杨正坐在他特制茶桌后面的休闲椅上,掌下抚着一个比成人拳头略大一圈的青花瓷壶。

    茶桌并不大,上面摆放着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各色茶具。在他的茶桌前还坐着一位我不熟悉的朋友,正在专注地看着电视,手中端着一个小小的透明玻璃茶杯。看到我走近,老杨微微一笑,指指办公桌后的椅子,示意我坐下。待我坐下后,他取过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为我斟了一杯茶,递给我。我双手接过,微微低头,眼前有微微青烟盘旋而上,带来茶叶特有的清香,让人感到很舒服。杯子很小,几乎要溢出的茶汤色泽明亮,漾着头顶的灯光,便如是一捧流动的美玉,那感觉真的是没法说。我将杯子送至唇边,先嗅其香,再小口抿,轻轻咽,让那温暖而苦涩的茶香浸润我的口腔。小小的一杯茶喝完,居然有万分不舍的感觉,当真奇妙。

    我双手奉还杯子,老杨笑了笑,再度为我续上茶汤。

    在老杨的记忆中,茶不是他的唯一,却改变了他的生活。

    老杨自嘲自己是个文盲。他不是不想读书,而是在同样的条件下,把机会让了出去。他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长大,后面还有五个弟弟、妹妹,身为长子的他很早就负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帮助父母带大了弟弟妹妹并送他们上学,自己反而没有过读书的经历。凭着死记硬背记下的一些汉字,在父辈的帮助下他考了驾照,成为一名货车司机,然后,成家立业。七、八十年代,界首市出产的牛肉干非常有名,供职于界首一家牛肉干厂的老杨经常开车去外地送货。也就是在福建省石狮市,他第一次喝到了功夫茶。

    那一天,为他泡茶的是一位关系很好的客户,茶是当地很常见的铁观音,使用的茶具也让老杨感到特别好奇。陶制的茶壶不算大,配套的杯子小如枣核,在此之前,年轻的司机杨师傅从未见过。

    茶有道,道法自然,恭敬而严谨。当主家严格遵循功夫茶的程序,从治器、纳茶、候汤、洗茶、冲茶、刮沫、淋罐、烫杯、洒茶一系列程序做来,最后以“关公巡城”之势,巡回穿梭在茶杯中注上茶汤,让他深深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虔诚,他不知不觉屏住了气息,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小的过分的杯子,按照主家的提示,细细品味。是的,眼前的一切,与他的粗犷性子似乎是难以重叠的。走南闯北的司机们,在漫长的公路上重复着枯燥而单调的驾驶操作动作,他们的性格外向而火爆。平常,杨师傅也会买些茶叶泡茶喝,但那只是用来缓解漫长旅途中的口干舌燥。那一天,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喝茶是有讲究的,同样的茶叶,浸泡的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在此之前,他所谓的喝茶,或许只是如同牛饮水罢了。

    这是他这一辈子第一次为之入迷的事情,也是唯一的一次,却延续了一生。

    此后,他每到一个地方,首先要做的,便是寻找当地出产的茶叶,买过来,慢慢品尝,喝茶成为他司机生活的重要调剂,不仅提神,也彻底改变了他的性格。几十年来,他在全国各地结交了不少茶友,然后他有了一个梦想。于是在他到了退休年龄,离开工作岗位之后,他开了一家茶庄,向更多的人介绍和推介那些他所喜爱的好茶。

    茶庄的生意不好也不坏,每月的收益或许相当于直接把房子租赁出去的费用,或者略微高一些吧。因为房子是自己的,相比那些租赁房子开店的同行,他的价格要厚道的多,我的一位朋友在他这里买了茶叶之后,就把这儿当做自己唯一的采购点。对此,老杨说,赚钱是小事,关键是给爱茶的朋友们提供一个说话的地方。

    这话有玄机。老杨其实是一个很爱热闹的人,老杨说钓鱼、打球、骑行什么的他都喜欢,但是都没时间去做——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经营茶庄上了。陪同老杨走过一生的老伴虽然支持他的理念,但是不懂茶的她只能帮老杨简单地看看门。从进货到售茶,关键还是靠老杨一个人,这一点,老杨也郁闷,没办法呀,整个人就栓在这儿了。好在总有爱好喝茶的朋友隔三差五便带着酒菜过来,这时的老杨是最开心的,可以请朋友品尝好茶,再跟大家推盅换盏,有酒有茶,生活还能差吗?

    老杨为我泡的茶是铁观音,喝起来,第二杯的感觉又自不同。茶汤在口中有隐隐的甘甜,让人有一种彻底放松的感觉。静下心来想想,老杨从茶中领悟了他的人生之道,和他坐在一起,他的儒雅如同他的茶,平静得让人无法不注意他的存在。品茗之际,我总觉得眼前的老杨其实应当着一身青衫,手捧茶盏,脸上带着平静的笑容,背靠青松。所谓“大隐隐于市”,也不过如此吧。

    我曾好奇地咨询老杨,他经营这个茶庄这些年,感觉什么茶最好卖?老杨给出的答案质朴而寓意深远。老杨说这个是没法回答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什么地方的人,就认什么样的茶。比如在他的茶庄,就以“黄山毛峰”等安徽名茶销售的比较好,而相隔仅几十公里的河南省沈丘、周口一带,那里的茶叶店里销量好的基本上都是“信阳毛尖”之类的河南名茶。归根到底一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诚然如是。

    老杨当然爱喝安徽茶,不过他自己平日里浸泡饮用最多的,还是第一次从灵魂深处打动他的“铁观音”。一遍浓酽,二遍回甘,三遍静雅,每日回味,自知人生三昧。

    正是:

    清茗一盏足奉客,
    香溢似有云如鹤。
    茶中醉倒不思归,
    庄园渐入仙道乐。

    君若只求解心渴,
    来杯好茶又如何?
    共赏一壶乾坤里,
    品味人生若烂柯。